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新闻评述 > 正文

伊朗“核突破”引发国际社会强烈不安(附图)

http://jczs.sina.com.cn 2006年04月16日 13:02 环球时报
伊朗“核突破”引发国际社会强烈不安(附图)

2006年4月12日 伊朗称已生产出低纯度浓缩铀 4月11日,一个浓缩铀样本在伊朗东北部圣城马什哈德展示。伊朗副总统兼国家原子能组织主席阿加扎德11日晚在马什哈德说,伊朗已成功地生产出纯度为3.5%的低纯度浓缩铀,为从事工业规模的铀浓缩活动奠定了基础。 新华社发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军事图片

  在伊朗高调宣布“跻身核大国行列”后,各国的心态十分复杂。伊朗的“核冲击波”在国际上引起了强烈震荡,它既给国际原子能机构和到伊朗访问的总干事巴拉迪出了一个大难题,也使伊朗与美欧的关系更加剑拔弩张。

  印度和中东国家十分忧虑

  伊朗“核突破”,这几天成了中东媒体的焦点。约旦《宪章报》撰文称,伊朗为自己预定了第八位的“核排名”,同时也把自己置于十分复杂的境地。埃及《金字塔报》13日发表题为“伊朗:和平力量还是紧张工具”的社论,认为伊朗发布的“核宣言”,距离安理会的最后期限只有半个月,是想在一个全然不同以往的“新坐标”下与美欧谈判。文章认为中东今年将“进入一个燃烧的夏天”。阿联酋大学政治学院女教授阿资哈尔说,海湾国家对伊朗的举动普遍感到担忧,伊朗是地区形势不稳定的根源,现在又在以自己的不明智行为使地区形势进一步动荡和复杂化。相对于媒体,阿拉伯国家官方目前保持低调。

  伊朗此番“发力”,给印度带来的冲击也不可小视,同样因为“核出身不好”的印度一下子被推到了“风口浪尖”,如何在伊朗核问题上表态,让辛格政府颇为头疼。印度媒体刻意回避发表针对性的评论和回应,而只是平实地报道西方国家对伊朗的指责和制裁威胁。分析人士认为,恐怕只有低调,才是印度政府应对当前复杂局势的万全之策。但《加尔各答电讯报》仍然忧心忡忡地表示,就在美印核能合作协定在美国国会前途未卜之际,伊朗在核问题上的表态将“很可能会给那些持反对立场的议员们提供炮弹”,甚至可能会使印美这份具有历史意义的协议被“搞得一团糟”。

  俄官方和媒体反应不一

  俄官方持谨慎批评的态度。俄新社、俄塔社和《俄罗斯报》重点报道了俄官方的反应。12日,俄外交部发言人首先批评伊朗在“不正确的方向上”越走越远。稍后,俄外长拉夫罗夫发表讲话,缓和立场,称伊朗只是准备和平发展核能,从未宣布要制造核武器,不能压制伊朗在其核项目上的热情,呼吁伊朗与国际社会积极合作。俄国防部所属的《红星报》在题为“伊朗加入核大国俱乐部”的分析报道中指出,德黑兰宣布成功提取浓缩铀, 并不意味着伊朗可以立即生产核武器。在相当程度上, 这只是一个外交举动:一是向国际社会显示伊朗的独立和主权; 二是迫使西方放弃支持美国旨在孤立伊朗的外交政策。

  但媒体和专家的态度就不一样了。俄《新闻时报》和《独立报》在文章中指出,德黑兰的举措旨在使国际社会接受其为核大国的既成事实,从而增加与美国叫板的砝码。《生意人报》发表专题文章“立即引爆的炸弹,德黑兰把自己列入核大国行列”指出,内贾德的声明,将被视为一枚当场引爆的“炸弹”,是在继续挑衅西方,刺激美国发动战争,全面制裁伊朗的前景越来越现实。俄许多伊朗问题专家则认为,内贾德的声明可能预示着,既给国民一个交代,又能在不失颜面的情况下向西方做出让步。

  美欧严厉谴责

  对于伊朗的“核宣言”,欧美各国纷纷提出程度不一的严厉谴责,并同声指责伊朗“迈向错误的一步”,将令自身更加孤立。《南德意志报》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说,伊朗此举是在下一个很大的赌注。政治解决的可能性大了,但战争的威胁也近了。《自由比利时报》13日发表社论指出,国际社会应毫不示弱,对伊朗展开强制性外交。为了避免出现伊拉克式的混乱,制裁应针对伊朗领导人,而非伊朗人民。武力应作为最后手段,一旦使用可能会对中东与世界其他地区带来灾难性后果。

  但在谴责的同时,媒体也在反思为什么造成这一结果。奥地利《信使报》指出,如果美国骨子里不放弃动武方案,不放弃“政权更迭”的单边思维,最终只会逼迫伊朗迅速走上“以核自卫”的险途。《华盛顿邮报》以“伊朗的挑衅让美国无从回应”为题指出,在伊朗向核能发展迈出实质性一步时,布什政府的选择陷入了绝境,尽管白宫针锋相对地回应伊朗“核宣言说”,“行动的时候到了”,但在俄中反对对伊朗实行制裁,五角大楼军事打击的想法又不被支持的情况下,布什政府什么也干不了。美国国务院前高官理查德·汉斯提出建议,在确保国际社会对伊朗核技术发展全面监督的情况下,允许其限制性发展核能。但汉斯又说,如果伊朗不遵守这样的协议,那么无论经济制裁还是军事打击都是在所难免的。

  也有美欧媒体质疑伊朗成功提炼出低纯度浓缩铀的报道。他们认为,即使伊朗声称掌握了铀浓缩技术,想成为“核俱乐部成员”也需要3—5年的时间。美联社援引核问题专家的分析说,伊朗宣布的上述消息并不意味着他们已经能够生产出供核电站运转的足够的浓缩铀,离制造核武器所需的浓缩铀更是非常遥远。如果要生产出制造原子弹所需的高浓度铀—235,需要数千台离心机连续工作一年甚至数年。

  巴拉迪之行,步履艰难

  在这一尴尬时刻,总干事巴拉迪13日凌晨按原计划踏上了伊朗国土,开始对伊朗进行工作访问。巴拉迪在德黑兰国际机场对记者说,他希望此行能够说服伊朗政府执行安理会3月29日发表的主席声明,再度中止一切与铀浓缩有关的活动。他认为,通过磋商和其他政治手段才是解决伊朗核问题的正确途径。巴拉迪的话音刚落,伊朗总统内贾德就给了明确回答:“情况已经完全改变,我们现在是核国家。”内贾德说,“我们不会与任何人讨论我们自己的权利。”

  伊朗国内当然不会理会巴拉迪的难堪。伊朗保守派报纸《使命报》更是欢呼雀跃,以“核燃料生产已经完成,伊朗将从此走向强大”为题全面报道了内贾德等领导人的活动。该报还主张举行为期一周的国家欢庆周活动,并将4月9日定为伊朗的法定假日,以纪念伊朗科技“这一里程碑式的日子”。伊朗国家电视台则在鼓舞人心的爱国音乐的伴奏下,不停播放伊朗各个核设施的画面。

  伊朗将于下周与美国就伊拉克安全和稳定问题举行会谈,虽然双方都一再表示只谈伊拉克问题,但专家分析,估计双方都会利用这一难得的机会讨论一下核问题。伊朗正试图把核问题与伊拉克问题捆绑在一起谈判。安理会“五常”以及德国将于18日再次齐聚莫斯科讨论伊朗核问题。一些联合国外交官已经表示,在巴拉迪4月底对伊朗核问题做出报告后,才会考虑对伊朗采取进一步的行动。种种迹象显示,美英法等西方国家将会联合要求制裁伊朗。 ▲《环球时报》驻外记者联合报道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军事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首页 | 中国军事 | 军事视频 | 军事图片 | 军备动态 | 周边军情 | 新闻评述 | 军事论坛

本网站由舰船知识主办
版权归舰船知识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