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某预备役高炮团立足实战提升战斗力纪实 | ||||
---|---|---|---|---|
http://jczs.sina.com.cn 2005年08月21日 17:52 中国国防报 | ||||
这里的战斗“静悄悄”——辽宁省某预备役高炮团立足实战提升战斗力纪实 佟文刚 孙崇高 集结如闪电,机动似蛟龙,潜伏像卧虎。 8月初,辽宁省某预备役高炮团组织部队开展 信息化条件下防空袭作战演练。演练中团党委着眼实战设置课题、置身实战研练战法,以优异成绩受到了上级军事机关的表彰。紧急机动 暴雨夜幕下快速行动 辽东某地,低压的黑云遮住天边最后一缕光亮,大雨在即。某预备役高炮团战备哨骤然响起。作战会议室里,参谋长下达了作战指令:“迅速抵达作战地域,开设指挥所,投入要地防空战斗。实施隐蔽机动,趁着即将来临的暴雨夜幕进行!” 为了不被“敌”精确制导武器“治倒”,实现“天上看不见、地上难发现、红外测不出”的隐蔽目的,官兵们抢在大雨到来之前做好了机动准备——配带携行具,喷涂迷彩伪装,打开电磁屏设备……短短10分钟,就已全副武装登上了车辆。 不一会儿,狂风卷集着雨柱呼啸而至,能见度不足300米。车队撕开滂沱雨幕,驶上 高速公路。官兵们身着雨衣,端坐车厢内纹丝不动。40分钟后,集群指挥部传来通报:“敌”高空侦察系统已无法对你目标进行辨认和跟踪。你部行军隐蔽,可直接开进集结地域。经过60余公里紧急跋涉的“团指”,悄然融入某都市的霓虹夜景里。历练尖兵 预备役常委走进“中军帐” 拂晓5时,团首长研究部署下一步作战行动方案:高炮分队对地面重要目标实施对空布防,油料和粮秣物资紧急调拨,征用一批地方通用车辆。“车辆征用由地方交通部门具体落实”,“丰水季节,建议加强上游某水库的对空防御……”指挥方舱内,两名肩配“Y”字的上校凭借自己熟知的情况,一开口就抓住了战术要领。 任职就应尽责,挂帅必须时刻准备出征。为提高预备役军官的务军能力,团党委定期组织预备役军官参加军事训练、实弹打靶和网上演练,并尽可能地协调他们参加实兵演练,在“操枪弄炮”的实际工作中提高其指挥水平。 此次演练任务下达后,团党委预备役委员、市委委员、某国税局领导秦连翠等人按要求当晚就赶到了作战指挥所。演练中,预备役军官们不仅历练了本领、增强了素质,也发挥出独特的作用。由于熟悉地情、社情,他们根据“战场”上瞬息万变的态势,积极为“团指”下达正确指令提供重要参考资料,发动群众隐真示假、保护战炮分队秘密设伏,协调社会物资合理调拨…… 信息制胜 指挥所在移动中联通 “嘀哒嘀,哒嘀嘀哒……” 子夜时分,一直沉默的无线通讯突然紧张地忙碌起来。清冷的都市街道上突然闪出一辆被帆布包裹着的越野大卡——移动指挥方舱正紧急向2号地域转场。 实战背景下,指挥所能否保持隐蔽?如何藏得好、走得动,静中“通”、动中“通”?现代化的通讯手段快捷有效,但也存在着易被发觉破坏的“软肋”。如何确保战争中信息的始终畅通无阻?这个团在进行信息化建设时,一面抓紧现代化的电视电话可视系统、车载GPS卫星定位系统、指挥自动化网络系统建设,同时也没有丢掉传统的无线通讯训练。官兵人人都掌握了一手收发电报的技术,练就了打不烂、炸不毁、撕不断的传统通讯本领。 电报译码被频繁地通知更改;一份份“文书”,通过 密码电报在夜空里传递,令“敌”无法捕捉。指挥员有条不紊地接受上级命令,下达作战指令,了解所属分队实际情况。待狡猾之“敌”释放出强电子干扰,“我”早已安然抵达转场地域。计算机网络悄悄运行起来,传递着战斗胜利的消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