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军观察:俄军如何培养工程兵指挥军官(附图)? | |||
---|---|---|---|
http://jczs.sina.com.cn 2005年02月23日 07:39 解放军报 | |||
![]()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军事图片
注重培养技术通才 俄军事工程大学人才培养目标非常明确,强调“指技并重”,即培养适应现代战争要求的“指挥和技术合一”的复合型军事人才。俄军认为,现代高技术战争条件下,指挥军官首先必须是技术通才。工程兵从排到旅级指挥员必须对工程兵各专业都有深刻的了解,而不仅仅局限于对某一专业的精通。例如,对伪装专业排长来说,他绝不仅仅要在基层指挥和伪装专业方面是行家,而且要在筑城、道桥、地爆、工程装备等其他工程兵专业方面也是行家。俄军认为,现代战争对军官的自身素质要求提高了,指挥军官必须任何岗位都能胜任。因为,在现代战争中,什么情况都可能发生。比如,筑城连连长阵亡了,很有可能让伪装连排长或者道路连排长去接任。基于这种指导思想,俄军事工程大学对学员的任职培训要求非常高。初级队的学员在学院要经过5年的培训,对工程兵指挥和工程兵各专业技术等进行学习,成为工程兵指挥和专业指挥通才。中级队学员学制为两年,其学习内容不仅有指挥、战术类课程,而且还有工程兵各专业教学内容。学员毕业后,不仅要成为工程兵部队的合格中级指挥军官,而且还要达到部队工程师的技术水平,成为工程兵部队的技术骨干。 俄军强调,工程兵部队的各级军官,都必须要会驾驶车辆和相应技术装备,会使用部队装备的各种通信器材,包括便携式轻型通信器材,以及营、团、旅等部队装备的各式指挥通信车上的通信器材等。 课程设置适应部队实际需要 为了培养“指技合一”的工程兵通才,俄军事工程大学对教学课程内容的设置有严格而明确的要求。课程设置涉及到工程兵部队作战、指挥、管理和部队建设的方方面面,包括部队指挥和管理、合同战术、工程保障、工程兵各专业、精神心理工作等内容,重点突出工程兵作战指挥和作战工程保障等等。俄军认为,任职培训的课程内容设置必须紧密结合部队实际任职需要,扎扎实实提高学员素质。学员修完所有课程后,对即将面临的部队岗位职务的所有工作、所有活动和所有内容都能做到心中有数,知道该干些什么,该怎么去干。因此,任起职来得心应手,很少出现到部队后“挂起来”和“靠边站”的现象。 中级队课程设置与内容体系与初级队基本相衔接,并在其基础上加宽加深。例如,合同战术和工程保障两门课,初级队只学师、团战术和战术工程保障,而中级队相应地拔高到战役级,包括集团军战役和战役工程保障等。这样整个初级教育和中级培训的课程内容浑然一体,丝毫不脱节。学员通过初级和中级培训后,成为工程兵部队指挥员兼工程师并不用费多大劲。正因为如此,俄罗斯人总是说自己的教育是世界上最好的。 教官都有部队任职经历 俄军认为,教员的部队基层任职经历,是搞好任职教育的必要条件之一。因此,长期以来,俄军强调军事专业教员必须要有部队任职经历,工程兵专业教官必须从部队连、营、团以上军官中选拔,没有部队任职经历就不能当教官。军事工程大学现任院长阿·赛夫丘克中将曾任该校筑城教研室主任、军区工兵部长,也曾在俄总参军事大学学习。上专业课的教官,全部都有部队任职经历,有的甚至任过步兵师师长、工兵团团长、参谋长等职务。(来源:解放军报第12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