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体育娱乐视频财经科技汽车房产游戏女性天气短信邮箱导航通行证
爱问(iAsk.com)
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新闻评述 > 正文

现代军事评论:创新思维方式谋求决策优势

http://jczs.sina.com.cn 2005年11月30日 09:45 解放军报

  胡有才 严桂东

  信息化战场上,敌对双方指挥决策的对抗实质上是决策思维方式的对抗。要想获得决策优势,高效地指挥作战行动,决策者必须运用适应信息化战场的新的思维方式。

  “善谋全局”的体系化思维

  传统战场上,作战指导强调通过战损积累达成作战目的,战法运用强调弱处开刀,各个击破。信息化条件下的作战,对抗双方表现为体系与体系的对抗。作战双方关注的焦点从战损积累转向瘫痪体系,达成作战目的有了新途径。显然,指挥员在进行决策时,必须以“既见树木,更见森林”的体系化思维方式代替“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要素型思维方式,立足战场的全局,高屋建瓴,用“大系统”的观点来处理作战决策问题,指挥作战行动。因此,信息化战场上,决策者应树立“体系瘫痪”的作战指导思想,高度重视信息的融合作用,使作战力量形成一体化联合作战能力,抓住对方要害实施致命一击,破坏敌方内部结构的完整性和系统运行的连续性,使其丧失抵抗意志,达成小战而胜或不战而胜的作战目的。

  “校之以计”的精确化思维

  受客观条件的制约,以往战争形态下指挥员进行作战决策通常运用概略思维,战场态势判断粗略,作战条件分析简单。而在日益强调精确打击、快速机动的

信息化战场上,作战决策“差之毫厘”,结果将“谬以千里”。为此,指挥员在指挥决策中必须善用精确思维,“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对作战行动进行精确的运筹,才能以最小的代价获取最大的胜利。具体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精心选择敌方“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要目标,谋求“断其筋脉,废其十指”;二是精确计算作战需求,选择最佳作战方案,精确确定作战力量的投入规模;三是精确选择能达成作战突然性的作战时机,选择能“一劳永逸”的“智能”弹药;四是精确评估作战效果,并依据作战效果的实现程度,适时调整作战行动,完成预定的作战任务。

  “顿开茅塞”的直觉型思维

  信息化战场上,大量不确切、不相关甚至相互矛盾的信息纷至沓来,使得“战场迷雾”非但没有被驱散,从某种角度看还更为浓厚。如果指挥员陷入这些真伪混杂、良莠难分的信息洪流中“不能自拔”,将大大影响指挥决策的时效性和准确性,获取决策优势更是无从谈起。对此,美国前国家安全顾问曾深有感触地说:“确实没有时间去消化信息,以至于所做出的反应相当部分只是出于本能。”因此,在信息化战场上,指挥决策往往需要指挥员那种“顿开茅塞”、“恍然大悟”式的直觉型思维。指挥员必须在一定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从获取的基本战场信息中直接捕捉、迅速领悟纷繁复杂的战场态势的本质,快速、科学、准确决策。具备这种思维艺术的指挥员往往能在作战的关键时刻“眉头一皱、计上心来”,以出人意料的“神来之笔”,演绎信息化战争的雄伟瑰丽。

  “扬长避短”的非对称思维

  信息化条件下,作战双方从作战力量到作战手段、从技术到战术的“非对称”性体现得极为明显。战场力量差距的拉大,使得优势方总是想方设法地全面发挥自己的优势,以较小的代价赢得作战胜利;劣势方则不得不思考怎样运用手中力量,避敌锋芒,尽可能削弱对手的优势,使作战朝有利于己的方向发展。因此,信息化战场上,指挥员在进行指挥决策时,应善用“非对称”思维来谋求决策优势,辩证地看待作战双方武器装备之优劣及其运用策略之高下,尽可能以胜敌一筹的作战指导和战法手段,实现“以己之长,攻敌之短”,在非对称的作战空间、作战时间,采用非对称的作战手段克敌制胜。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军事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首页 | 将军寄语 | 中 国军事 | 军事图片 | 武器纵横 | 周边军情 | 战略视角 | 各国军力

本网站由舰船知识主办
版权归舰船知识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