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借地震进驻克什米尔 欲切断中国与南亚通道 | |
---|---|
http://jczs.sina.com.cn 2005年10月28日 15:40 世界新闻报 | |
![]()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军事图片 ![]() ![]() ![]() 《世界新闻报》驻巴基斯坦记者 陈 翔 10月23日,美军中央司令部总司令阿比扎德乘坐飞机,视察了巴控克什米尔的地震灾区。他表示,美国将继续派遣11架“奇努克”直升机,可以“长期”协助巴基斯坦救灾。过去几天中,巴基斯坦电视台也在不断地播放美国向巴港口运载援助物资,以及派大型运输直升机向偏远山区投放物品的场面。 约有40架军用直升机、2000名美国和北约官兵“援助”巴灾区想改善美军形象,借机侦察地区形势 与此同时,北约也决定向巴地震灾区派遣近1000名军事人员,参与救灾。北约秘书长夏侯雅伯意味深长地说:“如此规模的援助行动在北约历史上前所未有。” 地震发生后,美国迅速向巴派出了8架直升机和救援队,是首批向巴提供国际救助的国家之一。随后,布什总统亲自前往巴驻美使馆慰问,并向巴提供5000万美元的援助。同时,布什特别要求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与巴军方协调,研究美巴两军如何共同救灾。 12日,美国国务卿赖斯中断中亚的访问行程,意外地造访原本未列入行程的巴基斯坦,并许诺美国可以“随时援助”。21日,美国驻巴大使克罗克表示,美国已派遣了400名紧急救灾人员,向巴提供了529吨援助物资,除已派遣的19架直升机外,新派的20架直升机将很快加入。 25日,美驻伊斯兰堡灾难援助中心司令列菲尔表示,美计划将援助巴灾区的军事人数增加1倍。预计到本周末,将有近1000名美军士兵为灾区救援提供地面保障。 到时,将会有近40架军用直升机、2000名美国和北约官兵“援助”巴控克什米尔。 想改善美军形象,借机侦察地区形势 最近,毗邻巴基斯坦的阿富汗传出美军焚烧塔利班武装分子尸体事件,引起当地穆斯林群众极大愤怒。就连与美国交情很深的阿总统卡尔扎伊,也不得不亲自出面谴责美军。对于饱受质疑和处处碰壁的美军来说,自然不会放过借助地震救灾这一挽回面子的“天赐良机”。 美军中央司令部总司令阿比扎德表示,他希望伊斯兰世界关注美国在巴基斯坦的救灾行动,并以此重新认识美国。他说,“这次救援行动中美国的表现,代表了美国的真正形象,理应得到大家的关注。战场上发生各种错误在所难免。不过,我们来到这里不是因为战争,而是因为这里的确需要我们的帮助!” 日前,英国《星期天快报》披露,就在巴基斯坦地震发生的前几天,一颗美国卫星锁定了巴阿边境的一个“基地”训练营,并得到了高分辨率的特写照片,其中一人与“基地”组织头目本·拉登极为相似。 现在,布什总统已经向在灾区援助的美军下了密令,对巴地震灾区展开一次全面的侦察行动。 报答盟友巴基斯坦,美军要“长期救灾” 英国《泰晤士报》日前撰文指出,美国对巴基斯坦的国际救援,是美对于巴基斯坦这位反恐战争盟友的“感谢”。美国驻巴基斯坦大使克罗克21日也表示,美对巴的援助显示了美巴两国之间“长期的战略伙伴关系”。 值得关注的是,无论是美国政府还是军方,他们都试图将对巴的援助定格为“长期行为”。赖斯的表态更耐人寻味,她说:“我们的支持不只是为了今天,也是为了明天。” 分析人士认为,此次美国在救灾一事上态度积极,对于减少巴国内各界,特别是因阿富汗和 伊拉克战争对美国产生不满甚至敌视态度的宗教保守势力的愤怒来说,是非常有效的。由于损失惨重,巴政府已表示重建工作将持续5到10年时间。美国长期的“援助”是否会以长期军事存在的形式进行下去,毫无疑问会牵动各方神经。美欲切断中国与南亚的通道 巴基斯坦地处中亚、南亚交汇处,同时也是大国战略利益的交汇处,美国和北约一直想找机会进入这个地区。此前,美国也曾和印度在巴控克什米尔举行过 军事演习。巴基斯坦是中国最好的邻国之一,而此次地震灾区在巴控克什米尔,该地区与中国西部接壤,是中国与南亚国家的重要通道。如果美国与北约借机实现在该地区的长期军事存在,然后逐步渗透克什米尔,形成事实存在,这样美军就可以从西南部围堵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