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综合新闻> 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 > 正文

追寻600年前的海上荣光(组图)

http://jczs.sina.com.cn 2005年06月24日 07:19 解放军报
追寻600年前的海上荣光(组图)

郑和下西洋船队编队模拟效果图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军事图片

追寻600年前的海上荣光(组图)

郑和画像


  1405年,一支庞大的船队驶出长江口,明朝三保太监郑和率27000多名将士开始了首下西洋的航程。在其后的28年间,船队战胜“洪涛接天、巨浪如山”的茫茫大海,友好访问了东南亚、印度洋、波斯湾、阿拉伯海、红海和非洲沿岸30多个国家,完成了震惊世界的伟大壮举,拉开了世界大航海时代的序幕

  郑和下西洋比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早87年,比达·迦马绕过好望角早92年,比麦哲伦环
球航行早114年!

  今天,在经过漫长的沉寂之后,中国终于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又一次走向大海,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海洋里扬帆远航,这是中国这条航船走向世界的又一个崭新开端!

  在海洋世纪的轮廓越发清晰的今天,我们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不仅是对历史的追忆与思考,更是对现实与未来的一种热望、一片希冀。——编者

  中国涌动“郑和文化”热潮

  在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之际,一股出版热潮正在席卷中国大地:继去年北京大学出版社推出《郑和研究百年论文选》后,今年1月,《与郑和相遇海上》和《1405:郑和下西洋六百年祭》又分别由同心出版社和花山文艺出版社出版。

  《与郑和相遇海上》的书签是梁启超在《饮冰室全集》(第三册)之《祖国大航海家郑和传》中的一段话:“及观郑君,则全世界历史上所号称航海伟人,能与并肩者,何其寡也。郑君之初航海,当哥伦布发现亚美利加以前六十余年,当维哥达嘉马发见印度新航路以前七十余年……前有司马迁,后有郑和,皆国史之光也!”

  无独有偶,一本由美国作家撰写的纪念郑和的书籍的封底也印着这段百年前令中华民族自豪的宣言。

  可以说,是梁启超在100年前开启了郑和研究的大门。梁启超对郑和的高度评价绝非偶然,这是他当时对中国在世界所处空间位置的定位思考。因此也可以说,郑和研究从一开始就与中国命运联系在一起。《与郑和相遇海上》的作者李二和说:“中国是海洋大国,‘郑和下西洋’在整个人类文明史中有重要地位,研究他的人和书都太少了,中国应该出这样的一批人和书!”

  今年7月,中央电视台在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之际,将推出大型纪录片《1405:郑和下西洋六百年祭》,这是国家举办的6项纪念活动中的重要一项。该纪录片的总撰稿人是《中华遗产》杂志的编委祝勇。他在《1405:郑和下西洋六百年祭》一书中涉及了一些在电视中不宜表达的思考,即从全球化的视角看待“郑和下西洋”的举动。“全球化进程甚至在15世纪就已经开始了。‘郑和下西洋’启动了东西方文明的碰撞。”他说。

  祝勇认为,全球化时代必须坚守本土文化,重塑中国人的文化自信。“一度领先世界的‘郑和下西洋’是值得我们骄傲的事情。多年来,不是中国文化本身落后,而是中国文化放弃了与世界对话的机会。而现在,大部分中国人除了知道2005年是‘郑和下西洋’600周年以外,对于600年前那场海上奇迹知之甚少,这是最让人感到可悲的一件事!”

  也正是基于这种追忆600年前的光荣与梦想,普及灿烂历史文化的理念,“郑和热”还将持续一段时间。据国家“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纪念活动筹备小组”办公室主任姚明德介绍:海洋出版社将陆续推出社科院历史所万明研究员主编的《明抄本〈瀛涯胜览〉校注本》和300万字的《郑和下西洋资料汇编》。科学普及出版社即将推出《帆鼓西洋》、《古舟胜览》、《梦断天涯》和《古迹寻芳》。他告诉记者:“有些人把郑和作为走向世界的骄傲,也有人注重的是他的探险精神。无论如何,通过学术上的争鸣和文化上的探讨,郑和的精神就能在群众普及中被深化。”

  600年与60年的历史巧合

  就在举国掀起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活动高潮之际,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中国人民抗战胜利60周年的活动也进行得如火如荼。

  世界和平与发展是两个周年纪念的共同主题,人们将通过纪念600年一遇和60年一遇的两个重要事件,激发反对帝国主义、反对民族扩张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的斗争精神,缅怀伟大航海家郑和、增强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情操,承担维护世界和平的责任。

  “2005年是不寻常的一年,它把600年前郑和船队的国际和平之旅和60年前的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联系起来,使得这个年份更具有了伟大的纪念意义。它是一种巧合,更反映了全世界人民的心声。”北京郑和下西洋研究会秘书长张宝印说。

  “郑和船队有强大的海军实力,却不依强凌弱,暴力掠夺别国财富、搞殖民扩张,而是本着‘宣德化而柔远人’,与外国各族人民‘共享太平之福’,造福访问国和被访国双方。这与西方航海探险船队的动因有着天渊之别!”

  郑和船队所到之处,深得访问国家的欢迎和拥戴,以至跟随郑和船队回访中国的宾客,每次达几百人到上千人之多,其中不乏一些国家的大臣乃至国王。郑和船队访问过的不少国家和地方,至今都保存着有关郑和的各种纪念物、遗迹和传说。如泰国的三宝公庙、三宝塔寺、三宝港,马来西亚有三宝镇、三宝山、三宝庙、三宝井、三宝宫、三宝城,新加坡有三宝山,苏门答腊有三宝公庙、印度尼西亚有三宝洞、三宝船,菲律宾有三宝颜,印度有郑和像,非洲索马里有郑和屯,肯尼亚有郑和村等。“这些历史遗迹足以说明郑和船队所受到的欢迎程度,也表明了世界各国人民对于相互间经济文化交流、和平与发展的渴望。”中国国际交流促进会秘书长孙治国深有感触地说。

  随着郑和研究的深入,还会发现更多的有关郑和的文化史迹。那些抱着侵略扩张的心态,以己度人,诽谤郑和船队也是搞侵略扩张的人,只会遭到人们的唾弃。“今年,以‘睦邻友好’为重要内容的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活动在全国各地的展开,顺应了当前和平与发展的世界潮流,也让全世界看到了13亿中国人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信心和决心。”孙治国说。

  7月11日,“起锚日”定为“航海日”

  这是新华社2005年5月24日的一则电讯稿:经国务院批准,自2005年起,每年7月11日为中国“航海日”,同时也作为“世界海事日”在我国的实施日期。

  那一天,在京西的一座院落里,原海军副司令张序三将军泪流满面:“这是一个盼了20年的消息!”20年前,由交通部、外交部、海军、国家海洋局等10个单位联合发起,在北京成立了“纪念伟大航海家郑和下西洋580周年筹备委员会”,委员们一致建议,将7月11日,也就是郑和首次远航的“起锚日”定为“航海日”。可是,由于各种原因,这一建议没有被采纳。为了纪念郑和下西洋的活动和设立“航海日”的事,张序三多方奔走呼吁,倾注了大量心血。

  好事多磨,20年期盼一朝成真。“这绝对是一件大事!”张将军说,“设立‘航海日’不仅具有重要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和外交意义,而且必然对建设面向21世纪的海洋强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

  20年弹指一挥间,我国在海洋运输、海洋渔业、海洋科学考察等方面已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目前,我国是世界集装箱进出口第一大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集装箱航运中心,“中国因素”成为全球航运市场关注的焦点。我国船泊工业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新阶段,2003年造船完工量641万载重吨,占世界份额的11.8%,排名世界第三。

  “尽管我们已经是一个海洋大国,但我们还不是一个海洋强国。”对当前出现的海上能源运输和资源开发等问题,张序三一直非常关注。他认为,对海洋划界和海洋资源的争夺是未来的热点,但是,我们很多人头脑中还很缺乏海洋意识!

  “我之所以对‘航海日’这么看重,就是希望有更多的人关注海洋、了解海洋,提高海洋意识,进一步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海洋事业的氛围,共同勾画好我们的海洋蓝图,促进航海事业的发展和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

  “财富取之于海,危险亦来自海上,国家要强大,不可置海洋于不顾。”这是600年前郑和向皇帝的谏言。我们为什么把目光投向海洋,张序三将军用了三句话来回答:“为了从我们的词典里抹去‘望洋兴叹’的无奈,为了在世界海洋大国的桅杆群里高高飘扬起中国的旗帜,为了我们中华民族在地球这个人类赖以生存的空间里生活得更加从容。”

  责任编辑:王文斌 刘璇

  文中图片均由郑明提供(来源:解放军报第5版)

  相关专题: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


评论】【军事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网友装修经验大全
经济适用房之惑
中美中欧贸易争端
变质奶返厂加工
第8届上海电影节
《头文字D》
百对网友新婚靓照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林苏版《绝代双骄》

 

首页 | 将军寄语 | 中 国军事 | 军事图片 | 武器纵横 | 周边军情 | 战略视角 | 各国军力

本网站由舰船知识主办
版权归舰船知识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