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新闻评述 > 正文

《近看许世友》——值得一读的将军故事

http://jczs.sina.com.cn 2003年6月30日 23:54 解放军报

  ●傅宁军

  在璀璨夺目的共和国将星榜上,许世友无疑是一个独具光彩的响亮名字。有关这位开国上将的传奇故事,已有太多文字描述,人们似乎形成了某种定型的认知。然而,李文卿将军所写的《近看许世友》,却以“亲历、亲见、亲闻”的视角,饱蘸浓厚情感追寻历史原貌,写出一个令人耳目一新的许世友。

  李文卿原任国防大学政治委员,是个参加过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老军人,1994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对李文卿将军而言,写出他心目中的许世友,既是出于怀念之情,更是出于责任之感。社会上流传甚广的许世友形象,是类似黑旋风李逵那样的鲁莽汉子,有的书写许世友的传奇面,不仅离奇,而且离谱。李文卿曾在许世友身边工作,那时正逢“文革”期间,他伴随着许世友度过了难忘的日日夜夜。熟悉李文卿的老首长和老战友说,许司令那一段最精彩最传奇的史实,你最有资格写。李文卿应诺了,他感到责无旁贷,写出“以正视听”,也是对党史军史的补充。

  于是,李文卿将军构思良久,谋篇布局,书的轮廓逐渐在脑海中清晰起来。他写的是中国政治生活极不平常的特殊年月,生动再现了许世友上将1967年任南京军区司令员时受冲击,直至1985年他去世并归葬故土的故事。这十八年的主要人生轨迹,其中尤为撼人心魄、感人至深的,是许世友同林彪、“四人帮”之流坚决斗争,竭诚地稳军安民护国,离职后家居耕读,至死保持老红军本色等一件件往事。

  从实道来,是李文卿的写作基调。李文卿当年为什么会调到许世友身边?他在《近看许世友》的“引子”中,就写了这段有意思的典故:当时不仅仅是“组织决定”,而且得符合许世友提出的要求:给许司令当秘书,政治条件过关,打过仗,文化程度在初中以上,还有挺重要的一条,必须是胶东人。李文卿德才兼备,出生于山东牟平,也就成了最佳人选。许世友明明是河南人,何以对胶东人如此偏爱?原来,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许世友率部驰骋山东十六年,其中有十年在胶东转战,打过许多漂亮的仗,他对胶东父老乡亲特别信任,怀有一份特别的真挚情感。

  说起许世友,李文卿当然很有发言权,他说:“有人说,许司令是个大老粗。他到底是不是个粗人?我说,他是有粗有细,粗中有细。他看地图,一看就是半天,把地图印在脑子里,你说他细不细?”

  李文卿坦言,他到许司令身边,“本想干一段试试看”,因为他不知道,能不能适应许司令的个性。他也没想到,这一干就是六七年。

  许世友最不喜欢说假话的人,李文卿承袭着许世友的做人品格。写作时不任意编造,也不用溢美之词。书中纯朴的文字,翔实的表述,一如李文卿将军的性格。《近看许世友》之所以将时隔四十多年的时间、地点、人物等等写得十分清晰明了,这得益于他长期坚持写日记。

  李文卿到许世友身边工作后给自己定了一条规矩:哪怕再累,再晚,都要坐在灯下,记下当天的事情与感受。天天坚持记日记,是对自我毅力的挑战,也是提高文化素养的锻炼方式。李文卿写作时不用电脑,也不用秘书代劳,每天早上吃过饭,准时坐到桌前,戴上老花眼镜伏案写作。经历三年的勤奋笔耕,《近看许世友》终于问世了。


评论】【军事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首页 | 将军寄语 | 中 国军事 | 军事图片 | 武器纵横 | 周边军情 | 战略视角 | 各国军力

本网站由舰船知识主办
版权归舰船知识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