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我军新闻 > 正文

第二炮兵装备研究院人才队伍建设采访札记之一

http://jczs.sina.com.cn 2006年04月22日 01:18 解放军报

  精心营造“共振效应”——第二炮兵装备研究院人才队伍建设采访札记之一

  本报记者 夏洪青 本报通讯员 耿朝东 周明

  在第二炮兵装备研究院采访,谈到如何盘活、用足人才资源这一话题时,该院政委张振江先给记者讲了一个故事:古代有一名叫西邻的人有5个儿子,老大老实,老二机灵,老三失明,老四驼背,老五跛足。西邻让老实者务农,机灵者经商,失明者按摩,驼背者搓绳,跛足者纺线。结果,全家人衣食无忧,富足安乐。

  “西邻五子不患于食焉”的故事寓意深刻:用人要善于培养特长、使用特长、发挥特长。只有扬长避短,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人才的效能。

  高学历人才不是通才、全才,而是某一方面的专门人才。第二炮兵装备研究院党委在使用高学历人才过程中,就是遵循了“西邻用人”这一原则才营造出强大的人才“共振效应”。

  采访中,记者常思考这样的问题:有的单位招收的高学历科研人员不少,为什么有的来了不久就想“跳槽”?有些颇有才干的人,为什么在一个单位干了一阵后就变得平庸起来?究其根源,一个重要原因与用人上的“平均主义”倾向有关。习惯于按部就班、论资排辈用人,看似“公平”,实则不利于人才群体的成长。在这个问题上,第二炮兵装备研究院党委采取“你有多大才、我搭多大台”的办法,走活了人才使用这盘棋。

  去年,院党委出台了《科研创新人才工程实施办法》,严格按照考评标准,把科研人才区分为名专家、专家、院级专家、青年创新人才四个层次,针对不同层次的人才特点,分别搭建创新平台。博士陈晓峰在国外做过3年访问学者,主持完成国家“863”重大科研项目,多次获国家和军队科技进步奖,被国家评为“百名优秀归国

留学人员”。在对他的使用上,研究院党委打破常规,在他留学期间就虚位以待,并任命他为研究所副所长。

  对一些有发展潜力但还没有“冒尖”的人才,该研究院党委在用人上也有独到之处。他们根据人才不同特长、不同特点培养使用,使每个人都能找到适合自己、能够“显山露水”的位置。

  某研究所研究员蒋红柳从事军事理论研究。院党委经过考察发现,她不仅擅长应用性研究,而且具备一定的管理才能。于是,院党委把她调整到某研究室副主任位置上,使她如鱼得水,成果颇丰。去年,她被第二炮兵评为学习成才先进个人,成为屈指可数的女导弹专家。和蒋红柳一样,某室副主任赵国宏原来从事应用性研究,但他的理论研究和科研管理协调能力更强。于是,院党委破格提拔他为另一个研究所总工程师,在新的岗位上,赵国宏很快就显露出才干来。截至目前,该院根据每个人的特点,先后精心对50多位科研人员进行了岗位调整。他们的探索与实践表明,吸纳和保留优秀人才不是什么难事,最关键就是用人所长,用足所长。把现有的人力资源盘活,切实形成了人才团队,就不难创造出“人才兴、事业旺”的工作局面。(本报北京4月20日电)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军事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首页 | 中国军事 | 军事视频 | 军事图片 | 军备动态 | 周边军情 | 新闻评述 | 军事论坛

本网站由舰船知识主办
版权归舰船知识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