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肆扩展军备 为“台独”撑腰打气 | |
---|---|
http://jczs.sina.com.cn 2005年12月23日 09:28 华夏经纬网 | |
一是计划花200亿元新台币采购1万辆轮式军车。台军之所以如此兴师动众大举更换军车,主要原因是其现役的美制M151指挥车、M35载重车都是美军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陈旧装备,迄今服役已超过35年。虽然台军自1986年开始引进了约2000辆美制“悍马”车,并将其改装成多种战斗车,如配有“陶”式导弹的战斗车、106毫米无后坐力炮车、救护车、指挥车等,在台陆海空三军使用范围十分广泛,但在使用过程中发现“悍马”不适合台湾地形,因为台湾城镇大街小巷都比较狭窄,这使自重2.5吨、车宽2.18米的“悍马”行动起来很不方 二是成功试射巡航导弹。台湾《中国时报》在今年6月以两个版面(包括头版)的篇幅,报道台湾“中科院”已经完成“雄风”巡航导弹的研发与试射,而且在头版还刊登了示意图,显示以台湾为中心,再以“雄风”巡航导弹的射程1000公里为半径,画出来一个圆弧,刚好涵盖了三峡大坝,以及上海市。 三是批量生产“雄风-3”导弹 强化海军作战能力。在经过多次导弹试射之后,台军计划从明年开始大批量生产“雄风-3”(HF-3)型超声速反舰导弹,第一年计划生产120枚,并准备在明年的“汉光22”年度 军事演习上正式对外展示。如果能够如期量产部署的话,该型导弹将是台湾拥有的第一种远程、超音速反舰导弹,将使台湾海军的作战能力得到较大提升。台军方声称,其高速飞行与远距离投射能力,足以威胁大陆浙江、福建、广东东部的水上活动,也可以攻击这一带港口内的船只与设施。四是台潜艇拟安装潜射鱼叉导弹大幅提高攻击能力。今年台军再度推出新武器计划,计划让其所拥有的两艘荷兰制“剑龙级”潜艇配备UGM-84型鱼叉潜射导弹,以用于未来攻击大陆重要的海军基地。美国海军目前已将合约交给波音的子公司——麦道公司,麦道公司将派出人员前往台湾了解海龙级潜艇状况,进行协调与执行的工作。如果台军采购具备压制海岸目标的BLOCK II型鱼叉导弹,台湾的潜艇将拥有攻击大陆沿岸、港口与地面目标的能力。台军宣称,“这将让大陆汕头、厦门、三都、上海与舟山的重要海军基地,都在台湾的射程范围内。” 台湾目前已经拥有空射与舰射型的鱼叉导弹。而此项计划将使台军的“鱼叉”反舰导弹进一步完善,包括空中、海上及潜艇发射的“鱼叉”,一应俱全。 五是两艘基德舰顺利抵台。今年12月9日,台湾从美国购买的“基德”级首批两艘“基德”级驱逐舰“基隆”号和“苏澳”号经历一个多月横跨太平洋的航行,抵达台湾苏澳军港。这是台军现役吨位最大的军舰,引起世人关注。“基隆”号和“苏澳”号每艘造价2亿多美元、排水量9574吨,航速可达33节。“基隆”号和“苏澳”号都进行了大规模的现代化改装,具有较先进的情报处理中心,并能储备更多导弹(可存放68枚防空导弹),其对空搜索雷达最远探测距离400多公里,舰载“标准2”型防空导弹射程170公里,另外还装备有“鱼叉”反舰导弹。这两艘战舰被台湾媒体称为“看得最远也打得最远的军舰”。另外,该舰卫星通信能力非常强大,除了能担当舰队卫星通讯站外,还具备卫星数据中转能力,战时可以直接从海上接收卫星情报和数据,不用依赖岸上卫星接收站。台军已将苏澳定为其母港。根据台湾军方的计划,连同明年接收的两艘“基德”级军舰,战时组成四支舰队,分散于台湾的东南西北海域,4艘“基德”军舰将担负旗舰和舰队防空的重任。 六是采购400多枚美制AGM-114M反坦克导弹。今年1月,美国陆军与台湾签订一项军售协议书,同意其购买400多枚AGM-114M型“海尔法(地狱火)”反坦克导弹。该项军售协议书价值5000万美元。台湾签订的“海尔法”导弹购买协议数量相当于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在阿拉巴马州特洛伊的制造车间“海尔法”导弹生产线6个月的产品数量。这无论是在岛内还是在国际上都是有史以来最大的一项购买AGM-114M的订单,依据该合同,其中约70%将供应台湾,5%~10%供应以色列,其余的则将给美国陆军。这些导弹已于今年年初开始生产。 七是台湾“福卫3号”卫星将送美国发射。今年11月22日, 台湾由6颗微卫星组成“气象卫星星系”的“福尔摩沙卫星3号”卫星首次进行的户外测试完成,顺利接收到全球定位系统(GPS)的讯号,向成功迈出了第一步。据台湾媒体报道,“福卫3号”作为全球首个气象卫星星系,预计今年12月20日运往美国,2006年3月发射升空。它通过接收24颗GPS卫星的讯号,每天能搜集提供全球大气层2500个点的参数资料,可有效弥补传统探空气球收集资料的不足。至此,标志着台湾“太空计划室”制订的第一期的“太空科技发展十五年计划”正式宣告完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