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我军新闻 > 正文

军报记者亲身体验现代野战医疗救治系统(组图)

http://jczs.sina.com.cn 2006年02月14日 22:06 解放军报
军报记者亲身体验现代野战医疗救治系统(组图)

野战医院紧急出动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军事图片

军报记者亲身体验现代野战医疗救治系统(组图)

野战手术方舱


战地救护伤员


快速运送伤员到方舱进行救治

  温连英 本报记者 胡伟

  ●帐篷、担架、红“十”字药箱,是许多人脑海中战场救护的“老照片”。随着我军现代野战医疗装备的成功研制,一批新的医疗装备配备部队,形成了现代化的立体野战医疗救治系统。南京军区第175医院,是我军野战医疗的一支“快反”力量,也是医疗新装备的试验“基地”。近年来他们先后完成了“S95-100野战医疗机动系统”、“两成一力”机动卫生装备的试验任务,并在十余次的重大军事行动中摔打磨合,形成了整体保障能力。记者先后几次参加该院组织的演练,以一名“伤员”的身份,亲身体验了新装备性能与威力。

  ●假如我负伤送进野战

医院

  “电子伤票”让每个救治单元共享伤情信息

  “我”现在是一名战场上常见的重伤员——复合枪弹伤伤员,胸部被炸伤,右腿被子弹打中,两处伤口大量出血。我脸色苍白,呼吸困难,伤情十分严重。

  送进野战医院后,最先“接待”我的是后送组军医,从我的迷彩服上衣口袋里掏出一张电子卡片,随后将手中的小机器与其轻轻碰触,就嘱咐将我送进“放射方舱”做X线检查。

  军医为何未详细询问病情就处置?卫生营营长、第175医院副院长林村河解答了我的疑问,原来“谜底”就在那张卡片里。“该卡又称‘电子伤票’,战前官兵每人一张,里面记录了战士个人的信息,包括战前录入的血型、胸片等基本情况,以及受伤后一线救护所录入的伤情、伤势和救治情况。它代替了传统伤票和伤标。传统伤票是手写卡片,伤员每到一处,医务人员主要通过读伤票、看伤标对症处理伤情,伤员的分类和处理效率较低。有了‘电子伤票’后,只要用手持PDA(也叫手持式电子助理,俗称“掌上电脑”)轻轻一碰,就能读写伤员的情况,有效提高了伤员的分类效率,此外,各救治单元都能共享伤员信息,使伤员在最短时间内得到有效救治。”

  “电子伤票”的出现,意味着“数字化伤员”开始走向战场。它使伤员信息传递的手段得以拓展,不再是无线电台、光纤通信、卫星通信等,同时还具有容量大、保密性和抗干扰性强的优点。在后方指挥所的电子显示屏上,我看到伤员运送的路线、速度、方位一目了然,指挥员可以直接点击了解伤员的病情,前方后方尽收眼底。

  ●假如我需要野战救治——“集装箱里的医院”

  能施行全套现代化治疗此刻,野战医院为“我”施行的救治正快速有序地进行着。放射方舱内,医疗人员利用C臂X线机对我的胸部和右腿进行X线检查。该设备还能在明室快速冲洗X光胶片。

  按课题设置,我的伤情为“胸部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右腿股骨骨折”,必须立即进行手术。被送进手术方舱后,我发现这是一间可以与等级医院媲美的现代化“手术室”。手术方舱简洁紧凑,可调控手术床、进口无影灯、麻醉机、麻醉监护仪、高频电刀、负压吸引器等设施一应俱全,但并不觉得拥挤。显然,这些器械的放置与搭配,都经过专家们的反复论证与试验。

  胸外科与骨科医生同步为“我”施行“胸腔闭式引流”和“骨折内固定”。手术中,胸外科医生易云峰发现我胸部伴有肺叶损伤、腹部闭合性损伤、肝胆管破裂,因涉及多种学科,又是敏感区域,他立即请求接通远程医疗会诊系统,向基地医院专家求援。

  相隔千里,却又近在咫尺。手术台旁的显示屏上,基地医院专家的图像与声音清晰准确。经远程多科会诊后,他们与手术室医生进行了交流讨论,“手把手”指点手术进行。在手术顺利结束,我被送进急救方舱后,医护人员给我使用了呼吸机,并用多功能监护仪随时监护我的病情。

  我看得眼花缭乱,觉得这像是把医院搬到了战场!现场的第175医院鲁云敏院长告诉我,这个野战医院又名“S95-100野战医疗系统”,俗称“医疗方舱”,是由集装箱连接组成的现代化野战医院。它配备有卫勤指挥舱、急救舱、放射舱、检验舱、手术舱、药剂舱、消毒灭菌舱和多个技术保障舱等800多个器械。一旦需要,可采用陆、海、空等多种运输方式迅速机动,6个小时便能由工作状态收拢为移动状态,4个小时可展开100张床位,昼夜可通过300名伤员就诊治疗。该方舱还配有中央空调、中心给氧、中心负压吸引等设施,伤员在野战条件下的医疗环境也大大改善。

  ●假如我需要转院后送——飞机、舰艇和后送救护车组成了立体救护网

  这回“我”的角色是一名受伤落入海中的战士。海上搜救艇把我救起后,将我送至“海上救生平台”,我觉得这像是一个海上的“前沿医疗所”,它可以容纳150余名伤员。卫生营副营长张继明说,该平台可在海上完成伤员的分类和简单救治,并能直接与救生舰艇和直升机对接。

  救生舰上,严阵以待的医疗队员为我包扎固定受伤部位后,鉴于“病情严重”,建议立即转送野战医院紧急手术。为赢得救治时间,上级派遣直升机风驰电掣转瞬即至……由海上救护艇、水上飞机、舰载医疗模块等配套保障装备组成的海空立体伤员救治体系,使海上伤员快速抢险救治能力大大增强。

  海空救护果断有力,陆上后送能力如何?“我”又来到某型后送救护车上。医生邱跃灵告诉我,该车配备有多功能监护仪、除颤起搏器、简易呼吸器、负压吸引器等,伤员输血、给氧、除颤起搏、心电监护等都可进行。不仅在丘陵、山地等复杂地段的越野性能良好,在滩涂等松软地带的机动能力也很强。

  此外,历经几年研制而成的野战急救车,可在平时和战时对伤病员实施快速运送,担架装卸快速方便。我掐表一看,两人装车或卸车时间仅需10—20秒。该车车厢经巧妙改装后,既能像钢架床一样多层运送,也可以满足特殊伤员的运送要求,运送成批伤员时作用尤佳。

  “由零星向配套研制转变,由单一品种向系列研制转变,由携行装备向自行装备研制转变,由光电信号向数字信息处理转变。”该院政委邹荔告诉记者,近年来该院野战卫勤装备正实现着四大转变。这些新装备多以车、舱、箱、囊的形式出现,使战场救治的灵活性、机动性能明显增强。(本文照片由温连英摄影)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军事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首页 | 将军寄语 | 中 国军事 | 军事图片 | 武器纵横 | 周边军情 | 战略视角 | 各国军力

本网站由舰船知识主办
版权归舰船知识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