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体育娱乐视频财经科技汽车房产游戏女性天气短信邮箱导航通行证
爱问(iAsk.com)
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新闻评述 > 正文

从大刀长矛到神五:看我军现代化建设历程(图)

http://jczs.sina.com.cn 2005年08月18日 10:25 千龙新闻网
从大刀长矛到神五:看我军现代化建设历程(图)

国庆五十周年阅兵中的86式步兵战车方阵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军事图片

从大刀长矛到神五:看我军现代化建设历程(图)

我海军陆战队官兵进行两栖登陆作战演习


1953年2月,毛泽东登上“长江”舰,并为海军官兵写下了“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我们一定要建立强大海军”的题词。

  从"小米+步枪"开始

  1927年8月1日的"南昌起义"使中国大地上诞生了一支真正属于人民的军队。随后,

  这支由部分国民革命军组成的队伍同毛泽东率领的秋收起义的队伍会师井冈山。在短短几年的时间里,发展成一支拥有十多万人组成的"中国工农红军"。当时武器装备只是一些
大刀、长矛和仅有少量的火枪、步枪。

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从坦克等现代化武器及其带来的军事变革中,敏锐地看到了机械化部队对夺取革命战争胜利的重要性。因此,我军从1937年就开始着手培养汽车、坦克方面的技术骨干。当年6月,红军在延安组建了摩托化步兵学校。7月,在新疆迪化(今乌鲁木齐)组建了包括专门学习装甲车技术的学习支队。1938年10月,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明确提出了"创立真正现代化的机械化兵团"的设想,为我军建设机械化部队指明了方向。

  抗战胜利后,我军用缴获的敌人装备建立起自己的坦克部队。这支坦克部队在解放天津等战役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后来排山倒海般向全国大进军的过程中,这支包括装甲机械化部队在内的人民武装先后走遍了除台、澎、金、马以外的大部分国土。进入"飞机坦克+大炮"阶段

  1949年lO月1日,在新中国开国大典上,毛泽东检阅了这支跟随他浴血奋战了22年的人民军队。通过天安门的有陆海空三军部队。虽然当时海空部队阵容还不是那么整齐,但它标志这支基本上由工农组成的队伍开始拥有了现代化的军兵种,宣告人民解放军的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建国之初我们面临着热战刚过冷战又开的严峻国际环境,毛主席发出了"为建设强大的国防军而奋斗"的号召。1949年10月19日,也就是开国大典后仅20天,中央人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成立。这个委员会决定,整编、裁军、改善装备,重点发展海军、空军和特种兵。在朝鲜战争中,这支刚有机械化雏形的军队再一次证明了自己有无比强大的战斗力。

  朝鲜战争后,毛泽东明确指出,"朝鲜战争证明,已不能靠夺取敌人的装备来武装自已了",无论如何"都要搞国防工业的建设和军工生产"。为加快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1953年底召开了全国军事系统党的高级干部会议,提出"建设世界上最优良的现代化军队"的要求。根据指示,全军对军队现代化建设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和实践。一是统一编制体制,组建新的军种兵种,适时裁减军队员额,实现了向诸军兵种合成军队的转变。二是建立国防科技和工业体系,仿制和自行研制了一大批较为先进的武器装备,特别是"两弹一星"及核潜艇的研制成功,极大地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三是制定和颁发各种条令条例、规章制度和教令教材,提高了部队的正规化建设水平。四是创办军事院校,形成了比较完整的院校体系,培养了一大批军队现代化建设人才。五是大力加强军事训练和文化教育,开展群众性大练兵活动,提高了官兵素质。这些为我军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59年,新中国成立十周年,国庆阅兵式上的人民解放军面貌一新。受阅官兵不但着新式军装、佩戴军衔,而且出现了新型的国产武器装备。到60年代初期,中国已能独立设计制造包括中轻型坦克、火炮等在内的诸多常规兵器,实现了从仿制走向独立研制的第一次大的历史性跨越,初步建立了较为完整的武器装备体系。这支军队再也不是昨天的"小米加步枪",而是步人了"飞机坦克+大炮"的崭新阶段。

  走入"两弹一星"时代

  为打破超级大国的核垄断,中国政府在20世纪50年代末做出了研制原子弹、导弹等尖端武器的战略决策。l 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成为继美.、苏、英、法之后第五个有核国家。两年后,中国第一枚导弹核武器发射成功,中国从此有了可用于实战的核导弹。1966年7月,中国的战略导弹部队--第二炮兵部队成立,中国从此有了核反击部队。随后,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它标志着中国"两弹一星"国防尖端科技攻关全面成功。当年l 2月26日,中国第一艘核潜艇下水……应该说,在60年代中期以后,中国逐渐实现了从常规武器到尖端武器的第二次大的历史性跨越,使中国成为世界上为数不多的能独立研制这些尖端武器装备的国家之一。

  十几年后,当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回顾这段历史时,说了这样一段非常深刻的话:"如果60年代,我们没有原子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

  现代化、正规化

  ——我军建设的总目标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主持军委工作。他提出了要把我军建设成为一支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革命军队的总目标。1981年9月,邓小平在华北某地检阅部队时,向全军发出了"建设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的革命军队"的号召。

  1985年5月,我军建设指导思想实现战略性的重大转变,即由过去的立足于打大仗的临战准备,转变到和平时期建设的轨道上来,有计划、有步骤地加强以现代化为中心的军队建设,提高军队现代战争条件下的作战能力。同时裁员100万。这一年,陆军合成集团军开始出现在我军的编制序列中。1987年,陆军航空兵作为一个新的兵种正式诞生。海军、空军、战略导弹部队也按照新的战略思想,进行了较大规模的调整。1988年9月27日,中国战略核潜艇水下发射运载

火箭获得成功。美联社报道说:"中国核潜艇水下发射运载火箭成功,表明中国海军起了质的变化。"

  "两个根本性转变"

  ——我军跨世纪发展方向

  1991年的海湾战争将人类战争推向高科技的舞台,它对我军的武器装备、体制编制、作战训练及军事理论等方面,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把握世界军事发展的大势,制定了积极防御的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提出了我军要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即在军事斗争的准备上,由打赢一般条件下的局部战争向准备打赢现代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转变;在军队建设上,逐步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性、由人力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转变。这是我军跨世纪的发展方向。

  各军种现代化

  (一)陆军

  陆军的发展最完全地反映了我军现代化发展的历程。

  1.机械化集团军

  我军第一次出现真正意义的合成集团军,还是1985年。邓小平指示,一定要使之"成为军委随时拉得出来的主要机动作战力量"。按照邓小平的要求,以机械化步兵、摩托化步兵、坦克兵、地面炮兵、高射炮兵为主体的机械化集团军开始组建,并在较短的时间内就初步形成了快速反应能力和机动作战能力。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陆军装甲部队。自成立50多年来,全军装甲部队在陆军作战营中所占的比重,已超过摩托化步兵部队,彻底摆脱了以往"枪与腿的结合"模式,以手中武器与装甲战斗车辆的有机结合,实现了与新型主战坦克的同步机动和作战。现在,中国陆军集团军已初步形成了地面突击力量、火力打击力量、作战保障力量和后勤技术保障力量四个部分。

  2.陆军航空兵

  陆军航空兵作为一个新兴兵种加入现代战争,可为地面部队提供直接空中火力支援,毁伤敌前沿和战术纵深内的重要目标。中国陆军航空兵是1 985年开始组建的。1988年春:《解放军报》披露,在华北某集团军以现代高技术局部战争为背景的军事演习中,组建不到两年颇具神秘色彩的中国陆军航空兵,第一次加入作战序列。这同时也表明中国的陆军已经开始由地面向空中扩展,由单一平面作战向多维立体作战转变。

  (二)海军

  1997年2月20日,中国海军的一支舰艇编队两次横渡太平洋,访问美国、墨西哥、秘鲁和智利四个国家。这是中国海军自成立以来航程最远、访问国家最多、编队阵容最强大的一次军事外交活动。这支编队的旗舰是"哈尔滨"号导弹驱逐舰,它的姊妹舰是"珠海"号导弹驱逐舰,这两艘代表中国海军现代化最新成就的战舰出现在太平洋上,引起了世界的注目。

  1.驱逐舰队部队

  1949年4月23日,毛泽东指挥的人民解放军跨过长江,攻占了蒋介石军队据守的南京城。就在同一天,在江苏泰州的一个小村落里,诞生了新中国海军的第一支部队--华东军区海军。第一任司令员就是后来担任中国国防部长的张爱萍将军。几条日伪时期留下的残破船只和几艘起义的

国民党小舰艇,就是这支海军部队的全部家当。

  半个多世纪前,清政府的北洋水师在甲午战争中全军覆没。这一耻辱,国人刻骨铭心。1953年2月19日毛泽东登上了中国海军的"长江"舰,他与水兵们一起生活了四天三夜,是建国后视察部队时间最长的一次。当他离去之前,挥笔写下"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我们一定要建立强大的海军"。随后,当他视察"洛阳"、"南昌"等四舰时,又写下了同样的题词。毛泽东把同样内容的题词连写五遍,在他一生中绝无仅有。

  次年,在中国财政异常紧张的情况下,毛泽东毅然决定,拨出巨款购买苏联制造的四艘驱逐舰。这四艘驱逐舰,被中国海军官兵称为"四大金刚"。从此中国有了自己的驱逐舰部队。仅仅两年之后,在一次综合检验中国陆海空三军协同作战能力的著名演习中,中国海军官兵就熟练地操纵着这些海上"金刚"加入作战序列。这个跨越,比苏联海军训练教材规定的时间缩短了一半。从60年代后期,中国开始研制自己的导弹护卫舰和导弹驱逐舰。1970年12月,中国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一艘导弹驱逐舰"济南"舰下水。

  正是在"建设强大的海军"思想指导下,这支人民海军在建国后的20多年时间里先后完成了突破国民党军海上封锁、解放浙东沿海诸岛、封锁金门、保卫海空安全、保卫海上安全,以及支援中东、援越作战、援越扫雷和援柬排雷等国际主义任务。

  在新的历史时期,海军的工作重点转移到了以现代化建设为中心的轨道上来。1 979年8月2日,邓小平检阅厂第一艘中国制造的导弹驱逐舰"济南"舰,并在这艘驱逐舰上挥笔写下:"建立一支强大的具有现代战斗能力的海军。"此后,导弹驱逐舰批量装备部队,使中国海军的战斗力提高到新的水平。几年之后,中国驱逐舰迈出领海,驶向遥远的南太平洋。1980年,中国首次向南太平洋发射运载火箭,中国驱逐舰奉命为试验船队护航,这是中国海军首次穿越赤道。1982年4月2日英国与阿根廷爆发"马岛之战",从此揭开了人类全新样式海战的序幕。一年之后,在中国驱逐舰的后甲板,就出现了直升机平台。舰载机登上中国驱逐舰,标志着中国海军把目光投向未来的海上战场。(待续)

  爱问(iAsk.com)


评论】【军事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首页 | 将军寄语 | 中 国军事 | 军事图片 | 武器纵横 | 周边军情 | 战略视角 | 各国军力

本网站由舰船知识主办
版权归舰船知识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