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某预备役高炮团团长余吉孝纪事 | |
---|---|
http://jczs.sina.com.cn 2005年10月31日 22:07 解放军报 | |
用好资源出战斗力 ——记广东某预备役高炮团团长余吉孝 张文洲 本报特约通讯员 谭永丰 深秋时节,广州军区某炮兵靶场靶机轰鸣,硝烟弥漫。随着指挥员一声令下,一门门高炮喷着火舌射向目标。广东某预备役高炮团参加实弹射击的各个战炮分队以优异成绩完成了年度实弹射击任务。这是团长余吉孝带领官兵以求真务实精神谋求战斗力资源最佳配置带来的成果。 1 2002年3月,余吉孝上任之初就提出科学整合现有科技资源,建设 信息化作战平台的设想,得到了党委“一班人”的赞同。在广泛考察和科学论证的基础上,余吉孝带领业务骨干从团队实际出发,围绕作战指挥、信息管理、数字通信等,在全师率先建成了集空情设置、雷达搜捕、组织指挥、效果评估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指挥训练平台。有了训练平台,余吉孝又把工作重心转移到提高训练质量上。经过他的悉心传帮带,一批业务骨干脱颖而出,推动训练效益不断攀升。此后不久,总部和广州军区先后赋予该团两项现场观摩任务。在时间短、任务重的情况下,余吉孝带领全团官兵分工协作,利用新建成的指挥训练平台,组织群、营、连进行网上对抗演练,圆满完成总部和广州军区赋予的任务。 2 余吉孝是全师首位硕士团长,曾在军事院校任教,扎实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使他对民兵预备役部队发展建设有许多独到的见解。他针对团队人才队伍建设的实际,提出了团党委应下大力解决好“人才培养标准高与干部队伍整体素质弱”、“人才生长周期长与干部队伍进出快”等问题。在他的建议下,团党委制定了《人才培养三年建设规划》,通过多种途径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如今,全团干部队伍全部实现学历升级,初步形成了以大专学历为起点、本科为主体、研究生为骨干的人才队伍群体。 余吉孝并不满足于此,按照“多岗适用,术有专攻”思路,团里又出台了“股连挂钩、交流任职、双向代职、岗位轮换”制度,并对40多名专业定岗不够科学的官兵重新选岗定位,努力使每个官兵人尽其才。 3 2002年12月,总部召开民兵预备役高炮步(分)队“一体化”建设现场观摩会,余吉孝所在团被赋予某型高炮模拟训练系统演示任务。时值团队在外参加实弹射击考核,在确定现场演示人员时,余吉孝推荐了留守的勤务队班长李永刚。现场观摩会当天,这个一级士官军衔的士兵面对80多名将军和省部级领导,以流利的解说和娴熟操作,圆满完成了任务。 余吉孝之所以能从容调兵遣将,得益于他的练兵思路:让每一个战斗要素充分发挥战斗潜能,推动部队战斗力整体跃升。 为培养部队全天候、复杂条件下遂行战斗任务的能力,余吉孝充分利用每年外出驻训、战术演练、专业集训等时机,全面摔打部队。2003年10月,他带领部队在沿海某训练基地参加年度实弹射击考核。训练期间遇到了少见的恶劣天气,余吉孝带领官兵每天准时出现在训练场。正是因为有了这种敢于较真的训练作风,部队整体战斗力不断攀升。3年来,团队参加师年度实弹射击考核,连续3次名列榜首,2003年被总部表彰为“全军预备役部队建设先进单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