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新闻评述 > 正文

利用美印微妙关系 伊朗“核突围”请印度帮忙

http://jczs.sina.com.cn 2005年09月05日 10:20 环球时报
利用美印微妙关系伊朗“核突围”请印度帮忙

8月31日,到访的伊朗核谈判代表拉里贾尼(右)与印度外长辛格举行会晤。(美联社图片)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军事图片

  “自从2002年把伊朗列入‘邪恶轴心’以来,布什对伊朗的口气已经软化到了耳语的地步”———这是8月22日,美国《华尔街日报》一篇文章的观点。与此相反,伊朗却从这种“耳语”中感受到了越来越大的压力,以至于伊朗不得不考虑在核问题上进行“突围”,而突破口就选在了南亚次大陆。

  面对客人,印度左右为难

  8月30日,上任刚满两周的伊朗最高国家安全委员会秘书、首席核谈判代表拉里贾尼悄然抵达印度首都新德里,在两天时间内,他会见了印度国家安全顾问纳拉亚南、印度外长辛格和“其他一些重要人物”。印度外交部称,拉里贾尼此行的目的是“为外长辛格9月2日的德黑兰之行做准备,同时讨论地区和平及加强两国联系的问题”。但明眼人一看便知,伊朗派如此重要的官员到印度做准备,而且印度驻伊朗大使回国全程陪同,这显然不符合外交常规。此外,印方对拉里贾尼到访非常低调,外交部官员在确认相关消息时很不情愿,并多次要求记者不要透露自己的姓名。

  拉里贾尼的访问与伊朗新政府在核谈判问题上的思路转变密切相关。9月3日是国际原子能机构就伊朗核问题提交报告的最后期限,伊朗国内认识到,过去两年把谈判希望单纯寄托在英法德三国身上未免过于天真。8月28日,伊朗外交部发言人表示,英法德三国“并非其惟一的核谈判伙伴”,伊朗同时还准备与日本、南非等国家就核问题进行谈判,而且不结盟国家集团、中国和俄罗斯等国也不能被排除在外。其中,不结盟国家集团在国际原子能机构理事会中占有1/3的席位,其在核问题上的立场一直与伊朗比较接近。而印度作为不结盟运动的发起国之一,有着较大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其表态在某种程度上能起到“标尺”的作用,因此,伊朗选择将印度作为核问题的“突破口”。此外,伊朗寻求印度支持的另一个有利因素是手中的“能源牌”。伊朗是印度的天然气供应国,两国关系在过去10年里一直非常稳定。最近一年来,规划多年的伊朗———巴基斯坦———印度天然气管道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今年3月,印度外长辛格对美国的制裁威胁置若罔闻,当着赖斯的面宣称“期待伊朗在管道项目上履行承诺”。印度敢这么做,是因为美印现在有一种微妙关系,这也是伊朗看中的。考虑到能源安全在外交政策中的重要地位,印度这种对美强硬的立场也足以让伊朗相信,在两国管道项目正式敲定之前,寻求印度在核谈判问题上的支持可能会有所收获。

  对于伊朗伸过来的“合作之手”,印度却显得左右为难,因为同时有两根线在拉着印度。从伊朗方面讲,印外长辛格从9月2日开始对伊朗进行为期三天的访问,并同伊朗新总统内贾德举行会谈,其核心任务便是争取使两国价值74亿美元的天然气管道项目尽快得以落实。在能源供应有求于人的情况下,印度很难在核问题上做出不利于伊朗的表态。从美国方面讲,今年7月,印总理访美时得到美国总统布什“另眼相看”,印度成功获得美国转让民用核技术的许诺。近期,美国国会将对转让计划进行审议表决,在此“敏感时期”,印度对美强硬的基础早已荡然无存。美伊关系势同水火,因此在伊朗核问题上,可供印度回旋的余地实在不大。

  以前,印度一直在伊朗核问题上采取模糊立场,一方面暗示伊朗有义务恪守其已经签署的《核不扩散条约》,放弃核计划;另一方面则宣称伊朗可以“在条约范围内寻求核能的和平利用”,借此同时保持与美国和伊朗的友好关系。综合各种因素,有分析人士指出,尽管拉里贾尼是否取得成果尚不为外界所知,但“不当出头鸟、谁也不得罪”仍将是印度在伊朗核问题上最重要的考虑。

  美国以退为进,压力逼人

  促使伊朗转变核谈判思路的不是频发警告的欧洲国家,而是“不声不响”的美国。近几年,美国虽然嘴上强硬,但在实际问题上却采取了灵活态度。2003年10月,美国同意英法德对伊朗核问题进行调停;2004年5月,美国通过决议,要“使用适当手段”遏制和防止伊朗获取核武器,但最终还是同意欧洲三国进行调停;今年早些时候,美国甚至与欧盟达成协议———如果德黑兰停止核计划,美国将支持伊朗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如果谈判失败,欧盟将支持把伊朗核问题提交联合国安理会解决。美国之所以这么做一方面是因为没有做好武力解决伊朗问题的各种准备,另一方面是出于战略考虑,即试探伊朗的同时赢得盟国信任。近日的美国《亚洲华尔街日报》载文称,美国国务院和国防部官员表示,华盛顿想赌一把,希望从长期来看,这一策略能使美国得到更多的授权,一旦外交手段失败,立即对伊朗实施高压政策。事实证明,此法确实管用。8月7日,伊朗拒绝了欧洲三国的最新提案,并于8月8日恢复铀转化活动。英法德马上宣布中断与伊朗的核谈判,一些欧盟官员也表示,欧盟有可能转而支持美国的立场。在这种环境下,伊朗如果仍只与欧盟打交道,将无法摆脱核困境。

  面对多方压力,伊朗在核谈判问题上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强硬姿态。首先,为伊朗核活动正名。伊方坚称出于和平目的的铀浓缩活动并不违反《核不扩散条约》,伊方有权发展民用核技术。此外,伊朗宣称不怕将核问题提交安理会,因为在世界石油价格高涨的今天,对伊朗的制裁很难在安理会顺利通过。其次,重点瓦解欧盟压力。主要是扩大核谈判对手,呼吁中俄印等国加入到核谈判中来,降低英法德的作用。此外,伊朗威胁宣布全面恢复铀浓缩活动。这无异于宣告伊欧核谈判无果而终,欧盟将因此遭受重大外交失败,欧盟不得不认真考虑此举的后果。第三,扬言军事反击。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近期在视察伊朗民兵部队时称,如果美国胆敢进犯伊朗,将遭受伊朗民兵的沉重打击。据悉,伊朗已组建了一支名为“渴望牺牲者”的民兵部队,专门用爆炸方式袭击来犯美军,保卫核设施。第四,任用强硬派核领导人。近期,伊朗用出身革命卫队的强硬派人物拉里贾尼替换掉“表现软弱”的原伊朗核谈判代表,并于8月底重新启用为伊朗核事业做出过突出贡献的前伊朗核能委员会主席阿加扎德。

  一时间,斗争双方针锋相对,伊朗核问题被火上浇油,大有燎原之势。虽然围绕伊朗核问题的斗争涉及多方,但究其实质仍是美伊矛盾核心的外延。这个敏感问题发展到今天,美伊双方都进入了重要的政策抉择期。

  伊朗核问题———自下而上的社会运动

  如果想看清伊朗核问题的走势,就必须了解伊朗社会如何看待这一问题。英国《泰晤士报》驻伊朗记者曾于8月11日发表过一篇文章,题目是“一个存在分歧的国家在核问题上团结一致”。正如文中说的那样,自1979年伊斯兰革命以来,伊朗在核问题上的态度首次把所有政治派别、阶层和公众的意见激发起来。无论老幼、无论是改革派还是保守派、无论是政府的支持者还是反对者都团结一致,认为伊朗绝不能放弃核活动。一周前,伊朗大学生曾在英德法三国驻伊朗大使馆门前举行抗议集会,呼喊“打倒英国”、“打倒法国”、“打倒德国”的口号,要求关闭英国使馆,驱逐英国大使,重启纳坦兹核设施的铀浓缩活动。伊朗大学及科研部门的一些学者联名要求政府顶住西方压力,坚定不移地推进伊朗核计划。伊朗的报纸也加入其中,经常出现“伊朗的核心脏开始跳动了”、“下一个就是纳坦兹”等大标题。由此可见,伊朗民众对核问题表现出了强烈的民族意识。产生这种意识的深层次原因主要有三个:首先,伊朗人认为伊朗是个先进国家,他们对周边的印度、巴基斯坦等“欠发达”国家拥有核武器感到不安;其次,在两伊战争中,

伊拉克对伊朗使用了化学武器,有10万人从毒气中活了下来,伊朗人认为伊拉克与以色列向来是死敌,以色列没遭到化武攻击,是因为它有核武器;第三,在中东地区,伊朗最强大的敌人是以色列,伊朗认为核武器是自保的工具。

  核问题的“社会基础”使伊朗政府面临来自本国的压力。因此在近几年,伊朗数次强硬出击。但在最后时刻,伊朗总会退一步。这主要是因为伊朗并不希望核问题扩大化,导致无法收场。相反,伊朗希望通过核问题谈判来争取更大,更长远的政治、经济利益。因此,伊朗一时的强硬态度,并不代表“死拼到底”的决心。此外,伊朗发展核武器的现实条件不好,连美国都承认伊朗在8至10年内很难制造出核武器。对于已拥有生化武器的伊朗而言,在这种形势下,发展常规远程精确打击力量更符合现实。由此可见,未来各方在核问题上的政治较量仍将持续一段时间。(驻伊朗特约记者 尹君 驻印度特派记者 陈继辉 驻埃及特约记者 金谷)

爱问(iAsk.com)


评论】【军事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首页 | 将军寄语 | 中 国军事 | 军事图片 | 武器纵横 | 周边军情 | 战略视角 | 各国军力

本网站由舰船知识主办
版权归舰船知识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