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外军新闻 > 正文

美巨资打造间谍潜艇窃听全球海底通信光缆(图)

http://jczs.sina.com.cn 2006年04月21日 07:18 军事世界画刊
美巨资打造间谍潜艇窃听全球海底通信光缆(图)

美国海狼级第三艘“吉米·卡特”号多任务核潜艇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军事图片

    声明:本文为《军事世界画刊》杂志供《新浪军事》独家稿件。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从遍布世界各地的陆基监听站,到飞行在别国家门口的空中侦察机,再到太空中形形色色的侦察卫星,美国人的“耳朵”越来越长,全球各个国家和地区都在其窃听范围内,军事、政治、经济等各种情报源源不断地汇集到美国国家安全局总部。如今,美国的监听网又撒向了海洋。随着“吉米·卡特”号多任务核潜艇在2005年2月1 9日正式服役,美国将可对别国敷设在海底的光缆进行窃听。美国人的“耳朵”在从陆地伸向太空之后,又深向了海洋。

  无孔不入的监听网

  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之前,短波通信和卫星通信担负着全球90%的语音与数据通信,就连绝密的外交电报也主要通过这两种手段来发送,只不过进行了加密处理。美国负责监听事宜的国家安全局经营数十年、花费巨资建立起可覆盖全球的庞大窃听网,包括设在美国本土及英、德、日、

澳大利亚等国的陆基监听站群,以及间谍卫星、侦察飞机、侦察舰船等。正是依靠这些监听设备,美国几乎可以把全球的语音和数据通信一网打尽。

  就连被许多国家视为最保密的海底铜线电缆越洋电话,也被美国国家安全局尽收耳中。据美国权威调查记者谢利索恩·塔吉和克里斯托弗·德鲁在1998年合著出版的《盲人摸象》一书披露,在上个世纪70、80年代,美国特工就曾动用间谍潜艇“波尔克”号对前苏联太平洋沿岸的海底铜质电缆进行大规模窃听。但潜艇沿海底电缆设置窃听器后必须每隔几个月收取窃听磁带,这样费时费力,而且获得的情报往往已经过时。美国的这一做法最终被一名间谍出卖,其窃听装置也成了莫斯科克格勃博物馆中的展品。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80年代末、90年代初,海底光缆通信的迅速发展使得美国原有的监听网络力不从心,渐渐变“聋”。美国电报电话公司(AT&T)于1988年成功开发出海底光缆,使通信领域出现革命性的重大变革。光纤通信技术使得成千上万的电话、传真、电子邮件和加密数据可以转换成光束,然后通过一根只有头发丝细的特殊玻璃导线传送。一条手腕粗细的光缆可容纳4万部电话同时通话,是当时全世界海底铜质电缆通话总量的5倍!全球通信因此迈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1991年,第一条跨越太平洋的海底光缆建成并投入使用。1997年,英国旗帜电信公司总长达1.7万千米的光缆把欧洲与北非、中东、南亚和日本完全联结起来。随后,俄罗斯与中国等国也都敷设了数千千米长的海底光缆,到目前海底光缆已经联通世界各地,光纤已取代短波和卫星成为通信的主角。

  海底光缆的外面包裹着一层厚厚的钢质护套,绝大部分光缆都位于几百甚至几千米深的海底,一般埋人海床1米深。别说是窃听了,就是在茫茫大海里找到它都不那/厶容易。随着各国越来越多的越洋电话、文传、数据文件及电子邮件等转由海底光缆进行传输,传统窃听手段能捕捉到的情报越来越少。美国国家安全局当然不会坐以待毙,不甘心窃听全球通信的“黄金时代”就此结束,开始打起了窃听海底光缆的主意——尽管这比窃听海底铜质电缆要难得多。

  早在1989年初,也就是海底光缆刚开发出来的第二年,美国国家安全局就悄悄地把全国最优秀的光缆通信技术专家集结到其总部所在地米德堡一间绝密的实验室里,成立了专门的研究班子,寻找切开光缆、窃取光缆中所传输信息的办法。90年代中期,美国国家安全局进行了海底光缆的首次窃听试验。在这次绝密行动中,特工人员乘一艘特制的间谍潜艇潜入海底,将一段光缆扯进潜艇的特制工作舱内并成功地切开了它。

  有关这次行动的具体情况,美国官方守口如瓶。但据参与行动的情报官员后来透露,此次绝密行动的结果是喜忧参半:成功之处是掌握了在深海洋底切割光纤电缆,并且让光缆的运营商毫无觉察的技术;不成功之处是当时尚没有能力处理通信光缆所传输的大量信号。

  在其后的数年中,美国国家安全局仍不遗余力开发窃听海底光缆的技术和设备,并取得成功。2001年的“9-11”事件后,美国建立的反恐包围圈为海底光缆窃听提供了有力的支持,美、英等英语圈5国计划在获取光缆通信情报方面进行合作。

  理想的“水下间谍”

  监听光缆通信的重任,交给了美国海军第3艘“海狼”级攻击型核潜艇“吉米·卡特”号(SSN一23)。该艇为窃听海底光缆量身定做了多任务平台,搭载有最先进的电子侦察设备,可在水下搜集情报,包括对重要目标进行侦察监视和窃听海底光缆通信,因此成为美国国家安全局最理想的“水下间谍”。在正式服役后,“吉米·卡特”号核潜艇监听的目标是太平洋及地中海的光缆网,监听的位置可能在日本、中国和新加坡之间以及欧洲、中东之间。

  2005年2月1 9日,美国海军在康涅狄格州的新伦敦港举行盛大仪式,在美国前总统吉米·卡特的亲自主持下,美国海军以其名字命名的“吉米-卡特”号核潜艇正式服役。该潜艇是1995年12月在通用动力公司下属的电船公司开工建造的,历经整整10年才建成使用。美国国会曾就这项耗巨资、冒风险的窃听计划是否得不偿失于1 998年底举行过秘密听证会,最终决定满足国家安全局和海军所谓的“海洋特种战和战术侦察之需要”,同意再追加14亿美元的预算,使为海底窃听改建潜艇的经费高达24亿美元。

  美国海军对“吉米·卡特”号核潜艇的改造采取了极严格的保密措施,让它停靠在一个有顶篷的干船坞内,以防止别国间谍卫星拍摄到舾装过程。为保证潜艇性能的先进性,“吉米·卡特”号在前2艘的设计基础上做了大幅的改动,艇体加装一段长30余米的“补充舱”以增加有效载荷,开发这一舱段耗资达9.23亿美元。而且从概念形成到最终建成只用了不到5年,避免了刚下水就“技术落伍”的尴尬局面。“吉米·卡特”号还担负新一代武器、传感器和水下航行器的试验任务,可以用于水下战概念的秘密研究、开发、测试和评估,因此被称为美国海军的“水下试验室”。此外,该潜艇还可搭载“先进投送系统”,一次投送50名全副武装的“海豹”突击队员。艇上还配有对接装置,并可发射和回收小型潜艇。

  对于“吉米·卡特”号核潜艇的性能和主要用途,美国政府和军方大多含糊其词,只说是“执行特殊”、“在反恐战争中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也有“泄密”的,如美国国家安全理事会专家巴姆福德指出,“这艘核潜艇将来的主要功能就是搜集情报,虽然窃听海底光缆通信是违反国际条约的,但这些信息却十分有用”。通用电船公司的一位设计师透露,改装后的“吉米·卡特”号核潜艇能携带数艘袖珍潜艇,让它们潜至海底通信光缆附近进行窃听,并由母艇上的巨型计算机破解窃听到的信号。以前执行窃听海底通信任务的“鲷鱼”号潜艇已于2004年秋退役,美国的情报专家们确信,如果没有一艘新的潜艇替代它的话,美国海军是不会做出这样决定的。

  “看不见的耳朵”

  美国的监听网络无孔不入,如果在监听卫星通信的基础上再监听海底光缆通信,就将成为名副其实的“看不见的耳朵”,时刻监听别国的通信情报。从法律角度上讲,窃听海底通信的做法违反国际公约,美国的法律也禁止国家安全局截收国际通信,以及截听美国公民的电子邮件或电话。正因为如此,就连美国一些情报官员也并不完全赞同干这件事。然而,对于目前世界上惟一的超级大国来说,这些障碍都不是问题。

  美国政府和国家安全局以国家安全为由、置国际法和国内法律于不顾,每年花费20亿美元用于窃听海底通信。

  从技术角度上讲,如何窃听、处理光缆所传输的信息是一个难题。一方面,光缆的运营商会不断加强光缆的安全保密性能,像英国旗帜电信公司的技术总管弗兰克·丹尼逊就曾表示,“确保用户的数据资料尽可能安全保密是我们的职责。世界上还没有哪家公司傻到引狼入室、让美国国家安全局窃听其海底电缆的程度。我觉得美国国家安全局窃听我们海底光缆的可能性不大,因为任何窃听行为都会造成信号衰竭、甚至使成套系统瘫痪”。加之海底光缆大多是在数百甚至数千米的海底,而且光缆运营商会经常派飞机察看电缆是否损毁,因此窃听行动必须在远洋深海进行,增加了窃听的难度。另一方面,即使窃听得手,如何处理光缆所传输的海量信息并提取有用的情报,是一个难度更大的技术问题。

  目前,一根先进的光缆就可以容下1亿门电话的通话量,即使计算机的能力再强,处理如此大量的信息还是很困难的。美国“全球安全网”的专家派克就指出,这种搜集情报的方式不适合现在反恐战争的形势,因为情报在几个月后才能被处理完,无法提供及时的预警。

  对于上述看似难以逾越的技术障碍,美国国家安全局进行了光缆窃听技术的研究,在时间上几乎与开发光缆通信同步,而且已经在监听试验中取得了成功。美国还开发出一种能识别独特嗓音的软件,它能在出现这种嗓音时自动录音,甚至能归纳出通话要点。国家安全局局长麦康奈尔在一次军事情报研讨会上不无自豪地说,美国国会

图书馆中的所有书刊包含大约1 000万亿条信息,用卫星频道来传递大约需要9个月,用光缆传递只需要3个星期,“如果我们有了正在研究的那种技术,就能够在3个小时内获得相当于一座国会图书馆的信息”。

  看来,美国今后极有可能会正式对海底光缆进行窃听,从中获得所谓“关乎美国国家利益”的情报;在幽深的海底,一场激烈的窃听与反窃听的战斗即将打响。这是很值得我们关注的事。台风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军事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首页 | 中国军事 | 军事视频 | 军事图片 | 军备动态 | 周边军情 | 新闻评述 | 军事论坛

本网站由舰船知识主办
版权归舰船知识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