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新闻评述 > 正文

东亚情报战升级:卫星能看长安街行人(图)

http://jczs.sina.com.cn 2006年01月12日 09:43 环球时报
东亚情报战升级:卫星能看长安街行人(图)

美日对东亚情报搜集越来越重视。图为日方技术人员在某信息中心。(本报资料图片)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军事图片

  新年伊始,世界情报领域的几条重大消息同时出现在东亚。日本表示要再发卫星,加强对东亚地区情报覆盖的能力。而美国则打算对在该地区执行任务的侦察机更新换代。美日都是世界情报大国,双方一系列不同寻常的举动,预示着东亚的情报战将有新一轮的升级。这一地区从高空到地面,正成为情报搜集的大博弈场。

  日本要发卫星,美国要换侦察机

  日本媒体称,日本政府已决定在2006年4月至2007年3月发射两颗间谍卫星,与2003年3月发射升空的另外两颗间谍卫星组成可以每天对地球任何角落拍摄图像、搜集情报的间谍卫星系统。目前,日本只有一组间谍卫星从高空对东亚各国进行侦察和监视,需要两天才能对整个地球拍照一遍。目前,日本所需的部分情报必须依靠美国提供,但这套卫星侦察系统构筑完善之后,日本基本上可以依靠自己的间谍卫星获取世界各地的图片情报。日本《产经新闻》称,一旦太空法放宽,由内阁管理的卫星情报站,今后可直接授权让防卫厅运用。

  日本媒体称,日本已开始制造识别能力更高的第三代卫星,并预定在2009财政年度将其发射升空,投入实际使用。日本目前的间谍卫星可以识别1米大小的物体,而第三代间谍卫星能够识别0.5米大小的物体。日本政府还决定在2011财政年度前后将目前正处于技术开发阶段的第四代卫星投入实际使用,它将可以辨别停飞的战斗机是否搭载有导弹、出入基地的车辆属于什么种类等。卫星专家表示,这样的侦测精度已达到或超过了美国的水平。

  日本媒体似乎还给其增强侦察手段找到了理由。《产经新闻》宣称,从去年10月开始,日本航空自卫队在东海日本的防空识别圈内多次发现中国军机。报道称,中国军机的目的是要收集日本自卫队的电波情报。在获得电波并进行解读后,中国可用它来削弱日方的雷达探测能力。报道还推测,中国或许已在侦察中窃听了日本战机和战舰的通讯内容。

  就在日本媒体讨论要发射卫星、尽可能摆脱对美国情报的依赖时,美国合众社的消息说,在东亚地区侦察任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的U-2高空侦察机将在2011年完成退役工作。据分析,更尖端的侦察设备将迅速填补因U-2退役而产生的“侦察空白”。如绰号“太阳神”的“同温层侦察平台”等各种先进侦察设备,这种无人驾驶飞机使用太阳能作为能源,时速可达160公里,并能在20至30公里高空对某一地区连续“窃听”9个月甚至更长。另外,去年底美国军方还开始斥巨资研制名为“海象”的超级飞艇,具有太空卫星和间谍飞机的双重功能,预计航程是2.2万公里,至少能连续飞行一星期。

  东亚上空密布“电子眼”

  当今世界,全天候实时跟踪国际形势的最有效方法就是通过间谍卫星和间谍飞机进行侦察。东亚地区形势变化快,该地区高空情报战的形势更是错综复杂。目前,以东亚地区为主要侦察对象而发射间谍卫星或长年派出间谍飞机执行任务的国家和地区,主要有美、俄、日、印、韩以及台湾等,它们综合运用空中拍照、红外线观测、磁力线变化侦测、核材料分析以及监听、电子信号侦察等多重手段,侦察对象以中国大陆、朝鲜半岛、俄罗斯东北亚地区以及中国台湾地区为主。

  美联社2005年12月7日的报道称,全球正在运行的卫星中,美国有413颗,超过了其他国家的总和。据悉,其中90多颗为纯军用卫星,加上军民两用卫星,可用于军事或间谍侦察任务的卫星总量超过100颗,其中大部分都负有对东亚地区侦察的任务。此外,美国还在东亚地区囤积了大量间谍飞机,在整个东亚上空编织了一个密不透风的间谍网。

  日本也加大了对东亚上空信息资源的争夺。其侦察卫星系统能对全球事态进行监视,重点是中国大陆、台湾、朝鲜半岛、俄罗斯和日本本土。侦察卫星系统建成后,4个地面站之间将用光缆连接,主站设在东京,配备专家200至250名。

  俄罗斯“格洛纳斯”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的24颗卫星已有17颗在轨,开始发挥军事和民用导航作用。

  台湾除拥有具备一定间谍卫星侦察能力的“福卫二号”外,分辨率更高的“福卫三号”今年也将在美国升空。租用外国间谍卫星和购买外国卫星情报也是台湾当局获取实时情报的方式。美国已同意向台湾提供由其“国防支援计划”(DSP)系列卫星采集的预警信息。DSP系列卫星能监视亚洲、欧洲、大西洋和太平洋地区的导弹发射活动,它可为台湾提供15分钟以上的预警时间。台湾当局还高价租用了以色列“地球资源观测卫星”的部分控制权。此外,台军计划继续引进美国先进的P-3C侦察机,增强其对大陆东南沿海的电子信号侦察力度。

  电子信号、声像资料和坐标都是搜集目标

  东亚地区各方势力刺探和侦察的触角不仅伸向了军事领域,还渗透到政治、科技、能源以及人民生活的各个角落。电子信号、声像资料和坐标都是它们的目标。

  据悉,中美撞机事件后,美国就动用其先进的“锁眼-11”间谍卫星,全天候监控降落在我军海南陵水机场的EP-3间谍飞机的周边情况,就连飞机旁边解放军站岗哨兵的人数、配备武器都能识别清楚。

  记者根据专家介绍,使用GOOGLE“卫星地图”来看北京,长安街上的人来车往都可以分辨得相当清楚,这只是免费获得的效果,如果付费浏览,可以看得更清楚。GOOGLE用的不过是分辨率为1米的民用卫星,美国最先进的间谍卫星,分辨率已达到0.1至0.5米。据了解,美国的“快鸟”等民用高科技影像卫星分辨率也可达到0.6至1米,可以看见北京马路上宽度小于0.2米的分道线,在光照和天气良好时甚至可以看见北京老城上细细的高压线。美国媒体还曾报道说,一颗运行在160公里高度轨道上的美国侦察卫星拍摄到一艘俄罗斯战舰,照片放大以后,甲板上的螺栓、站在甲板上看报的水兵,甚至《真理报》的报头都清晰可见。

  在太空中窃听主要是靠截获无线电和微波信号。在地球上空约3.6万公里高处的国际通信卫星每天要传送巨量的电话、传真、电子邮件及电脑的原始数据。几年前的一天,某国一家大工业集团的高级负责人被老总召到总部召开紧急会议。会议一开始,负责安全的经理就播放了一段录音。在场的人听到的,竟然是从自己的手机里截取的对话!原来,这是该国国防部从美国买来的、即将投入使用的“蜂群”太空电子监听系统发挥的作用。该系统能从距地面680公里的高度监听和监视下方宽达5000公里区域内的无线电和雷达活动,据说4颗卫星就可监听全球。

  在台湾,情报机构已下令全体人员不得使用美国制造的移动通信设备,开会时不仅要将手机关机,而且连电池都要去掉,因为一些美制的手机可以在远处通过特定装置被遥控无声开机,导致泄密。此外,目前手机的导航功能还为军事打击提供相当精确的坐标,因此许多东亚国家和地区的安全和反间谍机构都有严格的检查措施,禁止携带有拍摄、全球定位功能手机的人员接近重要军事政治目标,甚至入境检查时,这些设备也成为重要的检查对象。

  不过,间谍卫星也不是万能的。上世纪80年代,美国当时非常先进的KH22卫星就曾把我国

福建省的传统民居客家土楼误认为是核基地群,吓得美国军方乃至里根总统紧张了很久。美国还曾把某些盟国的一些设施搞错。进入本世纪,侦察技术上了新台阶,但美国说
伊拉克
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却又找不到,卫星又一次“在责难逃”。此外,美国早就有本·拉登的影像和声音资料,但至今仍然没有抓住他……

  毋庸置疑,在

信息化的时代,谁掌握了信息,谁就掌握了主动权。各种复杂的信息不仅运用在军事方面,更成为各方在政治、经济等领域“战场”上博弈的筹码。如今,通信手段极其发达,人们的流动性也不断增加,使得外界捕捉各类信息的机会也大大增加。对此,专家认为,对付电子窃听,最好的办法是需要保密的内容不通过发射电波、微波的通信手段来传送。另外,卫星轨道是可以预先计算出来的,所以,只要避开卫星通过的时间,行动就不会被图像侦察卫星发现。另外,还可以制造出同样景象的设施来迷惑对方。 本报驻日本特约记者 文君 本报特约记者 李润田 本报记者 程刚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军事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首页 | 将军寄语 | 中 国军事 | 军事图片 | 武器纵横 | 周边军情 | 战略视角 | 各国军力

本网站由舰船知识主办
版权归舰船知识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