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新闻评述 > 正文

解读卡拉奇爆炸——巴美关系可能“因祸得福”

http://jczs.sina.com.cn 2006年03月03日 16:30 东方网-文汇报

  2002年6月,美国驻卡拉奇领事馆门前发生强烈汽车爆炸事件,造成14人死亡。

  2004年3月,巴基斯坦警察在美国驻卡拉奇领事馆附近的一辆小搬运车上发现炸弹,在爆炸前5分钟拆除了其雷管。

  2006年3月2日,在美国总统布什将对巴基斯坦进行访问前夕,美国驻卡拉奇领事馆外再次发生汽车炸弹爆炸。

  当有人担忧巴美关系因此蒙上阴影之际,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吴永年研究员却认为,巴美关系可能就此“因祸得福”。

  爆炸传递两个信息

  “袭击事件向美国和巴政府传递了两个信息,”吴永年这样认为。第一,很明显爆炸就是针对布什访巴,同时也表明巴基斯坦的反美势力有所加强,如果穆沙拉夫政府处理不当,势必会造成更加严重的后果。

  第二也说明巴政府对伊斯兰原教旨主义分子所采取措施,“软硬协调不够”。“无论是巴政府向美移交550名恐怖分子,还是穆沙拉夫将同情伊斯兰武装者从军队情报机关清除,巴政府采取的措施都过于强硬,这激起反美势力的不满。”

  巴反美势力成分复杂

  吴永年认为,巴国内的反美势力根深蒂固,原因有三方面:一是虽然巴政府实行的是“亲美”政策,但其国内有一股很强的势力认为美国只是在“利用巴基斯坦”。其实,美国对巴基斯坦采取的政策往往是“战术性的”,当美国有求于巴基斯坦时,就主动接近巴基斯坦;反之,美国就“翻脸不认人”,冷淡巴方。

  二是在国际反恐方面,穆沙拉夫政权几乎调动一切力量,全力配合美国,使得巴政府背负巨大的军费开支,巴有舆论认为,这种情况使巴经济建设面临巨大压力。

  三是虽然美国对巴方的配合感到满意,也在军事领域作出不少承诺,但兑现的却不多。此举也激起巴国内很多人的不满,认为美国存在“商人意识”,其表现不像所谓“盟友”。

  以上等等原因,不由使巴国内的反美情绪愈来愈烈。

  目前活跃在巴基斯坦国内的反美势力成分相当复杂,巴反美党派与组织在国民大会中占68席,但各个党派内或多或少都有反美势力存在。巴主要反美组织是吉哈德,反美势力在西北边境省和俾路支省有较大影响力。同时许多宗教学校也正在成为反美武装的温床。

  也因此,作为巴基斯坦最大的国际型经济商业城市,距离俾路支省仅500公里的卡拉奇,成为反美武装发动袭击的首选——除了能在国际上引起较大的影响外,也方便袭击者脱身。

  巴美关系可能反而增进

  此外,吴永年研究员认为,此次爆炸事件对布什访巴不会产生影响,更不会因此而改变行程,“因为从目前情况来看,穆沙拉夫政府已经有效地控制了局面。”

  至于袭击事件对巴美关系的影响,可能与反美武装的初衷大相径庭。吴永年认为,此次事件不会减弱巴美关系,反而可能促使美国加大对巴基斯坦的援助。巴政府不断向“民主”、“温和”的方向靠拢,赢得了美国的认同感。同时,巴基斯坦在美国亚太战略中具有特殊地缘战略价值(美国对阿富汗和伊朗施加影响,都需要通过巴基斯坦),美国不愿失去巴基斯坦这个盟友,巴美关系只能加强,不能减弱。因此美国只能通过加大援助力度,从而减弱巴境内反美情绪。

  对穆沙拉夫政府来说,如果处理得当,此次爆炸事件完全可能成为新契机,巴美关系反而会“更上一层楼”,同时反美势力也不可能在巴境内形成巨大影响。(文/记者徐维欣)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军事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首页 | 将军寄语 | 中 国军事 | 军事图片 | 武器纵横 | 周边军情 | 战略视角 | 各国军力

本网站由舰船知识主办
版权归舰船知识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