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军事新闻 > 正文

总装某部官兵找准转型位置积极投身军事变革

http://jczs.sina.com.cn 2004年06月20日 07:49 解放军报

  朱正琪 邹芳根 本报记者 赵波

  面对新军事变革的挑战,总装某部在“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积极投身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教育活动中,引导官兵找准位置、认清差距、理清思路,增强自身勇立潮头的自觉性和当先锋打头阵的使命感。

  找准位置,转变思想观念

  该部党委为了配合教育,聘请3名知名专家给大家讲授未来战争发展趋势,结果出乎意料,有人并不理解,特别是对陆军在未来战争中地位的认识还有不少陈旧观念。

  面对这一现象,他们及时调整教育计划:在深入学习领会江主席关于“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重要论述上下功夫。为帮助大家进一步找准转型中的位置,部主要领导深入各单位,以“转变观念,迎接信息化挑战”为题,从未来战争中的作战空间多维性、战役力量多元性、战役行动整体性等一一作专题讲座,使大家茅塞顿开:转型并非取消,而是为了更加适应现代化战争;未来信息化战争不是靠某个军兵种,而是靠系统、靠整体。

  某车船研究所担负全军车辆船艇实验研制任务,面对转型,他们一度感到地位下滑、功能萎缩。在教育中,他们结合单位科研发展方向认识到:未来战争轮式装备已经从载重量大、单一型,向轻型、多用途,易于空运空投、快速机动方向发展,发展空间更大了,地位更加凸显了。紧迫感油然而生,他们很快规划出我军轮式装备未来发展方向,并设计出集导航、防侦破预警、综合对抗为一体的数字化新一代轮式装备。

  正视差距,树立跨越信心

  在一次“适应中国特色军事变革需要,努力实现陆军武器装备跨越式发展”研讨会上,出现两种认识:一是认为武器装备信息化,就是在大炮、坦克上“嵌入”电子设备;二是认为现有装备与发达国家比存在不可跨越的差距。对此,部队党委没有急于作结论,而是因势利导,引导大家弄清信息化武器装备、信息化武器装备系统和武器装备信息化三个概念。

  著名工程装备专家、工程院院士李铎深有感触地说:我军信息化建设既不能盲目乐观,也不能丧失信心。客观上我们应该承认落后,但并不意味着失去主动。只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和战略优势,就能走跨越式发展道路。

  他们瞄准陆军武器装备发展前沿,不辱使命,健全了先期技术开发、应用技术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三位一体的科研体系,仅去年就获军队科技进步奖135项。广大科研人员深有感触地说:只要我们瞄准世界武器装备发展先进水平,毫不懈怠地奋起直追,就一定能够实现跨越,打赢未来信息化战争。

  理清思路,谋求整体跃升

  搞好陆军装备设计,既不能脱离实际空谈,更不能一味地强调困难而降低标准。为此,该部党委紧贴实际把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理清转型思路上。

  站在高起点上谋划转型。在规划设计上,追求信息化建设的高质量和高效益,采取多种方法提升现有武器装备信息技术含量。在经费紧张、技术实力有限的条件下,他们坚持控制规模、突出重点、分批建设,完成向信息化转型任务,防止“零打碎敲”、“修修补补”,避免浪费有限资源和低层次徘徊。他们分别对某型多管火箭炮武器、某型工程装备等系统建立信息平台,进行综合集成改造,使一批陆军装备基本实现了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

  整合资源形成合力。他们紧贴陆军武器装备科研任务,重新整合编制。过去某炮兵防空兵研究所的各研究室,习惯于各干各的,没有形成合力。教育后,他们对编制进行了调整,使过去的信息资源成为综合集成一体化信息链。

  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在某些装备研制上大胆跨越机械化建设的某些阶段,坚持以信息化为牵引,提升现有机械化装备的性能和作战稳定性。他们组织专家以信息化标准对军品试验设备重新论证,督促生产厂家更新了设备,大大改善了信息化装备科研生产试验条件;按信息化建设的要求,对50多项军品验收标准进行了增删,在提升单件武器装备信息含量的基础上,增加了与武器系统的互联、互通内容。


评论】【军事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首页 | 将军寄语 | 中 国军事 | 军事图片 | 武器纵横 | 周边军情 | 战略视角 | 各国军力

本网站由舰船知识主办
版权归舰船知识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