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马公司即将结束游荡攻击导弹系统测试(图) | |
---|---|
http://jczs.sina.com.cn 2005年07月18日 07:53 新浪军事 | |
![]()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军事图片 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公司正在加紧对一种被称为“游荡攻击导弹”( Loitering Attack Missile,简称LAM)的新型武器进行测试,目前,相关的工作已接近尾声。 美国的国防开发商和承包商们认为,要打击那些难以捕捉的目标,最好的办法是提前在敌方区域内安设武器系统,尽可能地缩短定位和摧毁所需的时间。而“游荡攻击导弹”正是为适应这一要求研制的。与美军现役其他攻击武器相比,“游荡攻击导弹”在尺寸和重量 “游荡攻击导弹”平时储存于专用的发射筒中,可通过汽车等进行运输。据洛·马公司的研制人员介绍,导弹发射后可长时间地在战区上空“徘徊”,并伺机寻找最合适的目标实施攻击。 当然,LAM在其“徘徊”过程中也不是“无所事事”--它是在根据提前输入的信息寻找目标,进而通过自身携带的激光雷达实施锁定并发动攻击。 LAM安装有一台小型涡轮喷气发动机,质量仅7.25千克,直径低于18厘米。该发动机的推力为45.4千克。除了小巧的外形,较少的部件还使得这种发动机具有很高的可靠性。另外,发动机的造价也非常低廉--其可由已经实现量产的汽车零部件(如压缩机转轮和涡轮增压装置中使用的涡轮等)制得。这种发动机具有很高的工作效率,可保障导弹持续飞行30分钟,飞行距离最远可达70千米。 为了降低发动机自身重量,研制人员还有效地利用了导弹携带的燃油。据悉,LAM使用的发动机不需要另外添加润滑油--承担其效能的正是燃油。此外,这些燃油还可对发动机上的轴承进行冷却。 LAM使用的喷气发动机还能够实现快速装配--用零部件组装一台发动机的时间只有15分钟。同时,其维护保养也较为简单。 “游荡攻击导弹”上还配备有双边通讯装置,能够将获取的战场及时传回地面控制中心,因此,其在一定承担上还能充当无人侦察机的角色。 地面控制人员可根据战场形势的变化对处于“游荡”状态的LAM进行重新编程,改变其应优先攻击的目标或是直接遥控其打击确定的目标。 如果缺乏地面控制中心的直接攻击指令,LAM可在30分钟的巡航任务结束前自行选定一个最为重要的目标进行攻击。 预计首批“游荡攻击导弹”将于2008年交付美军使用。(北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