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我军新闻 > 正文

军报披露我军在川西大山深处建成立式风洞

http://jczs.sina.com.cn 2005年12月22日 12:39 解放军报

  初冬,当一个立式风洞矗立在川西大山深处时,前来参加鉴定的多名专家不禁竖起大拇指。而为这一重点工程建设作出过特殊贡献的人员,就是总装某研究所风洞建设组的10名党员干部。有人说,这10名党员就是立式风洞的“10根立柱”。

  “为祖国吃苦,值”

  风洞建设组只有10个人,但他们却是专业科研队伍中的佼佼者。当他们担起立式风洞建设这一重任时,心里无不自豪。

  无论是三伏酷暑,还是数九寒天,他们都坚持跟班作业,渴了喝口矿泉水,饿了啃包方便面。夏天,要忍受蚊虫叮咬;冬天,要忍受刺骨的严寒。

  苦了自己,也苦了亲人。建设组工程师牟小波与未婚妻早已定好了婚期,由于小牟工作实在太忙,他们的婚期一推再推。结婚那天,

新娘子嗔怪道:“也不知道是我嫁给了你,还是你嫁给了我。”

  面对艰苦的环境,他们这样回答:“这项重点工程凝聚着几代气动人的梦想,一想到这份责任这份荣耀,我们从心里感到,为祖国吃苦,值!”

  “质量就是生命”

  立式风洞作为一个大型工程项目,系统结构复杂,参与建设的单位近20个,这就意味着只有10个人的立式风洞建设组平均每个人要负责两个单位的施工管理、监督与协调。

  “质量就是生命!”他们查阅了大量的参考资料,并多次向有关专家请教,终于编写出了《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办法》、《大型设备安装质量管理办法》等法规性文件,将工程建设纳入了有效的质量监管之中。他们还制定了多项具体制度,实现了对施工单位、设计人员和现场管理人员三方的有效协调。

  视质量如生命。建设组成员追求的不仅仅是严格监控、严格把关,更追求的是一种精益求精的境界。为满足型号需求,立式风洞引进了由国外某公司生产的中压变频器,这是调控风洞风速的核心设备。经调试,该设备对风速调控的误差值为2‰,达到了设计标准。然而,他们并不满足,向参与调试的厂方提出了将误差值缩小到1‰的要求。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本身就是电器动力设备专家的建设组组长李德祥,带领建设组的同志和厂方调试人员一起经过反复论证研究,终于将风速调控误差值缩小到了1‰。

  “有挑战才有动力”

  “百人一杆枪,千人一门炮。”风洞建设的技术复杂性和专业协同性,决定了立式风洞建设的难度。

  “有挑战才更有动力!”为了确保系统的先进性,面对风洞建设的诸多技术难题,这10名党员就像弄潮儿一样,勇敢地挑起了科研攻关的重担。

  实现科研试验指挥控制自动化,是挡在建设组成员面前的第一个“拦路虎”。这一科研攻关的重任落在了建设组组长李德祥的肩上。

  李德祥急了,在长达3个月的时间里,他没回过一次家,爱人只好把饭送到工地。

  经过3个多月的不懈努力,李德祥解决了变频器、高压系统、低压系统、风冷系统、监控系统、测量系统等一个个技术难题,使指挥控制自动化程度达到了新水平。

  “有付出就有收获”

  “有付出就有收获!”两年来,为了工程进度,这10名党员没有休过一天假,也不知搭上了多少个双休日。上级给了建设组4个疗养指标,但他们你让给我,我推给你,最后都放弃了。工程师熊建军、何仕健参加高级职称评定,需要参加资格考试,因为施工繁忙脱不开身,也自动放弃了。

  在施工现场,有一个最忙碌的身影,他就是负责风洞动力系统设计、土建、电器部分协调等多项任务的高级工程师王政。他是建设组人员中每天最早进工地,又最晚离开工地的人。有一次,王政不小心把大腿肌肉拉伤,蹲不下去,走路非常吃力。但他还是来到试验现场,向年轻科技干部传授特种试验方法。

  王政的母亲患重病住进

医院,急需手术,因为年龄太大,需要他亲自签字,医生才肯做手术,爱人急得给他打来求助电话,可当时他设计的动力系统正处于通电调试阶段,一刻也离不开,于是他直接把电话打进院长办公室,请求由爱人代签。直到母亲病愈出院,王政也没有能回去看一眼年迈的母亲。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军事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首页 | 将军寄语 | 中 国军事 | 军事图片 | 武器纵横 | 周边军情 | 战略视角 | 各国军力

本网站由舰船知识主办
版权归舰船知识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