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 《环球飞行》专题 > 正文

2003年航空回顾

http://jczs.sina.com.cn 2004年04月03日 12:08 《环球飞行》杂志

  那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那是一个智慧的时代,也是愚昧的时代;那是一个信仰的时代,也是怀疑的时代;那是一个光明的季节,也是黑暗的季节;那是一个希望之春,也是失望之冬;我门面前一无所缺,我们面前一无所有;我们一同迈向天堂,我们一同迈向相反的地方……

  1903年12月17日上午10时35分,美国北卡罗来纳州,奥维尔·莱特第一次用比空气
重的飞行器"飞行者1号"进行了有动力的持续飞行,第一次飞行只持续了12秒,飞了36.58米。2003年恰逢"飞行百年",航空界和非航空界的人士都庆祝了这一意义非凡的节日,正是因为一百年以前那次似乎微不足道的飞行,才让人类插上了理想的翅膀,套用一句广告词:那一刻,我飞了起来。没有人知道再过一百年,航空飞行究竟会变成什么样子,但是作为活在一个新世纪初的我们,我们似乎感觉到后人可能会像狄更斯一样说:"那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那是一个智慧的时代,也是愚昧的时代;那是一个信仰的时代,也是怀疑的时代;那是一个光明的季节,也是黑暗的季节;那是一个希望之春,也是失望之冬;我门面前一无所缺,我们面前一无所有;我们一同迈向天堂,我们一同迈向相反的地方……"。在矛盾的2003年,不管以怎样的观点来评述着一年来的航空飞行事件,它们都注定在历史上书写下浓重的一笔。

  对经历2003年的所有人来说,最为吸引眼球的国际大事是伊拉克战争。

  2003年3月20日,北京时间10时34分,伊拉克战争终于爆发。很多专家和民众都在以各种观点预测着这场战争的走向和结局。然而,战争形态并没有按照大多数人预计的那样发展下去。北京时间5月2日上午9时,美国总统布什正式宣布伊拉克战争结束。整个战争只打了44天,这44天对于人们的震撼有多大,恐怕还没有人去认真评估。综合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和本次草草结束的萨达姆终结之战,无论每个人的内心情绪如何,都不会影响一个事实:空军是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力量,空中力量从战略、战术等各个角度彻底颠覆了传统战争的形态。到4月中旬战争结束前,美英联军动用了包括海军航空兵和空军在内约1600架各式飞机,投放各种炸弹接近3万枚,发射巡航导弹900多枚,这些家伙95%以上属于"精确制导武器"。伊拉克总统府、高层官员别墅、作战指挥机构、防空体系、共和国卫队的集结地、C3I系统等成为联军打击的重点目标。在战术运用上,联军最初强调"斩首挖心"式的精确打击,虽然没有在第一时间消灭萨达姆,但是成功瓦解了伊拉克高层的抵抗斗志。一个国家的高层已经不对战争结局抱有任何幻想的时候,伊拉克底层百姓在乌姆盖斯尔、巴士拉、纳杰夫、纳西里耶的抵抗最终为伊拉克战争抹上了一种悲剧色彩,2003年3月24日,一架AH-64D"长弓阿帕奇"武装直升机第一次在战场上被击落,这种仅仅具备象征意义的战术胜利改变不了整个战争的结局。

  有军事专家分析认为:本次伊拉克战争的空袭强度非常大,超越了科索沃战争和10多年前的海湾战争。在"斩首行动"告一段落以后,美国为首的联军有意识地缩短了每次空袭巴格达之间的时间间隔,基本实现了"高频率、高密度、高精度",即便伊拉克的防空力量有所准备,也不足以应付如此强度的大规模空袭。战争明星B-2隐形轰炸机不依靠美国本土以外的空军基地,长途奔袭2万多千米空袭伊拉克境内的目标,恐怕是全球绝无仅有的战争奇观。由此不难得出结论,美英联军的胜利,是建立在绝对空中优势基础上的胜利。战前,大部分专家都不曾料想萨达姆会输得如此不体面,忽略了对伊拉克人文、民众意志、政治、装备现状、组织体系的综合分析,得出离谱的结论并不奇怪。反观战后透露出来的一些消息:美军曾经在伊拉克北部的沙丘下挖掘出保存完好的米格-25截击机。联想到第一次海湾战争期间,伊拉克空军多架米格-29也曾飞往伊朗避难,似乎可以得出结论,伊拉克空军基本上就没打算和美国真正较量一番,三军夺帅,匹夫无志。在没有对敌我力量对比展开客观分析的情况下,萨达姆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试图通过二战的方式实现自己的野心,终于使整个国家陷入了10多年的全面被动。反观美国,在中东地区的大战略10多年来一直非常清晰,美国人很清楚最终要在中东获得哪些东西,于是步步合围,步步紧逼,空中力量成了实现美国战略利益的最佳工具。无大战略则无空军,无空军则无强国。建设一支符合自身国家战略定位的空军需要时间、金钱,更重要的是需要务实的头脑。拿空军摆花架子做秀,不可能赢得战争的胜利。孙子说的"知己知彼"和毛泽东的"不打无准备之仗"仍然是兵家的至理名言。

  空军战略在2003年明显的体现在一条不是很热门的新闻上。2003年10月23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宣布重新使用在吉尔吉斯斯坦坎特的空军基地。"9·11"事件之后,美国通过外交斡旋,在吉尔吉斯斯坦的马纳斯和乌兹别克斯坦的哈纳巴德分设了两处空军基地。美国人的精明之处在于,这两个空军基地并不是仅仅用于打击在阿富汗的塔利班政权。"请神容易送神难",美国人根本就没想走。以马纳斯基地为例,这里先期共部署了美国18架战机,包括6架F-15E战斗机、6架F/A-18C/D战斗攻击机、6架F-16战斗机。对于中国和俄罗斯的疑虑,美国解释说:在这些基地的美军人员和飞机数量非常有限,言外之意是这些装备对于中俄这样的大国不会构成威胁。可是地缘战略好比下围棋,无论别的国家对我友好与否,我都要抢先占领最合适的位置,赢得主动。这就是大国政治的前瞻性。俄罗斯当然不会示弱,2003年,俄国人决定出资近1亿美元,改造整个坎特机场,部署了4架苏-27战斗机、6架苏-25攻击机,还有安-26和伊尔-76等军用运输机以及500多名军人,这个基地完全可以和塔吉克斯坦境内的俄201摩步师互为犄角。美俄在中亚的利益博弈不可能不影响到中国未来的地缘政治和经济利益,这是苏联解体以后,美国在中亚第一次接近"世界岛"的中心地带。美国的超级大谋士布热津斯基在他的《大棋局》中这样描述中亚:"中亚地区和里海盆地被认为蕴藏着大大超过科威特、墨西哥湾或者北海的天然气和石油储量"。作为他称呼的"欧亚大陆巴尔干"的最重要部分,布热津斯基认为:"中国已在谋求哈萨克斯坦保证压制跨边境少数民族的激进主义行动,从长远看,北京对本地区的能源资源必定会有特殊的兴趣。直接获得这些资源,而不受莫斯科的控制,必定是北京的主要目标……美国这样做不仅是在谋求他更大的地缘战略目标,而且通过丝毫不受限制地进入这个至今还封闭的地区,维护其本身日益增长的经济利益以及欧洲和远东的利益。"显然,对中国而言,既要应付台湾海峡方面可能的紧急情况,又要在中长期的基础上对自身的后院做出合理的安排。2003年,中美俄三国演义正在中亚地区悄悄地拉开了帷幕,打头的还是空军。中国需要更明晰的战略定位,需要寻求在美俄之间的微妙平衡关系,感情用事是最要不得的。

  2003年,对中国人来说是重要的一年。2003年9月2日,"枭龙"FC-1战斗机在成都举行首飞仪式。作为和巴基斯坦共同投资、共同开发研制的多用途轻型战斗机,它针对21世纪作战环境,以空空作战为主,对地攻击能力也比较强。我个人情愿这样理解:这种作战性能相当于F-16中早期型的战斗机是中国的最好礼物,可以卖给和自己有密切地缘利益联系的国家。大家终于可以欣喜地看到,中国人已经开始用"成本-收益"的观点来考虑问题,这恐怕是超乎飞机设计制造领域的最大进步。另据加拿大"汉和情报评论"透露,俄罗斯已经在2003年10月底向中国大陆交付了76架苏-30MKK歼击轰炸机,如果消息属实,中国空军在装备上将成为名副其实的东亚劲旅之一。无论中国买没买俄罗斯飞机,我们作为这个国家的公民,都希望有一支强大的空军保卫国家的领空。12月13日,贵州航空公司研制的"山鹰"新型高级教练机首飞成功,中国航空工业的设计、制造以及整机技术输出能力达到了一个新高度,我们看到了一些希望。

  把空中力量仅仅理解成为先进的作战飞机,可能是任何国家高层决策者最致命的错误。欧洲战斗机EF-2000于2003年6月30日获得正式认证。2003年8月4日,欧洲战斗机制造公司宣布,德国成为首个接收EF-2000的国家。法国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就中途退出了欧洲战斗机的联合设计,另起炉灶,研制了"阵风"战斗机。法国人已经逐渐为这种"狭隘民族自尊"名义下的保护主义付出了代价。对法国而言,不仅需要独立支付研制、市场推广的巨额成本,更重要的是放弃了在装备体系上彻底和"欧洲合众国"统一的机会,没有比大家一块造“家伙”更能套近乎的事情了。而对任何一个欧洲国家而言,无团结则无自强,这在欧洲国家在伊拉克和科索沃等众多问题上的争吵中得到了充分体现。美国在伊拉克战争结束后,把重要的空军基地迁往"新欧洲"的波兰、匈牙利等国家,既从战略上达到了进一步围堵俄罗斯的目的,又成功分化了欧洲,这种一石二鸟的策略应该让法国人吸取足够的教训。

  据报道,2003年损失率最高的直升机是美国UH-60"黑鹰"直升机,一年中一共损失了7架。战争造就英雄,而悲剧的承担者往往是普通军人和平民。印度人买的苏-30MKI据说比中国的要好,但是还没等完全交货就发现发动机出了毛病,由此可见一个国家空中力量的现代化不是一个"买"字就能解决问题的,航空工业作为包含学科相当广泛的工业体系,搞不得"大跃进"。2003年,美国可以承受掉航天飞机、掉"黑鹰"、掉"阿帕奇",大不了还可以自己造,印度可以吗?一个国家面对自身现代化进程的时候,不能固步自封,更不能急躁冒进,这句话同样适合我们。

  2003年12月,萨达姆被美军用铲子从地洞里铲了出来,但真正恐怖的拉登、扎瓦西里、奥马尔统统在逃,美军在搜索这些"狠人"的时候动用了战斗机、直升机、各种型号的无人机、卫星,但是不得不承认,高技术有时候未必比铲子顶用。美军的"反恐战争"自"9·11"以后已经进行了两年多,但是效果并非完全理想,恐怖分子到底和"流氓国家"的政府不一样,前者随便找个山洞就可以"猫"一冬,后者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

  2003年的民用航空市场也赶上了"有故事"的时代。2003年10月24日,翱翔天空27载的"协和"客机正式退役,一个寄托着人类幻想的传奇故事画上了一个休止符。据说,波音747飞越大西洋的时间是"协和"客机的两倍,可名声却比"协和"好。大家都知道"协和"噪音大,废油,高污染,高成本,却不愿意说它毕竟是人类第一种比较实用的超音速民航客机。不过"协和"也算是名至实归,和"协和"水平差不多(连外形都近似)的前苏联图-144超音速客机,曾被西方戏称为"协和斯基",现在可能已经进了博物馆,在旮旯里痛并郁闷着。

  辛弃疾老先生词云: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有人研究航空是为了造福,有人琢磨飞行是为了打仗,但地球转动不依靠个人的意志。在新的2004年里,我们希望有一些快乐的事情。都长了一岁,人类应该变得智慧一丁点儿。(摘自:《环球飞行》杂志1-2期)

  相关专题:《环球飞行》专题


评论】【军事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推 荐 专 题
《轻兵器》专区
《环球飞行》专区
《坦克装甲车辆》
台湾军力专题
俄罗斯核军演
黑鹰坠落专题
JL9首飞专题
蓝岭访沪专题
俄罗斯核军演
黑鹰坠落专题
美国X战机计划
国际反恐专题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首页 | 将军寄语 | 中 国军事 | 军事图片 | 武器纵横 | 周边军情 | 战略视角 | 各国军力

本网站由舰船知识主办
版权归舰船知识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