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我军新闻 > 正文

铁骨柔肠猛张飞:许世友将军传奇一生(图)

http://jczs.sina.com.cn 2006年02月24日 10:00 解放军报
铁骨柔肠猛张飞:许世友将军传奇一生(图)

身着55式将官礼服的许世友上将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军事图片

铁骨柔肠猛张飞:许世友将军传奇一生(图)

打下谅山后的许世友


1970年许世友(前排左四在)青龙山农场劳动


1981年7月1日,许世友同志同陈云同志交谈

  今年2月28日,是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我军卓越的军事指挥员许世友同志诞辰100周年。许世友同志作为人民解放军的一代名将,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中国人民的解放,为国防和军队建设事业,倾注了毕生精力和心血,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勋。1955年至1980年,他先后担任我们南京军区和广州军区司令员,深受广大官兵的崇敬和爱戴。纪念许世友同志,深切缅怀他光辉战斗的一生,学习他的崇高思想和革命风范,对于激励我们在新世纪新阶段加速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实现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的战略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

  许世友同志早年参加革命,是我军著名的开国上将。革命战争年代,他出生入死,身经百战,战功赫赫,表现出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和平建设时期,他再展雄风,多次指挥部队取得海边防斗争的重大胜利,为捍卫祖国的领土主权建立了新的功勋。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许世友同志历任班长、排长、连长、营长、团长、副军长兼师长、军长、红四方面军骑兵部队司令员,参加了鄂豫皖苏区反“围剿”、川陕苏区反“围攻”作战和长征。他凭着自幼练就的精湛武艺,曾7次参加敢死队,2次担任敢死队队长,打了许多硬仗、恶仗,4次负伤,屡建奇功。1932年,红四方面军西征到达鄂陕交界处的漫川关时,遭敌5个师又3个团的围追堵截,在千钧一发的危急关头,许世友奉命指挥第三十四团从北山垭口敌两个旅的接合部打开通路,保障全军突围。他斩钉截铁地向徐向前总指挥保证:“三十四团一定为全军杀出一条血路!”他挥起大刀,率领部队以锐不可当之势向垭口冲去,经过浴血拼杀,终于为全军突出重围撕开了一道口子。1934年,在川陕苏区反击国民党军“六路围攻”时,他指挥红九军二十五师坚守四川省万源城,以与阵地共存亡的豪迈气概,运用灵活机动的战术,打垮了在数量上占绝对优势的敌人,为保卫川陕革命根据地作出了重大贡献。万源保卫战后,他率部跟随徐向前同志强渡嘉陵江,攻南部,破梓潼,战江油,克北川,所向披靡,无坚不摧。1935年8月下旬,他奉命率红四军一部,会同红三十军攻打包座,与敌鏖战两昼夜,取得全歼国民党军胡宗南部第四十九师的胜利。1936年7月,红四方面军第三次过草地时,他指挥刚组建的骑兵部队担任侦察开路、筹集粮草的重任,沿途连续作战72次,为大部队顺利通过草地、北上甘南创造了有利条件。

  

抗日战争开始不久,许世友同志任八路军第一二九师第三八六旅副旅长,随刘伯承、邓小平同志出师太行山,投身于伟大的抗日斗争。1939年2月上旬,他和旅长陈赓率部在威县以南香城固地区伏击“扫荡”之敌,全歼日军一个加强步兵中队,大振了我军的声威。1940年9月,他调任山东纵队第三旅旅长,率部进入胶东,广泛发动人民群众,发展壮大抗日武装,在中共中央山东分局和罗荣桓同志统一指挥下,采用敌进我进的“翻边战术”,不断粉碎日伪军的“扫荡”和蚕食。1941年春,他担任胶东反投降指挥部指挥,率领胶东地区八路军和地方武装,横扫与日军狼狈为奸的投降派部队,开创了胶东抗日斗争的新局面。1942年2月,他调任山东纵队参谋长,同年10月任胶东军区司令员。在他的组织指挥下,胶东军区1943年作战达975次,歼敌1万多人;1944年秋季攻势作战,横扫敌据点130余处,歼灭日伪军5000余人;1945年讨伐国民党投降派赵保原,克万第、战左村,席卷五龙河两岸,清除了胶东抗日的障碍。许世友同志为胶东抗日根据地的发展和巩固作出了重大贡献。

  解放战争时期,许世友同志历任华东野战军第九纵队司令员,东线兵团(后称山东兵团)司令员,山东军区副司令员、司令员。1947年上半年,他在陈毅同志指挥下,率部参加了莱芜、孟良崮等重大战役。同年8月起,他和谭震林同志一起,指挥4个纵队又2个师,接连取得了胶东保卫战和张(店)周(村)、昌(乐)维(县)、兖州诸战役的胜利。1948年9月,他和谭震林、王建安同志一道,按照中央军委和华东野战军首长关于“攻城打援”的战役部署,指挥攻城部队激战八昼夜,一举占领敌军重兵守备的济南,歼灭国民党军10万余人,揭开了全国解放战争战略决战的序幕。毛泽东以中共中央名义所发贺电中高度评价:济南大捷“证明人民解放军的攻坚能力已大大提高,胜利影响已动摇了蒋介石反动军队的内部,这是两年多革命战争发展中给予敌人的最严重的打击之一”。

  新中国成立后,许世友同志奉命于1953年3月赴朝作战,被任命为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三兵团司令员,率部参加了夏季反击作战,配合兄弟部队沉重打击了敌人,促进了朝鲜停战的实现。1954年2月,许世友同志从朝鲜归国,任华东军区第二副司令员;同年10月,任解放军副总参谋长,期间参与指挥了解放一江山岛战役的大陈岛战斗。

  从1955年3月开始,许世友同志历任南京军区司令员、国防部副部长兼南京军区司令员、广州军区司令员,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中央军委常务委员、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副主任等职。1974年1月,他到广州军区上任伊始,就指挥战区陆、海、空部队,对入侵我国西沙永乐群岛的外国军队实施自卫反击作战,一举收复甘泉、金银、珊瑚三岛,维护了祖国尊严和领土完整。1979年初,许世友同志坚决执行党中央、中央军委的命令,再次披挂出征,在广西方向指挥部队进行自卫还击作战,取得了重大胜利,在古稀之年为祖国和人民再立新功。

  二

  许世友同志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对党和人民赤胆忠心,对革命事业无比忠诚。无论是在艰苦卓绝的战争年代,还是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他都矢志不渝地跟党走,旗帜鲜明地为真理而斗争,始终做到襟怀坦白,光明磊落,爱憎分明,表现出共产党人的浩然正气和优良政治品质。

  许世友同志在历次革命转折关头和生死考验面前,始终理想信念坚定,跟党走的决心不动摇。早在1926年9月,他就接受革命思想,参加了共产主义青年团。大革命失败后,面对国民党反动派的白色恐怖,许世友同志毫不畏惧,于1927年8月毅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参加了著名的黄麻起义。1927年底,黄麻起义遭到国民党反动派残酷镇压,敌人到处张贴告示,悬赏捉拿许世友,环境十分恶劣,但他坚信只要党还在,群众还在,革命就一定会成功。他白天转山沟、钻山洞,夜间打土豪、袭击清乡团,巧妙地和敌人周旋。1932年秋,国民党对鄂豫皖苏区发动大规模“围剿”,红四方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面对敌人30万大军的铁壁重围和西征路上气候恶劣、山道崎岖、物质匮竭、进退失据的道道难关,许世友同志怀着对党的无限忠诚和革命一定会胜利的坚定信念,与广大红军官兵一起浴血奋战,英勇杀敌,终于摆脱敌人的围追堵截,在川陕地区重新燃起革命武装斗争的熊熊烈火。

  许世友同志具有坚强的无产阶级党性,他胸怀坦荡、无私无畏、刚正不阿,敢于为修正错误、坚持真理而斗争。1936年,三大主力红军会宁会师后,四方面军红军大学向陕北开进途中,少数受张国焘分裂主义错误影响的人阻止北上,他挺身而出,坚决斗争,使四方面军红军大学与中央红军大学顺利合编。在批判张国焘分裂主义的斗争中,他一度产生过迷茫,经毛泽东同志启发教育,对张国焘错误的实质有了深刻的认识,从而坚定地站在正确立场上。后来,他在《我的军人生涯》中写道:“毛泽东同志的教育,使我茅塞顿开,倍受感动,胸中苦思不解之疑一扫而光……从此,我对毛泽东思想坚信不疑,对毛泽东同志深为敬佩。”十年动乱中,许世友同志对林彪、“四人帮”反革命集团进行了坚决的斗争。他坚决反对“造反夺权”和反党乱军行为,竭力维护社会秩序,保持部队稳定。林彪、“四人帮”视他为眼中钉,阴谋将他打倒。由于毛主席、周总理的关怀,他才幸免于难。1971年9月,毛主席到华东视察,途经上海、南京时,林彪反革命集团妄图炸毁火车,谋害毛主席。危急关头,许世友同志周密布置安全保卫措施,和林彪的党羽进行周旋,保证了毛主席乘坐的专列安全离开华东。林彪反革命阴谋败露后,他遵照中共中央和毛主席的命令,迅速隔离和逮捕了林彪在华东地区的死党,为人民除了害。在“四人帮”横行肆虐时,他正义凛然,无所畏惧,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当面怒斥江青等人篡党夺权的丑恶行径。1976年10月,中央政治局采取断然措施,一举粉碎“四人帮”,他无比兴奋,衷心拥护,随即带领部队迅速展开“揭、批、查”斗争,清除“四人帮”的流毒影响。在他的积极支持和推动下,广州军区党委排除干扰,发动群众,大力开展平反冤假错案工作,先后为“文革”中遭受迫害的军区原副司令员文年生等200多名干部彻底平反昭雪,并为历次政治运动中受到错误处理的1000多名干部落实政策。许世友同志对工作中有过的失误,勇于承担责任,严格自我解剖,这种坦荡的胸怀和实事求是的精神,更增添了他思想品格上的光辉。

  许世友同志长期担任南京军区、广州军区司令员,他牢记毛主席的嘱托,坚决贯彻执行党中央、中央军委的决策指示,忠于职守,忘我工作,把全部心血倾注到加强军队建设和保卫国防安全上。他以丰富的治军经验和雷厉风行的作风,坚持从严治军,狠抓战备工作和军事训练,大刀阔斧地推进部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20世纪60年代初,南京军区某部二连副连长郭兴福在单兵和小分队战术训练中,摸索出一套新的教学方法。许世友同志十分赞赏,组织军区部队认真学习这一训练改革典型,还亲自担任军区普及“郭兴福教学法”集训队队长。“郭兴福教学法”得到叶剑英、罗瑞卿等军委和总部领导的高度重视,总参谋部先后两次在南京军区召开现场会进行推广,有效地促进了全军部队的训练改革和群众性练兵运动。驻上海南京路某部八连,身居闹市,一尘不染,保持和发扬了我军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许世友同志非常重视推广该连的先进事迹,与南京军区政委杜平多次到八连指导,帮助连队总结提高。1963年,该连被国防部授予“南京路上好八连”荣誉称号,并受到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央领导人的高度赞扬。他坚决执行中共中央、中央军委的指示,从国防战备的高度组织南京长江大桥建设,指挥数万军民风雨无阻,日夜奋战,使这一我国自主设计、自行施工、当时规模最大的现代化桥梁于1968年按时竣工。1975年军委扩大会议召开后,他和广州军区党委“一班人”坚决贯彻中央军委的决策部署,大刀阔斧地对军区机关和部队实施精简整编,在“消肿”的基础上,组织开展作风纪律整顿,着力解决各级领导班子中的“软、懒、散”问题,使班子建设和部队的精神面貌得到改观。他根据广州战区担负的作战任务,狠抓战场建设和战备工作落实,多次组织诸军兵种抗登陆作战、渡海登陆作战、山岳丛林地进攻等大规模演习,使部队的综合素质和实战能力得到提高,取得了边海防斗争的主动权。许世友同志担任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副主任期间,坚决贯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路线方针政策,经常深入工厂、农村、部队调查研究,积极为改革开放建言献策,表现出一个老共产党员对党的赤诚之心。

  三

  许世友同志出身于贫苦农民家庭,是我军从战士逐级成长起来的高级将领。他的思想感情深深植根于人民群众的沃土之中,始终保持劳动人民和普通一兵的本色。他心系人民、情注官兵的高尚情怀,立党为公、廉洁自律的高贵品格,艰苦奋斗、勤俭朴素的优良作风,形成了独特的精神风范和人格魅力。

  许世友同志对毛泽东“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的重要论述,有着深刻的理解和体验,对人民群众和基层官兵感情深厚。任胶东军区司令员时,由于日本侵略军对我抗日根据地实行“扫荡”、蚕食和经济封锁,使胶东军民的生活和给养发生了严重困难,他满怀深情地对部队说:“现在,部队困难,农民更困难,军民要有盐同咸、无盐同淡。”在他的倡导下,胶东部队一手拿枪杆,一手拿锄头,开展大生产运动,大大减轻了根据地人民的负担。1971年春,许世友同志与家乡河南省新县田铺公社党委书记交谈时,了解到有些地方干部为了捞取名誉虚报产量,使一些社员缺少口粮,语重心长地说:“我们出生入死闹革命,就是要让人民群众吃饱饭,过上幸福的生活。在粮食产量方面,可不能搞浮夸。”使这位书记深受教育和触动。战争年代,他和战士有饭分着吃,打仗争着冲。和平时期,他非常关心基层官兵的生活,重视抓好养猪种菜等农副业生产,改善连队伙食。

  许世友同志作风深入,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十分反感,他坚持讲实话、办实事。任南京军区、广州军区司令员期间,他经常深入边防海岛和纵深要地勘察地形、部署防务,到基层部队调查研究、指导工作,足迹踏遍了所属部队驻地的山山水水。他下部队轻车简从,不准事先通知,不搞迎来送往,不听长篇汇报,不作长篇讲话。1958年9月,毛主席同许世友同志谈话时,提到领导干部下连队当兵问题。许世友同志积极响应,立即召开南京军区党委常委会作出决定,并第一个报名下连队当兵。他以一个上等兵的身份,和战士同吃、同住、同操课、同娱乐、同劳动,不允许战士给他特殊照顾,也不允许战士叫他司令员,战士们都亲切地称呼他“老同志”。他同班里战士建立了深厚的友谊,直到晚年还同当兵的连队保持着联系。

  许世友同志始终保持老红军和人民公仆的政治本色,艰苦朴素,廉洁自律。他一生过着俭朴生活,吃的是粗茶淡饭,最喜欢穿的是军装、解放鞋和草鞋,睡的是木板床,乘坐的是北京吉普车。机关管理部门先后两次给他更换高级卧车,都被他拒绝。在南京军区任职期间,一次彭德怀同志因公路过南京,许世友同志设家宴招待,桌上只摆了炒豆芽等4样家常菜,受到彭德怀同志的赞赏。他的主要家当是一口木箱,里面装着几套军装、几双布鞋和自编的草鞋,伴随着他从南京到广州,又从广州到南京,最后作为遗产留给子女们。他对家属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要求很严,从不为他们的工作安排、职务升迁打招呼,也不允许打着他的旗号搞特殊,并经常告诫他们:“你们当过几次敢死队?受过几次伤?为人民作了什么了不起的贡献?好好学习,老实工作,干什么不是为人民服务?”

  许世友同志虽然离开我们20年了,但他的辉煌业绩和崇高风范始终铭刻在广大官兵心中,并将永远激励我们奋勇前进。我们要继承和发扬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留下的优良传统,高举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坚持用
科学发展观
统领部队建设全局,忠实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的历史使命,加速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和军事斗争准备,圆满完成党中央、中央军委赋予的各项任务,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祖国统一大业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军事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首页 | 将军寄语 | 中 国军事 | 军事图片 | 武器纵横 | 周边军情 | 战略视角 | 各国军力

本网站由舰船知识主办
版权归舰船知识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