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听金门炮响蒋介石一连说了三个好 | |
---|---|
http://jczs.sina.com.cn 2005年12月03日 12:23 环球时报 | |
闻听金门炮响,蒋介石一连说了三个“好” 虽然福建前线连日大雨,但炮轰金门的各项准备还是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就在金门作战即将开始的时候,7月21日,苏联驻华大使尤金突然造访,向毛泽东提出苏军在中国沿海设立“长波电台”和建立中苏“联合舰队”的要求。后来,赫鲁晓夫亲自来华解释此事,遭到了毛泽东的断然拒绝。中苏关系的横生枝节迫使毛泽东不得不将精力分散开处理此事。7月 8月6日,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得到确切情报:中国大陆方面准备炮击金门。同一天,台湾当局宣布:台澎金马地区进入紧急备战状态。台海局势陡然紧张起来。 8月21日下午,毛泽东在北戴河召集有关人员研究炮击金门的具体方案。根据叶飞将军在1984年回忆,当他汇报完作战计划后,毛主席突然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你们用这么多的炮打,会不会把美国人打死啊?当时, 国民党军队中美国顾问配备到营一级。叶飞答道:那是打得到的。主席沉吟半晌,又问:能不能避免打到美国人?叶飞答:避免不了。闻听此言,毛泽东没有表态,只是宣布散会。第二天继续开会时,毛泽东下了决心:那好,照计划打!并要叶飞留在北戴河指挥战斗。1958年8月23日下午17时30分,炮击持续了两个多小时,发射炮弹3万发,击毙击伤国民党中将以下官兵600余人,两名美军顾问也在炮击中丧生。据说,前线战报传到北戴河时,毛泽东阅后问身边的总参作战部长王尚荣将军:“两位‘大总统’那里有什么情况,请立即告我。”在毛泽东的眼中,此时闪现的并不只是那座小岛,他关注的两个目标,一个在台北,一个在华盛顿。 根据美蒋双方1954年12月4日签订的《美台共同防御条约》,美台之间的战略伙伴关系基本形成。尽管国民党当局公开地为这个条约的签订表示欢欣鼓舞,但私下里,美台双方对于“条约”的解释存在明显的差异。在该“条约”第六条中规定:所谓共同防御的“领土”,“就‘中华民国’而言,应指台湾与澎湖”,这显然就将仍被蒋军占领的金门和马祖等沿海岛屿排除在外。在台湾方面和蒋介石的心中,始终有一个悬念:如果解放军只取金、马而不跨海攻台,美国是否要根据上述条约出兵干涉? 8月23日的17时30分,远在台北的蒋介石刚刚准备吃饭,就收到了金门正在遭受猛烈炮轰的报告。闻听此讯,已是七十古稀的蒋介石先是一怔,不一会儿眉头舒展,连说了三个“好”,随即命令左右:给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去讯求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