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军观察:韩国军方储备战争潜力的“妙招” | |
---|---|
http://jczs.sina.com.cn 2005年09月21日 09:00 中国国防报 | |
韩国军方明年将向私营公司转让五十一项军事技术,至此其十一年已转让一百五十九项军用技术 储备战争潜力的“妙招” 凌晓 据韩国海外信息服务中心8月29日报道,韩国国防部当日宣布,明年将向私营公司转让51项军事技术,以增强国家的工业竞争能力和武器研发活力。 据悉,韩国国防发展局当天就针对技术转让问题召开了一次会议,有120家私营公司和研究所派代表参加。韩国官员称,将要转让的技术多达6大类,涉及电子、能源、环境、化学、材料及信息与通信;此外还包括一种卫星制导导航系统和一种GPS监视设备。据报道,自1994年以来,韩国国防部已向112家私营公司转让了159项军事技术。国际军事专家指出,韩国正在实施“寓军于民”的军工体系构建计划。这是其打造“自主性”国防体系、加强国防战争潜力建设的又一重要举措。得到转让技术的企业,既可以为军队生产军事装备,还可以依靠先进的军用技术开发民用产品。 韩国目前有三星公司、大宇公司、现代公司、LG·伊诺特公司、乐喜金星公司及丰山金属公司等上百家军工企业,与军事相关的企业职工多达30万人以上。这些企业能够为韩国军队生产多种先进的飞机、舰船、导弹、坦克、装甲车辆、重型火炮、轻武器与弹药等各种武器装备。但是,这些军工企业80%是以民品生产为主的军民结合的企业,完全从事军品生产的职工大约只有3万人。以LG·伊诺特公司为例,它生产的家用电器和手机在国际上具有很大的市场,但它同时也生产军工产品,它推出的“天马”导弹是韩国现役装备中唯一为机动部队提供全方位防御的系统。 分析人士认为,向民间或私人企业转让军事技术,建立“平战结合、军民结合、寓兵于民”的国防工业体系,是未来世界各国国防工业的发展趋势,也是迎接新军事变革挑战的必然选择。这对储备战争潜力,推进国家经济建设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具体地讲,主要反映在四个方面: 一是为战时储备大量的军工企业。这是寓兵于民体系的最大优点。首先, 信息化战争是高消耗的战争。战争一旦延长,战争耗费相当惊人。因此,必须储备大量的军工企业,以供战时启用。其次,庞大的战争潜力是遏制战争的重要条件。战略专家指出,要对敌人形成强大的威慑力,己方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威慑力量;“加威于敌”的决心;让对方知道自己的决心。其中威慑力量(包括战争实力和潜力)最重要。二是提供竞争机制,提高武器装备的研发层次。首先,民间企业在电子、信息、航空等重要产业方面拥有较多的高层次技术人才群体,这为各个企业研发先进的武器系统提供了人才优势。其次,民间企业之间与企业内部,具有良好的市场经济竞争机制。这为研发高层次的武器装备提供了良好的竞争环境。第三,众多民间企业的参与,也为军队选择更先进的武器装备提供了条件。最后,加强军事科研单位与民间企业之间的技术联系,有助于将先进的民用技术转化为军事技术,进而研制出更先进的武器装备。 三是民间企业涉及各个领域,有利于武器装备的全方位发展。世界各国都在竭尽全力、争分夺秒地抢占新军事变革的“制高点”,研制和发展世界领先水平的武器装备是各国追求的目标。民间企业涉及航空、航天、造船、机械、电子、电信、计算机等众多领域,加之拥有雄厚的人力和财力资源,使研制全方位的武器装备成为可能。 四是先进的军用技术可以转化为民用技术,以提高国家工业的 竞争力,为国家经济建设贡献力量。当今世界,推动高技术进步的动力主要是民用而非军用工业。只有通过加强民用技术基础,才能解决国家安全和提高经济竞争力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