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军事新闻 > 正文

中国迎外部队海军篇:蓝色迷彩叱咤陆地海洋(图)

http://jczs.sina.com.cn 2005年07月15日 16:15 中国青年报
中国迎外部队海军篇:蓝色迷彩叱咤陆地海洋(图)

车轮滚滚,硝烟弥漫。 摄影:查春明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军事图片

中国迎外部队海军篇:蓝色迷彩叱咤陆地海洋(图)

协同演练。 摄影:查春明


山地进攻演练。 摄影:查春明

  ● 本报记者 赵飞鹏 通讯员 黄诚忠

  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78周年前夕,《中国青年报》记者纵横数千里,采访了中国陆海空三军迎外部队。今日刊出海军迎外篇——

  热蒸笼。

  这是记者近日马不停蹄赶到海军陆战某旅海训点,一下车的第一感受。

  雨后的某海湾难得风平浪静,岸边野草荆棘丛生的开阔地上,一顶顶迷彩野战帐篷整齐地排列着。匍匐在草丛里的陆战队员、军用吉普车疾驰扬起的烟尘、头顶上航模靶机的轰鸣提醒记者,这是真正的军事禁区。

  面色黝黑的孙志文站在记者面前,29岁,湖北武汉籍,服役10年,两栖侦察队队员,这就是传说中的“蛙人”。

  日照下的帐篷内足有四五十摄氏度,进去就呼吸困难,还是坐到了外面,顿觉凉爽无比。孙志文枪不离身,胳膊上的血管纵横交错,眼神冷漠,水波不兴。

  除了强壮一点,没什么奇特啊?记者心里嘀咕。

  能对付几个人?

  3个以上吧。

  去年的实弹演习参加了,怕吗?

  不怕。明天打仗,我打上背包就走,习惯了,这就是我的生活。

  外貌上感觉也没啥不同啊?

  那说明我的隐蔽性更强。

  这就是一名海军陆战队员给记者的第一震撼!我也开始明白外军要员参观海军必要求来海军陆战队某旅的原因。

  旅里一位军官告诉记者,一位随团参观过海军陆战队某旅的西方记者回去后撰文说:“这支驻扎在南中国海边的甚为低调的精锐作战部队,一直是我们关注的焦点。”

  五指山,一座象征着历经坎坷、坚强不屈的山峰。

  1980年5月5日,中国海军陆战某旅在五指山脚下宣告成立。它意味着中国从此拥有了自己的两栖登陆作战部队。

  1987年3月18日,时任美国海军陆战队第28任司令的四星上将凯利,率领高层访问团跨过辽阔的太平洋,走进了神秘的中国海军陆战队训练场。

  这是中国海军陆战队首次亮相世界舞台。

  凯利统帅的美国海军陆战队,是一支成立于1775年、历史悠久且拥有数万名队员的庞大战斗群体。无论是武器装备、军事素质,还是部队建设,皆为世界瞩目。

  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国海军陆战队在世界上处于什么位置,凯利的评价极具权威性。

  海军陆战某旅野外训练基地。观礼台上,凯利手持高倍望远镜,瞪大了充满挑剔和疑惑的眼睛。

  台下,身穿蓝色海洋迷彩的陆战队员,顶着如火的烈日在为凯利进行军事汇报演练。

  “杀——杀——”120名陆战队员参加的团体刺杀操结束了,凯利只是点了点头。

  紧接着是两栖障碍展示。按照国际标准,在500米长的场地上,依次设置软梯、天桥、铁丝网、游泳池等11道障碍。在美国,陆战队员两栖障碍的训练成绩只有达到4分30秒以上的优秀者,才能有资格入选“海豹”突击队。

  发令枪一响,两名陆战队员飞身跳上浪木,腾空越过矮墙,登上5米高的云梯,一个大鹏展翅,越过高板跳台,徒手攀过40米长的钢索后,两名陆战队员双手一松,从空中跳入水中,潜伏到崖壁下,施展“壁虎爬墙功”,攀登上悬崖,三下五除二便将“敌”哨兵抓了活口,随即跃入水池,将“俘虏”带上准备好的橡皮舟,疾驰而去。

  凯利抬腕看了一下表:4分16秒。“OK!”他情不自禁地连连鼓掌。

  这位傲气十足的美国四星上将万万没有想到,在遥远的东方居然有一支这样神勇的两栖作战部队。

  凯利似乎不太愿意相信眼前的所见。表演结束,他检阅部队时,突然挥起拳头,朝站在第一名的陆战队员胸脯上连击三下。

  谁知,凯利的拳头像是打在了钢板上,被硬生生地反弹回来。陆战队员如铁塔一般纹丝不动。

  凯利被折服了,当即对翻译说,你们中国海军陆战队的基础训练完全可以与我们相提并论。你们不愧为世界上最优秀的海军陆战队之一。

  “在战场上,只有胜败之分,没有性别之分!”眼神刚毅、头发短短、皮肤粗糙的两栖女兵队队员郁艳亭告诉记者。

  两栖女兵队成立于1995年6月。它是全军惟一一支女子特种作战部队。

  从2003年开始,她们和男兵使用同一套训练方案。女子先天的生理差异注定使她们要付出更多的汗水和泪水。

  迎接新入伍的女子陆战队员的,首先是为期半年的强化封闭式训练。

  然而,最残酷的还是随后的野外生存训练。

  0.93平方公里的海上孤岛,荒无人烟,毒蛇遍地。0.5公斤大米,100克油,20克盐巴,生存7天7夜,并且必须完成规定训练任务。“带的食物一天就吃完了,剩下来就只好捕鱼、蛇、蝎子,挖野菜吃。”

  女子陆战队员王蛟告诉记者:“2003年,我们上岛搞生存训练,把蛇都给吓跑了。好不容易发现一条竹叶青,立刻用树杈插住它的七寸,然后用匕首捅进它的喉咙,钉在树上剥皮。剥完皮后用匕首把它切成段,用树枝穿着放在火上烤,味道很好。我还吃了一个蛇胆,很苦。”

  超越极限的残酷训练夺去了女子陆战队员们如花似玉的容颜,但是赢得了超强的技能和过硬的本领。这支特殊的女子两栖侦察队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与兴趣。

  2000年4月6日,驻华48国武官团访问海军陆战队。海军女子陆战队担负400米障碍、手枪速射、擒拿格斗等课目的展示任务。

  当时阴云密布,风雨欲来。刚满18岁的女子陆战队员阎基芳站在400米障碍的起跑线上,突然感到小腿涨痛难忍。此时,距离表演只有20分钟了。指导员将阎基芳送到团卫生队,医生说是骨膜炎。

  阎基芳是400米障碍主力,医生表示如果一定要参加表演必须打封闭针。

  指导员担心阎基芳承受不了,对她说:“你腿不行就不要参加了,我跟首长建议取消这个课目。”阎基芳坚决不肯,“军中无戏言”,她说。

  5分钟后,打了两针封闭的阎基芳迅速投入“战斗”。只见她健步如飞,攀登高低台,匍匐铁丝网,表演圆满完成。

  雨中的精彩表演感动了武官们,他们主动起立为队员们鼓掌。

  展示课目完成后,一位武官感叹:“中国姑娘了不起!她们的素质、技能、品质都是世界一流的。”

  迎外不仅仅是一种礼节,它是一种展示,也是一种互信。

  随着中国武器装备更新、训练水平的提高和军事实力的整体增强,中国的迎外展示也步入了新的阶段。

  2003年8月25日,来自15个国家的27名军事观察员在某合同战术训练基地观摩了北京军区装甲旅纵深突击作战演习。这是中国军队第一次邀请外军观摩实兵演习。

  演习震惊了世界,西方媒体报道,演习显示中国军队更加成熟、自信,透明度正在增加。

  2004年9月2日,7名国际军事观察员、52名国防大学防务学院国际问题研讨班的学员走进海军两栖登陆作战训练场,海军陆战队某旅的一场以现代战争为背景的模拟实战登陆作战展示在这里举行。

  这是一场实兵实弹、零距离逼近实战的演练。

  滩头,碉堡、地雷、铁丝网横亘密集,海水的哗哗声似乎特别响,空气中弥漫着杀气。

  10时整,几颗信号弹腾空而起,演示开始了。

  刚才还寂静的海滩上顿时炮弹纷飞,火光冲天,大地在震颤。后方远程火力首先对“敌”前沿阵地进行地毯式覆盖轰炸。

  5分钟后,巨型登陆舰犁开海面,到达安全海域后,张开硕大的嘴巴,冲锋舟鱼贯驶出,进行海上编队。

  登陆舰上的火炮开火,发射的发烟弹在海面上炸开,不一会儿,海面上就烟雾缭绕,成功实现烟雾遮障。

  陆战工兵和“蛙人”部队乘坐第一批冲锋舟趁着烟雾向海滩冲去。工兵破障分队冲上滩头后立即发射单兵爆破器,长长的单兵爆破器如一条条巨蟒腾空而起,落地后爆炸,形成了一条条登陆通道,将“敌人”的阵地撕开了一个个口子。

  回头望去,海面上风高浪急,海军陆战队员在水陆两栖坦克和装甲车的掩护下,乘坐冲锋舟编队,万船齐发,乘风破浪,如猛虎出笼,似蛟龙出海,直扑岸边滩头。

  观礼台上的军事观察员们忙成一团,连续录像,不停拍照,一点不漏地记录下了海军陆战队登陆的全过程。

  整场战斗持续了40分钟,海军陆战队成功占领“敌”岸边阵地和指挥所后,集结待命。

  这场漂亮的海陆空立体协同登陆作战折服了全体观摩者,演示后的研讨会上,他们用不同的语言表达着对中国海军陆战队某旅的称赞。某国一位军事观察员感慨地说:“这是一支任何对手都不能轻视的部队!”★


评论】【军事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首页 | 将军寄语 | 中 国军事 | 军事图片 | 武器纵横 | 周边军情 | 战略视角 | 各国军力

本网站由舰船知识主办
版权归舰船知识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