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金陵化工厂十大岗位能手九人是预备役官兵 | |
---|---|
http://jczs.sina.com.cn 2006年01月07日 23:08 中国国防报 | |
本报讯 特约通讯员罗晓报道:2005年12月29日,南京金陵化工厂一年一度的“十大岗位能手”评选活动揭晓。披红戴花的10位岗位能手中,9人是预备役官兵。董事长杜亚利兴奋地告诉笔者:“企业效益连年增长,与预备役人员发挥的重要作用不无关系。” 南京金陵化工厂原是一家国有企业,也是江苏某预备役高炮师修理营的重点预编单位,编制有16名预备役士兵和3名预备役干部。因连年亏损,2003年初企业改制为民营股份制 面对生产岗位人员定岗定位与参加军事训练需脱产的矛盾,企业领导转变思维方式,科学统筹。他们根据企业不同车间担负的不同生产任务、企业生产的阶段性和人员流动性等特点确定预备役士兵对象,把16名预备役士兵全部编到了那些每年部队组织训练时企业生产任务相对轻的车间,确保他们能够随时听候部队调遣。 工训矛盾解决了,但预备役官兵们还有自己的忧虑:“企业实行计件工资,参加训练影响个人收入怎么办?”“会不会训练回来岗位没了?”对此,公司专门出台规定,预备役官兵参加训练,除原有的工资奖金一分不少外,还可从公司领到奖励。改制3年来,公司仅为参训官兵发放的误工补贴和额外奖金就超过了15000元。 解决了后顾之忧,金陵 化工厂的预备役官兵们在训练场上个个都是“小老虎”。去年4月,该师组织岗位练兵比武,金陵化工厂的4名参赛选手有3人获得单项第一。预备役官兵们也把训练场上练就的严谨作风、吃苦耐劳和团队精神带回企业,给企业带来了勃勃生机。现如今,这些预备役官兵个个都成了企业的生产和管理骨干,哪里有急难险重任务,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企业实现了预备役工作和企业发展的双丰收,2005年产值突破了亿元大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