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综合新闻> 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 > 正文

通讯:郑和精神在印尼三宝垄发扬光大

http://jczs.sina.com.cn 2005年07月08日 16:17 新华网

  新华社雅加达7月8日电 (记者夏林)三宝垄是印度尼西亚中爪哇省首府,人口250万,华人约占15%。600年前郑和下西洋时曾在此落脚。在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之际,新华社记者前往三宝垄与当地华人交流,发现郑和勇于开拓和爱好和平的民族精神仍留存于此并被发扬光大。

  记者驱车进入一片稠密居民区,一条约10米宽的河流蜿蜒其间。随行的华人朋友、
61岁的游宏源介绍说,这条河名印尼语的意思是“小巷旁边的河”。600年前它还很宽,郑和船队曾在此泊靠,并带来了木雕、陶瓷等多种中国工艺品。如今,这条河变窄了,沿岸建起了民房,居住者大都是华人,而点缀在街区中间的是9座由华人捐资建造的庙宇,最初是为纪念郑和、加强宗亲间团结和祈求平安,后来逐渐演变成地方会所性质机构,外姓华人和当地印尼人都可以参加其日常活动,其功能与社区有些相似。

  在由当地陈姓华人家族修建的“陈家庙”内,记者看到了“人为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离;人为恶,祸虽未至,福已远离”之类的民间古训。不远处由当地林姓华人家族修建的“林家庙”已有400年历史。林家来自福建西河,该庙又名“西河宫”。

  当地最大的大觉寺内设有供奉郑和的祠堂,堂顶挂了一块黑色牌匾,上书“悟真机”。郑和在这里被称为“三保大人”,郑和在家中排行老三,小名为“三宝”,而在三宝垄,大家祈求他保佑平安,“三宝”叫的时间长了,就成了“三保”,连祠堂里牌位写的也是“三保大人”。

  在大觉寺,记者遇到了该寺基金会主席、当地华人企业家李伯图。他说,在庙内供奉郑和是为了纪念他,更是为团结当地华人,为当地经济、为中印友好关系做贡献。李伯图担任当地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纪念活动组委会主席。他说,纪念活动将从8月1日开始,内容包括郑和下西洋研讨会、舞狮比赛、新三宝洞剪彩仪式、历史图片展和文艺演出等。为再现当年的航海盛举,组委会还特别请福建莆田的工厂制作了郑和官服及其侍卫的服装。

  李伯图强调,举办纪念活动最终目的是推动中印发展友好关系,中印地方官员都非常重视,纪念活动的筹备工作在中爪哇省长的推动下开展,省长还答应拨款赞助。8月3日省长将在大觉寺内点燃具有象征意义的6米高蜡烛,并为新建三宝洞剪彩。

  为加强文化交流,组委会还定做了中国56个民族的传统服装,准备在纪念活动中展示。纪念活动计划总开销40亿盾(约合人民币400万元),由华人企业家、当地政府等共同出资。

  离开大觉寺后,记者又走访了当地一些人家。华商梁华庆对记者说,当地华人继承了郑和勇于开拓的探险精神,大多数做生意。梁华庆表示,当年郑和下西洋传播了中华民族的科学技术,架起了中国与世界沟通的桥梁,如今纪念活动具有更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希望它能促进两国经济和文化交流,为两国人民开拓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相关专题: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


评论】【军事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首页 | 将军寄语 | 中 国军事 | 军事图片 | 武器纵横 | 周边军情 | 战略视角 | 各国军力

本网站由舰船知识主办
版权归舰船知识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