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空降兵部队参加神六返回舱应急搜救任务 | |
---|---|
http://jczs.sina.com.cn 2005年10月26日 06:52 解放军报 | |
2005年10月17日凌晨,巴丹吉林沙漠某机场,万籁俱寂。 突然,一阵汽车引擎的轰响和鸣笛声打破了宁静。两辆野战车驶进机场,在一架“运八”飞机旁戛然而止,20名身着迷彩服的伞兵从车上鱼贯而出,整齐列队。 凌晨1时,执行“神六”载人飞船返回舱应急搜救任务的空降兵某部小分队准时开拔到 执行飞船搜救任务,这已是他们第六次出征。1999年10月,上级命令:空降兵某部组建小分队,执行神舟飞船应急搜救。他们的任务是飞船返回出现紧急情况时,只要一声令下,就能随时空降戈壁沙漠、森林山地和高原寒区,搜索、寻找、接近返回舱,打开舱门,同时进行现场警戒,测量返回舱位置坐标。 从神舟一号到神舟五号发射,他们5次深入大漠。2005年6月25日,该部再次受领 神舟六号飞船返回舱应急搜救任务。为了承担这个光荣的任务,空降应急搜救分队已经锤炼了6年。师作训科参谋张博云给我们提供了一份搜救分队的训练日志,只见上面记录着:在8小时内完成正常训练课目外,早上要进行5公里武装越野;上午开课前,伸展双臂握两砖绕营区跑两周;中午拳术半小时,下午开课前,做俯卧撑150次,负重下蹲100下,蛙跳300米;睡觉前,头、肘、拳、腿各击沙袋50次,马步推砖100次;仰卧起坐50次。 记者见到那些队员时,发现他们的手双双青筋隆结,手心脱皮的痕迹一层接一层;脚上手上的伤疤一个接一个…… 执行应急搜救要求任何地域、任何环境条件下都能跳得下。因此,山地跳伞、森林跳伞、水网稻田地跳伞……只要找得着的地形、只要飞得到的地方,就有他们的身影。几年来,搜救队员人人掌握所有机型、伞型的跳伞技能,具备了在任何地域、任何气象条件下“跳得下”的本领。 为了高标准完成神舟六号飞船空降应急搜救任务,他们充分预想了在各种条件下执行任务时可能遇到的特殊情况,研究戈壁沙漠地区执行任务防风沙、森林山地执行任务攀登固定、高原寒区执行任务防寒保暖、跳伞后分散人员的收拢及互递信号等措施。 此外,他们还进行了各种针对性的演练。“返回舱舱口受损,无法正常开启,破舱救人!”接到指挥部命令。电钻滋滋,电锯烁烁,不到10分钟便顺利破舱。负责返回舱的开舱与破舱任务的李洪军、李明会除了在北京航天学院进行专业培训外,还自己摸索了返回舱不管朝哪个方向、哪个角度、是何种体位,都能一步到位的破舱技术,连北京的专家都啧啧称奇。 飞机越过戈壁,越过草原。2小时30分后,飞机进入预定着陆场上空,高度从7000米下降到1500米,队员们以跳伞姿势等待跳伞搜救命令…… 4时40分,指挥部传来命令:返回舱着陆正常,机组返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