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通行币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台海形势> 海峡两岸专题 > 正文

中国新闻周刊:陈水扁的“第三条路”通往何处?

http://jczs.sina.com.cn 2004年06月07日 09:03 中新社网站

  陈水扁在既不愿接受“一中”,又不敢面对战争的情况下,选择了“第三条路”:所谓“和平独立”之路。这一条路的目标能否达成姑且不论,但其过程却是以对台湾人民的认同做根本的改变,为两岸关系的发展埋下巨大的变数

  为了防止陈水扁在“五·二0”演说中有出格的“宣示”,中共中央台办及国台办提前三天受权发表了“五·一七”声明。

  “五·一七”声明指出,有两条路摆在台湾当权者面前:一条是悬崖勒马,停止“台独”分裂活动,承认两岸同属一个中国;一条是一意孤行,妄图把台湾从中国分割出去,最终玩火自焚。换个方式说,前一条路是“和”,只要承认“一中”就有和平,不但有和平,而且还有七个“光明前景”;后一条路是“战”,如果搞“台独”,制造“台独”重大事变,那么中国人民将不惜一切代价,坚决彻底地粉碎“台独”图谋。

  结果,陈水扁既未选择第一条路,(至少口头上)也未选择后一条路。“五·二0”演说中,陈水扁避谈“一中”(即便在四年前,陈水扁在就职演说中还提了“未来一个中国”的概念),所以未选前一条路;但他也没提此前曾信誓旦旦的主张,即“公投制宪”,所以也没选后一条路。他选择的,是“第三条路”。“第三条路”是什么?是“和平独立”的路。

  陈水扁当局追求的最终是“台独”,应毋庸置疑,看来也难以改变,因此不会接受“一中”;但他们也深知,宣布“公投制宪”时间表,目前条件并未成熟。外在,受到北京及华府的双重压力,逾越一步,即有战事风险。不过,更关键的还是内在条件欠奉。搞“和平独立”,起码得具备两个内在条件:1.“绝大多数人民的共识”;2.将此等共识转变并体现在法理的机制上,即公投机制。

  因此,撇开外在压力不谈,作为第一步,先把两个内在条件完善了再说。这两个条件,经李登辉时代十多年以来,已初步有成。台湾人民的中国意识逐年在淡薄之中,台湾主体意识则与日俱增;另一方面,“公投法”已主法通过,并经初步操作证实有效。尽管如此,两个条件离完善还有一段距离,而此即为陈水扁这一任内最大的挑战与工作重点,因此,“五·二0”演说中埋下了伏笔,以宪法改造取代公投制宪,但宪法改造中却明言将公投入宪,使公投在宪法中取得法源。剩下的,就是继续塑造台湾人民的主体意识,改变台湾人民的认同观念,使更多人(最终是绝大多数人民)从“认同中国”转为“认同台湾”。

  “第三条路”既是目标(“和平独立”),又是过程(改变人民主权认同,及完善公投机制),当然,也要有做法。

  具体做法又分为两个层次.一是理念层次,二是实际施政层次。所谓理念层次,主要即是指“中华民国”这个政治图腾。最早,“台独”集团的理想是彻底改掉它,但看来做不到,台湾内外都有反对压力;退而求其次,是改变它的内涵即领土范围,这一招显然也面临极大阻力,甚至有可能被视为制造“台独”重大事变,暂时也行不通;于是再退而求其次,不得不勉强接受它的一切“现状”,但仍不放弃改变台湾人民对“中华民国”作为一个政治符号的抽象认知。

  长期以来,“中华民国”在台湾是跟“中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的,甚至,根本就等于“中国”,或代表“中国”。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中取代了“中华民国”之后,台湾人民心目中的中国、“中华民国”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三者之间的关系开始了微妙的变化。这种变化,随着大陆当局一再强调“世界只有一个中国,代表中国的惟一合法政府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之后,益发朝着向“中华民国”与中国之间关系日趋淡薄的趋势发展。然而毕竟受到长久以来台湾基本教育的影响,“中华民国”与中国的关联在不少台湾人民中直到目前还是藕断丝连,因此作为“去中国化”的最后一步及作为建立台湾主权意识的第一步,将“中华民国”与“中国”彻底脱钩应是当前台湾当局全力以赴的目标。而为达成这个目标,即必须辅之以施政层次上的全方位作为,这从“五·二0”后陈水扁政府的人事布局,举凡重要部门如国安、情治、外交、两岸、军事、教育、文化、宣传等首长一一换为“台独”意识鲜明者出任即可见一斑。

  综言之,陈水扁在既不愿接受“一中”,又不敢面对战争的情况下,“第三条路”即成了他惟一的选择。相信在北京看来,陈水扁选择的“和平独立”第三条路与“台独”没有任何区别。这一条路的目标能否达成姑且不论,但其过程却是以对台湾人民的认同做根本的改变,为两岸关系的发展埋下巨大的变数。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总第182期2004年6月7日出版作者:石齐平香港凤凰卫视评论员)

  相关专题:海峡两岸专题


评论】【军事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首页 | 将军寄语 | 中 国军事 | 军事图片 | 武器纵横 | 周边军情 | 战略视角 | 各国军力

本网站由舰船知识主办
版权归舰船知识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