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军区某空防工程处完成某机场改扩建任务纪实 | |
---|---|
http://jczs.sina.com.cn 2005年11月02日 10:03 解放军报 | |
铺就战鹰通天路 ——某空防工程处完成某机场改扩建任务纪实 戴学宁 孙中华 秋高气爽的华东某军用机场,一架架新型战鹰呼啸着直插云天。谁能想到,托起战鹰蓝天展翅的机场,不久前刚刚完成扩建工程。进入初夏,济南军区某空防工程处官兵用一个月时间完成了该机场改扩建任务,用智慧和汗水创造出我军战场建设的奇迹。 5月13日,济南军区某空防工程处接到上级下达的某机场改扩建任务。 “5月18日前,人员装备务必进驻施工现场”。处党委立即作出决定。此时,该工程处正在承建几项重点战备工程,同时还有部分官兵奋战在北京首都、上海浦东等6个大中型国际机场工地。官兵和装备分散在10个工地,远则数千公里,近的也有几百公里,在不影响其他工程建设的条件下,短短几天要完成集结进场,困难不言而喻。 彩旗猎猎,车如长龙。从14日上午开始,120多套机械装备、近千名施工人员,从四面八方火速向华东某机场工地转场。17日上午,人员、装备全部集结到位。 建临时设施、选建筑材料、安装调试装备……平时至少个把月的工程开工前准备,他们仅仅用了不到10天时间。 “5月25日开工,6月24日前务必竣工。”上级军令如山。“优质高速打造精品工程,绝不留半点质量隐患。”联勤部首长掷地有声。 时间之紧前所未有。30天工期,除去阴雨天、进料等时间,有效施工期只剩20多天。 任务之重超出想象。新建一座停机坪,加宽二号联络道。完成这些工程需要拆除旧道面9万平方米,填土方3.5万方,浇筑混凝土7.2万方,同时还要完成很多工程配套设施。检验部队战斗力的时候到了!动工誓师大会上,指挥长魏祝清面对列队齐整的官兵,手指如山的料场激昂陈词:“一个月时间,死也要啃下这块硬骨头!”高级工程师周明刚不禁感言:“部队组建50年以来,从未见过时间这样紧、任务这样急的工程。” 这是一场真正意义上的与时间的角逐赛。动工伊始,他们开始倒排工期,对作息实行两班倒,机械车辆24小时连轴转,官兵平均每天工作时间长达十几个小时。 这场带有高技术性质的实战练兵,对这支曾经转战全国20多个省区建成200多项大中型工程的空防工程处来说,是一种从未有过的历练。 工程处党委把机场改扩建作为锻造部队战斗力的一场攻坚战。为确保工程质量,他们强化过程控制,严格施工管理,从原材料进场到施工每个环节都进行层层把关,并在施工中广泛应用拉毛压槽、大面积真空汲水等新技术。为保证机场道面混凝土不产生碱集料反应,副指挥长姚焕松到一百多公里外的山沟,住在山上寻找玄武石料。处长陆春奇时而赴外地工地全力调度,时而在施工现场坐镇指挥。 机械轰响,车流不息。工地的每个角落都有火热的故事,每个官兵都是如诗的景点。 广袤的露天现场,烈日流火。工地地表温度持续高达摄氏50多度,官兵脱水、“烂裆”、中暑现象在这里司空见惯。他们每天重复着施工、吃饭、睡觉“ 三点式”的机械运动,没有谁叫声苦、说声累。因参加1998年抗洪抢险而荣立二等功的赵祥华驾驶闭载机昼夜奋战在混凝土搅拌站,吃住都在施工现场,吐出的痰都是黑的。离家不过十几公里的技术骨干李少华没日没夜地泡在工地上,顾不得回去看望家人一眼……官兵们以敢打硬仗的精神谱写了一曲催人奋进的华章,用筋骨汗水浇筑起战鹰腾飞的通天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