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动态:为“军购”美方动怒 抛议题扁谋脱身 | |
---|---|
http://jczs.sina.com.cn 2005年09月26日 08:58 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 |
喜欢香港影片的人大都熟悉这样一句经典台词:出来混的,做了孽迟早要还的。看看眼下陈水扁的处境,把这句话搁在他身上,实在是再合适不过了 遭训斥陈水扁灰头土脸 本周,在台“立法院”的“程序委员会”会议上,扁当局极力推动的“军购案”第29 美国人因为“军购案”拿扁当局撒气,不论气有多粗、火力有多猛,只要扁乐意,别人才懒得去管。但令人无法容忍的是他们还要求台湾民众“为‘国家安全’负起责任,督促‘民选官员’增加‘国防预算’,减少经济及社会福利的支出”。如此霸道的做派,自然要引发岛内各界的强烈质疑和抨击,“在野党”方面明确表态:“军购案”的决定权在台湾,就算美国重话恫吓,也不会改变反对“凯子军购”的立场。 陈水扁可不这么看,他只知道,“美国人生气了,后果很严重”。因为他心里比谁都清楚,要不是他在根本不知道能不能兑现的情况下就急不可待地为美国开出了数目巨大的“军购案”“空头支票”,高高调起了对方的“胃口”;要不是他两次三番地向美国做出“军购案一定会过关”的承诺,还因此先讨了一个允许他“过境”的“便宜”,美国人是没有理由大发脾气的。他现在最担心的倒不是自己的面子问题,而是在年底选战已经开打的关键时候,一旦失去了美国的支持,他一直在盘算的那套“借挑动两岸敏感神经扭转绿营颓势”的把戏还怎么个玩儿法? 抛议题骗术新瓶装旧酒 要怎么样做才能让美国人“消消气儿”呢?本周,扁在离开美国前抓紧时间抛出了一个“不设前提与大陆对话”的“新议题”,表示“愿意再次展现诚意、善意,邀请对岸领导人不限时间地点、不设前提条件,双方握手和解、理性对话,共同开启两岸民主与和平的‘机会之窗’”。 如果我们没有记错的话,就在上周,陈水扁还在民进党新竹市基层座谈会非常强硬地表态说,在2002年提出的“台湾中国,一边一国”8字,绝不会收回、改变。两个看上去一软一硬、互相矛盾的说辞,所表露的其实是同一个意思:去除了“一中”和“九二共识”这样的前提,留下的不就是“台湾中国,一边一国”的“现状”吗? 以陈水扁近几年在两岸问题上欠下的数不清的“旧账”,想必他不敢有用这种简单的骗术就能“摆平”大陆、岛内“在野党”和民众的“奢望”,惟一的希望恐怕就是能给美国人有一个交待。让他们“注意到”他虽然在“军购案”上放了空炮,但在处理两岸关系上“悟性好高”并且“很用功”。 奇怪的是,就是这样一个连扁自己都说不清道不白的“不设前提与大陆对话”的“新议题”居然让他有所收获。美国官方作出回应说:希望看到两岸间在不预设前提的情况下展开和平对话。看来,有人不光想着通过卖武器赚台湾的钱,他们更希望让两岸在“一边一国”的“现状”下实现“和平相处”。 美国的“宽容”,使陈水扁“出访”中美洲“友邦”有了一份好心情。因此,他在危地马拉一落地马上宣布将推出“荣邦专案”,每年拿出2.5亿美元协助该国进行基础建设,生怕“凯子外交”的名份被别人夺了去。 “选举”开打 笔记本搬家 本周,台“中选会”发布选举公告,宣布“三合一选举”于12月3日举行。国民党方面随即亮出了“光荣战役,把台湾赢回来”的选战主轴。民进党则许下心愿:“希望年底县市长选举能赢得一半以上的绿色江山、2008年继续执政。”在这个时候,岛内民众想得最多的恐怕还是台湾经济的发展不要因选战而停滞;正常的生活不被打乱;政客们不要为了拉票而使台湾社会污浊不堪、动荡不安;“执政当局”不要再乱开“空头支票”;更不要再出现类似“3·19枪击案”那样的闹剧。 但是,对于这样一场决定未来3年绿蓝阵营发展态势的关键之战,选票的诱惑力之大足以击碎某些政客本来就不多的政治良知,该来的还是要来的。本周,民进党内部曝出一条惊人消息:陈水扁曾向现任苗栗县长承诺,只要他想办法把民进党的提名人送进苗栗县政府做县长,就会为他安排“中央任职”。尽管“总统府”对此极力否认,但所谓“无风不起浪”,如果扁压根儿就没有说过这样的话,他手下的人敢在“ 太岁头上动土”?所以,不管最终苗栗地检署是否接受“在野党”对扁提起的涉嫌“期约贿选”的控诉,也不管他们会不会依法侦办此事,这个“污点”陈水扁是背定了。陈水扁已经“先行一步”了,“中选会”还在说为了防止基层选举最容易发生的买票、卖票弊端,要拿出1800万元新台币宣传反贿选。岂不是很好笑? 这一周,为期一个月的国共第一阶段的党际交流圆满落幕,两党商定,12月在台北举行经贸论坛。亲民党宣布将与国民党联手在“立法院”表决通过“海峡两岸和平促进法”草案,为两岸在“四不一没有”及“九二共识”前提下,化解危机永葆和平付诸实实在在的行动。 还是在这一周,岛内“名嘴”李敖在大陆展开了“神州文化之旅”,引来两岸媒体和民众的高度关切。台湾的“大众计算机”公司不顾当局的反对,作出了全线移往大陆的决定。这也意味着从下个月开始,台湾岛内将不会再有 笔记本电脑生产线。此事再次应验了人们常说的一句话:在台商求生存、求发展的强大意念面前,台当局鼓吹的“根留台湾”政策根本不堪一击。(谢克)相关专题:台湾军购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