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军区某师求真务实推进信息化建设纪实 |
---|
http://jczs.sina.com.cn 2006年02月27日 10:23 解放军报 |
“蓝色方案”牵引信息化健康发展——成都军区某师求真务实推进信息化建设纪实 陈帮和 曾建超 本报特约记者 万元 信息化建设如何搞,这是全军各部队都在探索的重大课题。2003年底,成都军区某师党委作出《加强信息化建设的决定》,在全师引起强烈反响。与盲目求进一哄而上的“红色方案”和消极等靠无所作为的“灰色方案”相比,官兵们将这份规范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性文件形象地称为“蓝色方案”,其核心是:信息化建设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一点一滴地干,脚踏实地地做。 两个连队的“黄牌警告”—— 信息化建设起步之初,该师不少官兵十分迷惘:既没有现成的经验可鉴,也没有成功的模式可用,路究竟该怎么走? 这不,某团五连和八连就走了弯路。五连官兵认为,武器装备都是上级配发的,基层搞信息化建设既无资金又缺技术,还是等上级搞好“顶层设计”再动手。一年下来,他们在等待中无所作为。面对上级检查验收,他们无奈地交了白卷。 与五连不同,八连官兵热情高涨,投入大量时间与精力,一口气上马5个项目,但一个也没通过专家验收。连队因精力分散影响正常工作训练,全面建设出现滑坡现象。 这两个连队的教训给全师官兵发出“黄牌警告”:信息化建设必须走科学发展之路,既不能搞“灰色方案”,畏高自馁,消极等靠;也不能搞“红色方案”,一哄而上,盲目求进;而应该遵循科学发展规律的“蓝色方案”。 此时,该师某团走出了一条成功之路。他们针对高技术侦察手段的特点,大胆改革传统伪装手段,搞出了用特殊材料做成的假目标,骗过了专家和某型高技术侦察仪。团长胡中强深有感触地说:信息化建设只要瞄准战斗力需求,贴近部队实际找项目、搞革新就能有作为。 师党委以此启发大家:信息化建设要从一点一滴干起来,一步一个脚印走踏实。于是,各团纷纷立足实际干,既不消极等待,也不盲目投入。一年之后,全师呈现出“单位有成果,项项能管用”的良好局面,信息化建设由此驶向健康发展的快车道。 两个100%的启示——摘下跳一跳够得着的果子 搞信息化建设不能没有目标,但选择目标有学问。该师政委张仕品给记者讲了两件事: 两年前,师党委定下目标:全师干部计算机必须过一级。不到一年半,全师所有干部100%通过国家计算机一级考试,其中30%还过了二级。 后来,全师组织31名政工干部参加全国心理咨询师培训考核,花了10多万元换来的却是100%不过关。他们后来了解到,全国通过此项考核的也屈指可数。 两个100%给了师党委启示:选择信息化建设目标必须求真务实,跳一跳够得着,努把力办得到。对“跳一跳能摘到果子”,师党委是这样理解的:目标定得过低,缺乏前瞻性,信息化建设难以向上发展;目标定得太高,“跳起来摘不到”,支出大于产出,也不利于信息化健康发展。他们以“跳一跳够得着”为标准,对全师信息化建设目标进行梳理,确立了3个方面的重点: 人才培养求突破。他们结合部队实际坚持做到:打赢需要什么人才,就培养什么人才;装备怎么更新,人才就怎么训练;未来可能换什么装备,就前瞻性地培养什么人才。如今,全师基层干部大专以上文化达98%,其中本科占50.4%,师团班子研究生占40%,为信息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指挥自动化求突破。针对信息化建设基础薄弱,他们确立“建用结合、以用促建”的思路,建立了无线通信网、卫星通信网等“五网”,搭建情报信息、指挥控制、火力打击、综合保障4个信息系统平台,统一信息采集、传输、处理和分发制式,实现了各作战模块的互联互通。 集成训练求突破。他们依托现有信息网络、训练基地和模拟系统,按照由低至高、先分后合的方法步骤,进行单车、单炮、单台(站)的基础集成训练,各兵种作战单元的内部集成训练,各作战要素的系统集成训练以及作战体系的综合集成训练,探索出了一条适合本师实际的一体化训练路子。 13项闲置成果带来的思考——让成果第一时间形成战斗力 某团针对人员管理难开发成功“IC卡管理系统”,减少了基层官兵请假审批程序,但没坚持多久就销声匿迹;某团花钱搞了“自动化指挥系统”,刚从上级领回奖,就将成果和奖牌锁进了仓库。 去年,他们对信息化建设成果进行盘点,结果令人吃惊:全师有13项成果被束之高阁。有的因没有及时升级换代被淘汰,有的因没有及时推广导致重复开发,真正推广应用的不多。各单位年终汇报工作时,都喜欢说出了多少成果,而很少有人说用好了多少成果。 开发成果是成绩,用好成果更重要。师党委用这一新理念治理重建轻用现象。 传统习惯是导致成果重建轻用的“拦路虎”。某团费尽周折开发了“网上无纸化办公系统”,但摸惯了纸笔的机关干部网上传完材料依然要夹子送一趟,网上发完通知还得打电话通知。他们向“习惯思维”开刀,要求各单位在信息化手段推广上下功夫,用硬性规定来培养新的习惯。“网上视频会议”是师里推广的一项成果,起初很多团领导很不适应,师里坚持做到能不开的会不开,能在网上开的不在“网下”开。现在,各团都养成了利用高技术手段减轻会议负担的习惯。 经费紧张是成果重建轻用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师党委统一认识:只要成果管用就在经费上大力支持,做到研制一项就用好一项。某炮兵团开发了“数字化终端命令传输系统”,成果推广需花50多万元。师里推迟了办公楼维修计划,多方筹措资金,帮助团里推广该成果,大大提高了炮兵作战能力。 新成果没有及时完善和更新升级,也是造成重建轻用的一个重要因素。某团开发了“团营连自动化指挥系统”,试运行时因带宽过窄效果不理想。师领导带着技术人员到现场指导,使这项成果起死回生。师里专门规定,每项新成果必须实行“年检制度”,对有缺陷的尽力完善,对已落后的及时升级,使新成果持续焕发新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