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新闻评述 > 正文

舰船网友评论:历史的终结还是开端?!

http://jczs.sina.com.cn 2003年3月29日 15:29 舰船知识网络版

  (网管按语:本文是署名为“gullfly”的网友于3月29日发表在“热点评论”里的论帖。该论帖的原标题为“历史的终结还是开端:海洋与陆地的分界——从“倒萨”战争看一种存在的可能性”)

  2003年3月20日,以“倒萨”为目的的第二次海湾战争爆发。战争之打响已非意料之外,只是战前各国之外交及战争打响后各国之态度颇值玩味。

  美国公布的提供援助的盟国名单中,包括英国、日本和澳大利亚。特别提出这三国,不仅因为这三国实力较强、影响较大,也不单是因为他们立场坚定地支持美国,最主要的,是因为他们都是传统海洋国家。此外,支持美国的尚有西班牙、葡萄牙及荷兰,这三国在历史上也是海洋大国,都曾一度称霸于海上。反之,在为数众多的反战国家中,最有影响的又数俄、法、德、中四国,而这四国,恰巧又都是传统的大陆国家。

  从地缘政治上看,美国及其三个最坚定的盟国--英、日、澳,构成了围绕欧亚大陆的一个大弧。联合国内,海洋大国与陆地大国分属主战与主和两大阵营,是纯属巧合--一次偶然的分界,还是另有深意--蕴涵一种必然?本文倾向于后一种可能,并试图找出合理的解释及可能的趋势。

  一、历史分合

  美国建国之初地只辖13州,至19世纪中叶,于美洲大陆上之领土已与今无二。其地缘位置可谓得天独厚,东西为两洋所夹,南北又无强邻,使得其民族性格与国家心态与传统的大陆国家大有差别。自19世纪末马汉提出海权论后则更朝海洋大国迈进,标致当为1898年之美西战争。

  此后半个世纪,美逐渐登上全球海洋霸主宝座,其间又与英、日有过矛盾冲突,与日矛盾则最终导致太平洋战争。英国是自英西、英荷争霸并获胜后登上霸主之位并保持达两个世纪之久。并且在相隔一个世纪的两场战争中又分别击碎了法、德的大洋战略(拿破仑战争与一战)。又通过英日同盟借日本之手击垮俄太平洋舰队(此前曾通过克里米亚战争将俄黑海出口堵死)而使俄最终仅限于大陆国家之地位。

  1894年中日海战是中日两国大洋战略的分水岭。中国的大洋战略从此破灭达一个世纪之久,而日本却渐成海洋大国,直至太平洋战争中为美所败。

  故而,因为地理因素和历次战争的胜负,使英美相继成为全球海洋霸权国家,日本则一度成为西太平洋强国。澳大利亚作为大洋洲最大国家,对海洋大国有亲和力,本身又是一个潜在的海洋大国。这些历史因素,为海洋大国与大陆强国之间的力量组合提供了基础。

  二、民族性格与国家心态

  法、德、俄、中作为大陆型国家,四周的强邻使其先天具有了潜在敌人和拥有强大冷静的渴望。同时,又竭力扩张领土和势力范围以保护核心地区。历史上大陆国家之间因此而爆发的战争连绵不绝,且死伤极为惨重(一站与二战达至巅峰)。与其相反,海洋型国家相对无此担忧。英国国土以近千年未被敌国军队踏上,美国则从1812年与英战罢后不再有外敌侵入,日本则即便是二战都未曾在其本土上与敌国陆军作战。这两种不同的经历显然会使两种类型的国家产生不同的国家心态并养成不同的民族性格。

  二战后,法德鉴于战争损失的切肤之痛逐渐走上了缓和--合作--结盟的道路。反战仪式在这两个遭受战争巨大苦痛的国度也相对较浓。因此在对外政策中这俩两国也更倾向于多边机制,这一点在此次表现得尤为明显。

  三、海洋国家的选择

  两次大战之前际之间的一段时间,美国内孤立主义盛行,对外则提倡门户开放(美洲除外)。二战后英国国力大减,日本为每占领,是这三个海洋国家走到一起成为可能,这是前提。从美国的意愿来说,它也更情愿选择海洋型国家作为其铁杆盟国。原因有四:

  其一,海洋型国家之间,因国家心态、国家利益、历史经历有相似之处,有较多的共同语言,可较好的对话与沟通。最更本的一条,作为海洋国家,视海上运输为生命线,要求全球各条水道、海峡、跨杨跨海运河都能自由通航,不受封锁。

  其二,同为海洋国家,可供相互利用的价值和资源较多,如军事力量(海空军)及各个基地等。

  其三,从美国的视角看,与海洋型国家结盟,可免于陷入大陆国家之间的冲突对抗。从历史上看,大陆国家之间因领土争端时有纠纷,而共同的陆地边界则是纠纷升级的可能性加大。而海洋国家则因无路上邻国和陆地边界减少了相对间冲突的可能性。

  其四,美国公众的需要。美国民意调查显示,美国民众对海外作战士兵伤亡的关注程度超过了对战争胜负和战争是否有利的关注,列在关注事项中的首位。无疑海洋和空间是美国火力投放能力最强的地方(也是美国军力对世界其它国家占有压倒优势的地方),而陆地则最易使美军蒙受伤亡。因而美国倾向于在沿海作战,在这里陆上强国可帮的忙就较少。

  当然,与次相对应,其他海洋国家也更需要海洋上的保护。诸如英日澳等海洋岛国,只有美国才有力量保证其绝对安全(核力量、海军、及研发中的TMD系统);同时,海洋运输是这些国家的生命线,这也必然要求这些国家投进美国所制成的自由贸易和海洋运输体系。因此,这些国家先天性的愿意投靠美国。而这种联盟的前提是超级大国和中等以上的强国的关系(即美国的盟国要有一定实力,有利用价值;同时,实力又不能强大到可能维系美国的霸主地位,只有这样才能形成一个以美国为轴的稳定结构)。

  四、可能的趋势

  自17世纪以来,世界国际力量格局先后经历了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维也纳体系、和雅尔塔体系。前两个体系以大陆均势为框架,总共维持了近二百八十年,第三个在均势上反倒不如前两个,崩溃更快。雅尔塔体系作为两极体系维持了50年的“危险平衡”。在这50年中,民族国家的兴起成为趋势,殖民体系也是在这50年中土崩瓦解的。民族国家的发展和巩固,减少了传统大陆国家间爆发冲突的可能性。总的看来,在法德俄中这四个大陆国家之间,在可预见的未来,爆发战争的可能性不大。而是否会在国际外交领域形成以海洋国家为主的阵营和以大陆国家为主另一阵营呐?本文认为,有这种可能性。

  一方面,在海洋国家看来,“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世界”这句话仍然有效。纵观美国扩张是,在海外,能独霸的就不容他国插手(如美洲),不能独自支撑的就找一个地区强国做盟友。在全球化的时代,海洋的利益不仅体现在海洋本身蕴藏的资源,还体现在两打架连的海洋运输和海洋贸易上。因而,如若美国物理独霸海洋,它更倾向于找谁作帮手呐?答案很简单——海洋上的即得利益者,即传统海洋强国。

  另一方买,大陆国家面对巨大的海洋利益,必然要突破海洋国家的垄断,而这种突破,任何大陆国家独自也无力完成,这就要求他们也联合起来。

  当然,大陆国家的联合还没有形成趋势,即使此次俄法德中四国反战政策的一致,上不具有普遍意义。历史的惯性和国家利益也会使法德与美英之间谋求修补相互关系。

  但应当看到,以美为主导并经其促进的海洋国家的联盟已经形成,如何应对这一局面将是考验大陆国家的一道难题。

  即使有朝一日:“大陆”与“海洋”的分解真的出现,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可能更多的是对话与妥协、合作,不太可能发展为类似冷战的两个阵营。但这对国际关系及国家交往仍将产生重大影响,尽管这还需要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换句话说,即使将来海洋国家与大陆国家真的走向两个阵营,这里的“阵营”也不太可能是冷战时期的敌对阵营,而只是处于地缘政治的考虑而形成的两个“准利益团体”。

  出现这种状况的逻辑是:

  (1)美国在领导世界的过程中首先要找一批核心盟友。这有政治上的考虑,有地缘战略的考虑,也是美国民众的需要(据统计,美民众对海外作战是否有盟国参与的关注程度仅次于对士兵伤亡的关注,列第二位,而核心盟友的首选就是海洋型国家。

  (2)美国的盟国实际分为几等,好像几个同心圆,其中最中心的那个圆就包括了英、日、澳等与美有传统友谊的海洋国家(即核心盟国)。对这几个盟国的安全美负有无限责任,对其中任何一国的进攻都将引起美强力反击。在这个中心圆外,还有几个逐渐向外辐射的圆,这些圆内的盟国与美的关系也逐渐疏远。

  (3)法德等大陆国家虽然与美国有50年以上的传统友谊,但冷战后苏联与华约的威胁消失殆尽,他们作为陆上强国的价值也随即下降,也自然只能列为二等盟国(即同心圆的第二层)。法德不会甘心只做二等盟友,更不会让自己的影响长期局限在欧洲,也不会赞同美国为支柱的单极体制,他们的行为从短期来看,是要借助其他大陆国家与美抗衡,更是为了借此提高自己在美国心目中的地位,使其更重视自己的作用。这种矛盾心态在今后如不能有效处理,将日益明显并最终影响到双方关系。

  五、变化

  从美国的战略目标可以看出,目前的国际体系已不能适应其要求。这种不适早在美以改革联合国为由拖欠会费一事已有所反映,此次美绕开安理会开战更是对联合国宪章及其权威的严重打击。

  同时,对目前国际体系,第三世界亦早有不满,课余美试图强化其绝对优势的目标相反,它们想见到的是一个更平等,对中小国家更合理的政治经济秩序。

  法、俄、德、中四国鉴于目前与美国相比显示的劣势,唯一的选择就是强调多边机制,并试图扩大战线,团结多数。至于其与美主导的海洋体系的关系的最终确定,则与各国处理各自关系时持和立场、领导人意志与民意密切相关。可以肯定的是,其间必然充满着矛盾与妥协。也正因为此,给我国的外交提供了广阔空间和操作余地。

  六、欧亚大陆的未来

  从目前美国战略布局来看,在欧亚大陆西端,英国作为一个楔子打入欧盟,使得欧盟将难以形成反美的统一决议(这点,法国40年前就已到,戴高乐于60年代曾两度拒绝英国加入欧共体)。

  在欧亚大陆东端,美日联盟已构成对这一地区所有国家足够大的威慑。在该地区,美容忍一个正在崛起的友好国家,也将有能力应付一个强大的对手。同时,在亚太地区,以美、日、澳、菲、韩为轴心的军事联盟业已存在并继续加深的趋势也值得关注。从这一海洋战略出发,也可以对台湾在美国心目中的重要性有更深体会。

  总结

  需要再次重申的是,本文所提出的两个阵营不能用冷战眼光去看待,因为在全球化时代,他们可以而且必须共存。

  究竟将来是否会形成海洋体系和大陆体系两大阵营,还要看美国的战略走向及各国反应。但中国不能被动迎接,而应主动营造有利环境。在当今年代,任何与美国发生大规模对抗的行为都将该国蒙受巨大的损失,甚至可能成为一种自杀行为。如何利用国家格局的变动机遇期,是一大挑战。

  最后应当记住,任何一种对国际关系的评述都来自于现实世界,而如果它形成一种理论并为人所应用,又会反过来影响现实世界。


评论】【军事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首页 | 将军寄语 | 中 国军事 | 军事图片 | 武器纵横 | 周边军情 | 战略视角 | 各国军力

本网站由舰船知识主办
版权归舰船知识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