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我军新闻 > 正文

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先进事迹报告会摘要(1)

http://jczs.sina.com.cn 2005年11月27日 09:04 解放军报
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先进事迹报告会摘要(1)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设计师 周建平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军事图片

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先进事迹报告会摘要(1)

●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航天员 费俊龙


●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航天员 聂海胜

  中国载人航天的新跨越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设计师 周建平

  我国实施载人航天工程的长远目的,是和平开发和利用太空。

  我们在神舟五号成功之后,确定了神舟六号多人多天飞行的任务目标:航天员第一次进入轨道舱生活和工作,第一次进行有人参与的空间科学和技术试验,第一次对飞船进行大负荷、长时间的考核……

  这是一个科学而大胆的目标,要实现跨越面临巨大挑战。最直接的挑战是资源问题。从“一人一天”到“二人五天”,神舟六号供电、供氧、供气和除湿等负荷都明显增加。在太空微重力环境下,要让航天员正常、方便地生活和工作,对我们来说几乎都是全新的内容,很多是在地面试验中难以甚至根本无法直接验证的。何况,神舟六号飞行时间是神舟五号的5.5倍,而故障发生的概率是与产品的工作时间成正比的……

  尽管如此,有一条铁律却是不能改变的,那就是要确保航天员安全!任务伊始,工程领导就发出了动员令。前前后后,工程总体和各系统对飞船、

火箭进行了187项技术改进和创新,对发射场、着陆场和测控通信网进行了十几个方面的优化完善,对火箭和飞船飞行制定了160多种故障预案。为了祖国的荣誉,航天人坚决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精心组织、精心指挥、精心实施,确保万无一失、确保成功”的要求,牢固树立“发现问题是能力、揭露问题是党性、正视问题是素质、解决问题是政绩”的观念,实现了让每一台设备、每一只元器件、每一条计算机语句准确可靠的目标,打造了神舟六号的完美飞行!

  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的圆满成功,标志着我国已经掌握了飞船较长时间在轨载人飞行技术,更重要的是培养、造就了新一代航天人。目前,工程七大系统的总指挥、总师的平均年龄为48岁,35岁以下的技术骨干占80%。这次飞行,还汇集了100多个科研院所和生产厂家,3000多个协作单位,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

  “神六”飞天成功,也是对我国大型工程管理能力的全面考核。国外太空政策分析家这样评论:“只有管理有序的发达工业国才能完成这种活动,这不仅证明了中国科技上的强大,也展现了管理和组织上的技巧。”

  把祖国荣耀写上太空

  ●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航天员 费俊龙

  今年10月,我和战友聂海胜乘坐神舟六号飞船,环绕地球飞行5天,又一次把祖国的荣耀写上太空。

  在过去的两年中,我一直在为备

战神舟六号任务积极努力。为了适应太空多天飞行任务的需要,早在头低位训练前一个多月,每天睡觉时,我就不用枕头。转椅训练,按规定做到10分钟即为优秀,我总要坚持15分钟。飞行程序和各项操作,我更是以百倍的努力把它弄清吃透,几千条程序都清晰地印在了我的脑海中。

  神舟六号任务是2人多天飞行。这就需要乘员之间配合默契。我和海胜尽力熟悉对方的工作生活习惯。经过训练,我们彼此默契得像左手和右手。

  2005年10月12日,当我们踏上风雪征程,许多人为发射捏了一把汗,我却把纷纷扬扬的雪花当作壮行的花瓣。此时此刻,我们只有一个信念:坚决完成任务,决不辜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

  神舟六号飞行,航天员将首次进入轨道舱进行科学实验。开关舱门是一项重要操作,多达几十个步骤。如果舱门不能顺利打开,就不能进入轨道舱进行实验。飞船返回前,舱门能否关严,事关任务成败。在地面,开关舱门我们不知道训练了多少回。飞船入轨后第六圈,我从返回舱座椅离开,海胜用手轻轻护着舱门密封圈,我把助力绳轻轻一拉,缓缓穿过舱门,顺利进入轨道舱。

  在太空,由于失去地球重力,人会感到浑身不适。我和海胜经过调整,第二天晚上就适应了。飞到第三天,我想起在资料片中看到国外的航天员在空间站做过前滚翻。于是,我一连做了4个前滚翻,我要让国际同行看看,中国航天员同样出色!

  在太空,我们看祖国、想祖国,那是我们的家园。我看到了祖国清晰的海岸线,看到了新疆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我看到了祖国宝岛台湾,它实在太美了,就像镶嵌在蓝色海洋上一颗绿色的翡翠。看着祖国上空飘浮的云朵,也觉得格外美,那是装点我们家园的美丽花朵!

  不久的将来,我国还要进行神舟七号、神舟八号飞行任务,我和我的战友们最大的愿望,就是把祖国的荣耀写满太空!

  永不辜负人民的重托

  ●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航天员 聂海胜

  执行载人航天任务,是祖国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我们14名航天员,从站在国旗前宣誓的那一刻起,就决心以最出色的表现让祖国挑选。

  天路无捷径,唯有肯攀登。科学的训练加上顽强的拼搏,使我们在短短几年内全都具备了执行飞行任务的能力。

  2003年10月16日,杨利伟首次出征太空凯旋。首飞成功,党和人民给了杨利伟和我们航天员大队巨大的荣誉,但大家并没有为鲜花和掌声所陶醉。“神五”任务一结束,我们就立即投入到“神六”任务的艰苦训练之中。

  功夫不负有心人。继2003年入选神舟五号首飞梯队后,2005年我和费俊龙通过层层考核,被确定为“神六”飞行第一乘组。

  作为一名航天员,谁都想早日飞向太空,但一次航天飞行任务能上的人数又毕竟有限。我的好战友翟志刚,“神五”任务时,他就和我并肩站在一起,微笑着为杨利伟送行。“神六”任务,志刚再次入选飞行乘组之一,又一次微笑着为我和俊龙送行。出征告别时,他的目光是那么清澈、透明。从他那里,我再次感受到了一名航天员像太空一样广阔的胸怀。

  人在太空,随着身体的失重,有许多东西会变轻、变淡,比如名和利,而另一些东西则会在心底变得更加清晰和珍贵起来。10月14日是我41岁生日,在太空听到女儿歌声的那一刻,泪水不由自主地夺眶而出。由于职业的特殊性,平时我欠亲人的实在太多太多了。去年11月,我母亲患脑溢血,中风偏瘫。我14岁时父亲就去世了,是母亲一个人把我们几个孩子拉扯大的。我曾经发誓,要让母亲有一个幸福的晚年。但是在母亲病倒后,我却只能在家呆3天。临走的时候母亲还处于昏迷状态。弟弟跟我说:“哥,咱俩分个工吧,你尽忠,我尽孝。”

  在我们这支队伍中,不能尽为夫为父之责、不能尽儿女之孝的何止我一人!这两年,先后有5名航天员的5位父母离开人世,但他们都把悲痛深深埋在了心底,始终没有动摇过自己的人生追求。正因为有祖国的召唤、亲人的理解、战友的支持,才使我们能够在祖国需要的时候义无反顾地去飞天!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军事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首页 | 将军寄语 | 中 国军事 | 军事图片 | 武器纵横 | 周边军情 | 战略视角 | 各国军力

本网站由舰船知识主办
版权归舰船知识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