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新闻评述 > 正文
CCTV午夜国际观察:朝鲜核危机·克隆人进攻?

http://jczs.sina.com.cn 2003年1月13日 00:02 CCTV《午夜国际观察》

朝鲜的核危机已经迅速成为全世界瞩目的焦点。


克隆人问题成为我们人类所面临的一道重要“关口”。

  【观察背景】

  1月10日,朝鲜政府突然宣布退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近来持续高温的朝鲜半岛核危机骤然升级。

  (同期)朝鲜电视台:

  我们不能再受制于《不扩散核武器条约》,让国家安全和民族尊严受到侵害。在目前我国最高利益受到严重威胁的严峻形势下,朝鲜政府采取如下措施,保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

  当天,朝鲜外相白南舜致函联合国安理会主席,通知朝鲜退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决定11号正式生效。

  朝鲜政府在声明中表示,朝鲜无意开发核武器,朝鲜这么做是由于美国放弃了1994年朝美核框架协议中规定的停止核威胁和对朝敌视政策的承诺。

  朝鲜政府退约的决定在国际社会引发强烈震荡。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国际原子能机构、美国、俄罗斯、韩国、日本等纷纷发表声明,要求朝鲜改变退约决定。中国政府对朝鲜退约可能引发的后果表示关切,并希望继续维护条约的普遍性,继续致力于促进朝鲜核问题的和平解决。

  这是20世纪90年代初朝鲜半岛核争端产生以来,朝鲜政府第二次宣布退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1993年,由于和国际原子能机构就对朝核查问题产生严重分歧,朝鲜曾宣布退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1994年朝美签署《核框架协议》后,朝鲜同意仍然作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缔约一方。

  【演播室】

  康辉:午夜国际观察,透视变化中的世界。大家好,这个星期我们继续请国际问题专家,北京大学的朱锋教授和大家一起来聊一聊国际时事,我们聊的第一个话题是朝鲜核危机。这次朝鲜宣布退出《核不扩散条约》,在国际社会引起了非常强烈的反映,很多国家都纷纷地表示不安,也有人认为朝鲜这样做会是一个危险的先例。

  朱锋:我想朝鲜宣布退出《核不扩散条约》的确是一个非常严重的事件,因为它是今天国际社会保障核安全,促进世界在有关防止像这样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性的法律文件。而且《核不扩散条约》也是国际社会迄今为止加入的国家数量最多的一个条约,它在今天世界上有188个缔约国。那么,《核不扩散条约》所赋予这些缔约国基本的条约义务,也是今天国际社会加强团结与合作能够真正地使人类走出这个核战争阴影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一个基础。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朝鲜宣布退出《核不扩散条约》,它实际上是一个,我个人认为是一个值得上商榷的一个举动,因为它会削弱世界其它国家对这份条约所具有严格的法律义务的那种神圣性的这种关注和看法。

  康辉:《核不扩散条约》对于缔约国的约束,具体来讲是怎么样?

  朱锋:这种约束主要分成两方面,一方面这项条约明确要求不得转让,不得运输,不得储存,不得研究开发武器级的核技术。另外一方面,这项条约又有一个很明确的安全保障,那就是它把世界上合法的有核国家仅仅局限在今天安理会的五大常任理事国,也就是说在1965年1月以前拥有核武器的中、美、俄、英、法这五个国家。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这个条约事实上它对安全保障的义务就在于,它一方面让所有的缔约国都承诺它的条约义务,但是另外一方面,有核国家宣布对无核国家不进行核威胁,这两个方面共同构成了今天《核不扩散条约》重要条约的内容。

  康辉:但是朝鲜一直在他退约的声明当中说,朝鲜今后开发核技术也是和平地利用核能,和平利用核能和《核不扩散条约》当中规定的有矛盾吗?

  朱锋:应该是没有矛盾,问题是如何界定和平开发核能,现在设定的有关监督机制,也就联合国国际原子能机构,由它具体负责,根据这个条约监督核查各个国家有关和平的核能利用。所以如果说在有效监察义务的履行条件下进行的和平核能的开发和利用,是世界各国所共同可以进行的一项国家的发展努力,也是为国际社会,国际法律的条约所允许。

  现在朝鲜问题是,它一方面从12月22号开始已经拆除了在宁边的核设施的国际原子能机构所设置核查的装置,另外又强行地驱赶了这些在朝鲜负责核查使命的联合国原子能机构的核查人员,而且现在又宣布退约。所以,这一连串的事件事实上又使人产生了新的疑问,那就是朝鲜现在的一系列的举动,实际上已经具违背了它原来承诺要承担的《核不扩散条约》的义务。

  康辉:从朝鲜核危机去年到现在这样一个发展过程来看,我们仍然对朝鲜这次做出退约决定感到费解,这一星期美国至少在某种程度上表现出的姿态的软化,美国可以说就这个问题和朝鲜进行会谈,包括鲍威尔说美国可能会和朝鲜签署某些安全方面的协约,为什么朝鲜还会仓促做出退约的决定?

  朱锋:这是现在全世界非常关心的一个问题,包括中国这方面的专家,我们也都在想知道,为什么朝鲜现在的举动如此地仓促,而且做出如此我们说强硬的表示。

  我个人认为大概是两个方面的原因,第一个原因,朝鲜确实现在希望它能够通过自己的行动来使得美国给予朝鲜提出一系列妥协性的方案,然后能够像1993年、1994年朝鲜核危机解决的模式一样,一方面美国和其它国家向朝鲜做出援助的明确表示,另外一方面,朝鲜再在核问题上做出让步。但是从2002年10月中旬开始,爆发朝鲜核危机或者是核计划问题出现以后,美国在这方面的政策总体基调来说一直是非常强硬的,当然美国刚才你说美国有一些松动的表现,但是美国已经拒绝了或者说今天的布什政府已经拒绝了要按93年、94年克林顿政府的模式和方法,来解决和处理今天朝鲜的核计划问题,所以这也是使得,我相信平壤确实感到难以忍受,所以他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牌或者是提出自己新对策。

  另外一方面我觉得很重要的原因,我相信朝鲜现在确实也是希望通过自己的退约行动来进一步明确,现在在有关美朝的核计划问题上的争执,到底谁是谁非的问题,因为朝鲜明确提出它退约的基本理由是美国对朝鲜的核威胁和敌视政策。

  康辉:这个声明当中,我们发现朝鲜还是给自己留有余地的,我们看看声明当中他是怎么提的,他说只要美国放弃敌对政策或者是解除核威胁,朝鲜立刻同意另行查证朝鲜没有核武器的事实,朝鲜和美国的问题最终解决会是一个什么方向?

  朱锋:朝鲜也在避免一种尴尬。在这种情况下,朝鲜留有余地也是在于划了一条界线,也就是我想退约,但是我还要告诉你们,我并不是要继续发展核武器的项目。所以,这一点也是给自己留有余地的同时,也是为了使朝鲜退约这种,对国际社会现在所产生的震撼性、爆炸性的效果,能够尽量降到最低的限度,当然我们说这也是朝鲜一个自我保护的措施。

  康辉:刚才您提到这一次美国政府不希望再像93年、94年克林顿政府的政策解决朝鲜的核问题,这一次朝鲜核问题的解决不会是93年的重演?

  朱锋:现在来看故事的发展,应该说一定程度上在延续93年、94年,那一次朝鲜核危机事后糟糕的状况,因为93年的3月12号,朝鲜曾经明确第一次提出它要退出《核不扩散条约》,在中国有关国家的积极调解之下,1993年的6月,美国和朝鲜达成了共同声明,这份共同声明宣布,双方在三个问题上有一致的意见,那就是反对包括用核武器在内的武力威胁,共同维护无核化的朝鲜和和平安全的前景,同时要积极促进朝鲜半岛南北方之间的统一。核危机的解决,同时也使得朝鲜的退约收回,这是93年的故事。

  今天我们说这个故事已经发生了很重要的转变,故事的主角虽然还是朝鲜和美国,但是今天的美国政府已经不再是克林顿政府,不是克林顿原则,而是布什原则,就是美国强调,美国不会再用那种给朝鲜提供回报,提供援助的方式来换取朝鲜放弃自己的核计划。美国现在的立场是我们可以谈,但是朝鲜必须首先放弃自己的核计划。所以,现在我相信现在的朝鲜核危机问题,确实性质是严重的。

  还有一点我们不要忘了,93年、94年的时候,主要是美国和朝鲜,但是今天联合国原子能机构已经扮演了一个很重要的角色。1月7号的时候,原子能机构专门通过一个决议,要求朝鲜停止核解冻的决定,而且让联合国的核查人员迅速返回朝鲜进行查证,并且强调说,他只给朝鲜几个星期的时间,否则将会将整个问题诉诸到联合国安理会。所以,现在联合国原子能机构强调,作为维护《核不扩散条约》机构自身的职责,我相信对朝鲜来说同样构成了新的非常沉重的压力。

  康辉:当然我们希望能够维护《核不扩散条约》的稳定性,同时和平解决朝鲜的问题,这是包括中国在内很多国家明确的立场。

  朱锋:对,如何用外交的手段和平解决今天的朝鲜核危机,这是一个基本的原则,问题是如何在程序上进行操作和起动,现在至少朝鲜宣布退出《核不扩散条约》,至少对于这样一种和平和外交的手段来说,是一种挑战。这样一种挑战的结果,会使得事态更加复杂化。

  康辉:关于朝鲜核危机下一步又会如何发展,我们在今后的节目当中继续关注。观众朋友,稍后我们会和朱锋教授一起谈一谈,最近围绕着克隆人进行的一场大争论。

  午夜国际观察——克隆人进攻?

  【观察背景】

  2002年5月,《星战前传之克隆人进攻》全球热映,就在人们为科幻世界的奇妙感叹之时,关于克隆人何时诞生的传言也在现实中炒得沸沸扬扬。

  首当其冲的是意大利科学家安蒂诺里,这位曾帮助63岁妇女成功怀孕分娩的生育专家在去年4月公开宣称,首例克隆人将在2002年底诞生。

  而曾与他有过合作经历的美国专家扎沃斯,一边对此深表怀疑,一边也不甘落后地宣布由他试验的克隆人将在2003年诞生.

  但是最终,赶在2002年结束前让全世界大跌眼镜的却不是这两位高调的专家。而是一个有着神秘宗教背景的法国公司“克隆援助”。12月27号,这家公司突然宣布,他们已经迎来了世界上第一个克隆婴儿“夏娃”。

  这个石破天惊的消息不仅让踌躇满志的安蒂诺里和扎沃斯郁闷之极,也使全世界对克隆人的关注再掀高潮。尽管,时至今日,还没有确凿证据证明夏娃的存在,但关于这个神秘女婴的消息已经有如一石投湖,激起千层浪。

  【演播室】

  康辉:午夜国际观察,透视变化中的世界。接下来我们和朱锋教授一起来谈一谈最近全球围绕着克隆人进行的一场大争论。朱教授,关于世界上第一个克隆人夏娃究竟是真是假,似乎现在不是一个最重要的问题,不管是真是假,这个事件给全世界一个最直接的刺激是我们真的离第一个克隆人这么近了吗?

  朱锋:从理论上讲,克隆人的技术已经不存在着根本的障碍,这几年我们可以看到人类有关克隆技术的发展有了非常明显的进展。2000年美国科学家首次用无性繁殖的技术培育出了一个猴子,2001年11月,美国科学家又宣布他们已经克隆了人类早期阶段的胚胎细胞。

  康辉:这次宣布夏娃出生的克隆援助公司,甚至在自己的网上出售一种自助克隆人的设备。这个设备非常简单,只有几个电极,一个脚踏开关,就可以克隆发育出早期的胚胎。这也就意味着,如果你买了这个东西,如果它是真的,你在家里就可以自己进行克隆试验?

  朱锋:对,当然我们说现在这还只是一种设想,至少是一种技术的前景。但是问题是回过头来,克隆技术现在又在全世界受到了普遍的争议。有两个问题,一个是制度上如何管理克隆人技术的问题,我们可以看到现在,尽管国际社会大多数科学家和政府都认为,应该禁止用于生殖的克隆技术,但是国际社会迄今还无法就如何去规范有关克隆技术的国际公约达成共识。另外一点,夏娃事件所投射出的关于克隆援助的信息说明它毕竟也是有市场需要。据报道,现在有两千多人排队等着这样的克隆援助。这样一种市场的因素确实也是在推动这种克隆援助或者克隆技术的发展。

  康辉:刚才提到克隆现在有这样一个潜在的庞大的市场需求,而且从理论上讲,它的技术也不存在根本的障碍了。但是我们看全世界的国家,都是普遍反对现在对于这种克隆技术,尤其是生殖性克隆技术所谓大踏步的这种前进的研究。

  朱锋:对,我想现在对克隆技术的反对主要是在三个方面,首先当然还是在伦理方面。生殖性克隆技术会给人类的伦理观念带来强大的冲击。现实社会有很多的社会伦理和规范都是围绕着人性引导出来的。如果说人这样一个在伦理价值上具有绝对存在的生命体,可以随便地被科学技术实现复制,那么人性的栖息地又该在哪里?

  康辉:最直接的问题就是克隆人的母亲和克隆人之间究竟是什么样的关系,可能很难判定,如果人为地给它定义是母女关系的话,从生物学意义上来讲,实际上他们就像是双胞胎一样是姐妹关系。

  朱锋:而第二个困境,很大程度体现在技术方面。尽管我们刚才谈到,克隆技术在理论上来讲已经没有什么太大的障碍。但是现有克隆的技术,还并不是非常成熟的。比如我们说1997年的多莉羊,是经过277次实验才培育出来的,而且是277次实验中唯一成功的一次。另外,我们还可以看到很多克隆动物都带有严重的残缺。克隆动物的30%都有某种遗传性的损伤,这比一般普通动物要高出15倍。所以,要把这样一种目前来说还没有完全成熟的克隆技术真正用到人,其产生的技术问题将会是非常可怕的。

  康辉:另外一点就是,可能会考虑到克隆人如果真的实现,会不会出现一些安全问题,克隆人会不会就像以前那些科学技术一样,比如原子能被怀有一些不好目的的人掌握在手里,从而形成一种对世界安全产生破坏性的这样一些东西。

  朱锋:比如说像科幻小说里描述的那样出现克隆人的攻击,或者会制造出某种新的犯罪工具等等。所以我相信,人类一方面可能对技术上的发展感到欣喜,人类的基因工程确实有了如此巨大的发展。但另外一方面,当人类开始意识到自己可以被复制的时候,那种内心的情感其实是非常忐忑不安的。

  康辉:恐惧。

  朱锋:对,这是值得普遍运用的一个词。

  康辉:所以,关于克隆人这个问题,我们讨论来讨论去,又回到任何一种新技术出现的时候可能都会出现的问题,就是我们怎样用科学的理性眼光看待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这次看克隆婴儿夏娃的出现,和民间的反应相比,科学界的讨论和争论更激烈也更复杂一些。他们一方面担心,对于这种克隆技术的研究,没有一个法律的规范,会使它比较泛滥,使得一些非专业的人士,比如像克隆援助公司这样的人也参与进来。另外一个担心就是,是不是有些国家会由于这个事情的出现,而全面禁止克隆研究。所以我们看到《华尔街日报》有一篇评论也提到说,希望这一次克隆人的新闻,不会成为生物学上的切尔诺贝利事件。因为切尔诺贝利事故给人们留下了一个有关核能源的阴影,也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对核能源的进一步利用和开发。那么这次夏娃事件会不会也使得克隆技术和基因生物工程的研究出现倒退?

  朱锋:对,我们说克隆技术,特别是用于治疗的克隆技术的发展,应该说为人类的医学、生命工程都将开辟一个新的、广阔的前景。现在有大量的病人需要人体器官移植,利用治疗性的克隆技术可以培育出非常好的器官移植产品,我相信这确实是人类的福音。比如说中国,我们对治疗性的克隆技术现在是采取了开放的态度,但是对生殖性的克隆技术,我们在法律上明确宣布是禁止的。所以,现在来看,如何在法律体制的完善上,一方面能够给人类基因工程未来的前景,造福于人类这样一种使命留下广泛的空间,另外一方面又能够使得,基于我们刚才所讨论的伦理、安全、技术的原因,使得生殖性克隆技术能够得到严格的限制,甚至禁止。我相信这也是人类社会现在,当讨论这种夏娃问题的时候,必须思考的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


发表评论】【军事论坛】【短信推荐】【关闭窗口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相关链接
午夜国际观察:美国部署导弹防御系统 /font> (2002/12/23 00:00)
CCTV午夜国际观察:伊拉克武器报告递交之后…… /font> (2002/12/16 12:32)
CCTV午夜国际观察:以色列局势·美沙关系 /font> (2002/12/02 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