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军事新闻 > 正文

中国自行研制新一代主战潜艇 创下15项第一(图)

http://jczs.sina.com.cn 2005年08月30日 09:59 中国国防报
中国自行研制新一代主战潜艇创下15项第一(图)

水下发射我国自行研制潜对舰导弹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军事图片

中国自行研制新一代主战潜艇创下15项第一(图)

中国海军潜艇在海上快速机动

  盛夏的渤海海域,海碧天蓝,云飞浪卷。一艘新型潜艇从大海深处跃出波光鳞鳞的海面,缓缓地驶向军港。

  “报告首长,5号蓝鲸顺利完成第18个航次的试航任务,所有试验项目全部正常。”艇长的报告,使日夜为这艘潜艇的诞生而操劳的军代表们感到欣慰——祖国海疆又新增一柄水下利剑。

  这艘我国自行设计研制的新一代主战潜艇,5号蓝鲸在战术技术性能、研制周期、建造质量等方面,创下了15项第一。这些成果凝聚着海军驻438厂军代表们的智慧、心血和汗水。近10年来,他们如期完成两代新型潜艇的研制监造任务,被誉为“水下长城的奠基人”。

  他们把科技创新作撑杆,提升潜艇战斗力

  ——28项创新成果,成就新型潜艇技术性能新跨越

  南中国海,一场现代化条件下联合作战演习拉开帷幕。314号潜艇下潜至深海,在艇长马立新的率领下,长途奔袭22昼夜至某海区,在大洋深处潜伏3天3夜。就在“蓝军”以为潜艇已被摆脱,准备返航时,却被314艇逮个正着。潜艇发射3枚鱼雷,击沉、击伤“蓝军”舰艇各一艘。

  作为新型潜艇,314艇凭借优越的战术技术性能屡展雄风。

  由海军驻438厂军代表室监造的数型新型潜艇,技术性能一型比一型好。这既是部队官兵的期盼,更是潜艇监造军代表们矢志追求的目标。

  现代潜艇是当代高科技的结晶,设计方案直接关系到潜艇技术性能和先进水平的确定。对设计专家的设计拿出审查意见,不仅要发现设计中的缺陷和问题,而且还要提出解决的办法和对策。这对军代表来说,既是挑战又是考验。

  某新型潜艇上马之初,总代表王昌荣带领军代表迎难而上。他们瞄准国际前沿科技技术,对设计部门提供的每份图纸、资料都逐一分析、评判,以前瞻的眼光和超前的思维,先后对方案设计和技术设计提出了619条改进意见和建议,80%被设计部门采纳。

  在这型潜艇上,集中了数百台高科技设备,“电磁干扰”成了潜艇战斗力新的“短板”。青年军代表宋义超在新型潜艇设计之初就提出:尽快采用电磁兼容技术,才能让这些先进设备真正发挥优势。在代表室领导的支持下,宋义超和有关院校、厂所的技术人员一起,对影响电磁兼容的发电机电源、大功率逆变电源、设备布置等多个课题展开预先研究,对潜艇声纳受干扰这一重大难题进行了连续两个月的关键技术攻关,成功化解了高技术带来的高风险。在此基础上,他又制定出《潜艇舱段的电磁兼容试验方法》,编制了《潜艇电磁兼容性控制大纲》。新型潜艇下水的首次联调试验,全艇用电设备一次通过电磁兼容试验检测。

  靠科技创新作撑杆,提升新型潜艇战斗力,成为每一名军代表的自觉行动。

  潜艇尾轴密封装置一直沿用传统的结构模式和生产工艺。潜艇在泥沙含量大的海区航行时,泥沙容易漏泄进尾轴,需经常派潜水员下潜拆洗,既危险又麻烦,还严重影响了潜艇的机动性能。

  “决不能让这个难题出现在新型潜艇上!”但设计部门迟迟拿不出解决的方案。主管军代表余广平向代表室领导请战:“我来试试!”他当即赶到部队,一次次随潜艇出海,一次次钻到潜艇尾轴舱。经过连续7天的实地勘察、拆卸测量、对比试验,终于找到了泥沙漏泄的症结所在。回到代表室,余广平查阅了大量的国内外相关资料,运用先进设计理念,完成了新型尾轴密封装置的设计,联合设计和生产厂所,经过1年的艰苦努力,成功研制出了新产品。新型潜艇尾轴密封装置达到国际同类产品先进水平。

  创新是智慧的花朵,更是精神的结晶。军代表张鹰,在海军工程大学攻读研究生毕业后,就参加了新一代潜艇的研制监造工作。在一次航行试验时,张鹰发现在紧急下潜的情况下,消除蓄电池舱的氢气成为一大难题。当时,设计任务书上没有这项指标,试验大纲里没有这项规定,试验项目里没有这项内容。张鹰想,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会影响潜艇的水下安全。于是,他提出了做封舱试验的方案,但立即遭到许多人的反对:巨大的风险谁也承担不了。

  面对异议,张鹰据理力争:“宁可我们承担风险,也决不能把隐患留给部队!”

  “必须做封舱试验!”张鹰的坚持最终得到了领导的支持。在封舱试验过程中,他始终坚守现场,边做测试边记录,画出了过程曲线图。依据试验获得的科学数据和建立的数学模型,张鹰和同事们对充电设备进行了革新,为我国新型潜艇创造出了科学的充电方法,有效地消除了潜艇紧急下潜中的一大隐患。就这样,他用自己学到的新知识、新技术,开展了3项难题攻关,其成果全部被应用到新型潜艇的关键设备上。

  在新型潜艇监造过程中,军代表们发挥自己的聪明才干,利用各自的专业优势,将28项创新成果应用于潜艇性能的改进和提高上,其中有11项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和军队科技进步奖。

  他们把岗位当阵地,确保潜艇质量“零误差”

  ——662项创优工程,新型潜艇出厂100%合格

  新型潜艇结构复杂、技术密集,每艘艇上有上千条焊缝,上千种管路和阀门,上千种电缆和接口,上万件仪表和设备……小到一钉一铆,大到导弹、鱼雷,军代表都严格把关,视质量如生命,把岗位当阵地,使新一代潜艇的主要质量指标全部达到优级标准,新造潜艇出厂合格率达100%。

  船体组组长丁振斌,人称“顶认真”。一次,工厂将生产好的耐压舱报军方验收。丁振斌仔细检测后,发现平面度超差2.5毫米。丁振斌要求厂方整改。可厂方拿来了权威部门发来的一份新的检测标准,按照新方法检测超差2.5毫米在允许范围之内。耐压舱钢板厚度大,整改比较困难,而且平面度有一点超差,并不影响使用。可丁振斌没有让步,代表室实施的662项“军品创精品”工程,船体组完成了22项,他追求的是100%的“零误差”。在他的坚持下,厂方做了整改,平面度超差归零。

  今年初,工厂对购进的一批潜艇焊接材料做例行试验。在现场查验的丁振斌发现耐低温性能不合格,但厂家拿来了试验数据和验收合格报告,认为是丁振斌的试验出了差错。丁振斌提出当场再做一次试验,可结果还是未发现异常。但丁振斌没有马上放行,因为他知道,焊接材料决定着潜艇上钢板与钢板的拼接质量。丝毫的差错就会造成潜艇整体质量的巨大落差。他要求对焊接材料在不同气温下进行试验,终于在低温环境下查出了焊接材料耐低温性能不达标的原因。厂方只好将这批材料作了报废处理。

  发现质量隐患不放过,原因不明不放过,整改措施不落实不放过。军代表在潜艇质量把关中,坚持“三不放过”原则从不动摇。

  2003年9月,一艘新造潜艇试验返航途中,军代表杨明国忽然听到通海阀处有异常声音。返航后,他立即下舱检查,发现阀盘联结球头螺栓已断裂。通海阀是潜艇下潜和上浮的关键部件,通海阀打开,放进海水,潜艇下潜;潜艇上浮,也要打开通海阀,排出海水。总代表王昌荣得到报告后,让杨明国和工厂一起查明原因。到代表室11年来,杨明国先后4次担任新造潜艇的试航组组长,发现和处理过30多起质量隐患。他亲手交付部队的5艘潜艇全部合格。领受任务后,杨明国与厂方一起,对断裂球头螺栓先做化学成分、机械性能试验,再做材料、锻造和工艺检测,结果全部合格。生产单位认为是“属个别偶发现象”。杨明国不以为然,继续开展故障“病理”分析。随着调查分析的深入,他判断设计上有缺陷,并请来专家“会诊”。

  果然,专家“会诊”结果与他不谋而合,杨明国与设计和生产方共同拿出了新的设计方案。一个月后,性能先进的通海阀研制成功并装备到新型潜艇上。

  2003年11月6日,杨明国在一艘新型潜艇检测攻击潜望镜的第一次升起时,发现舱内镜管表面有一条3毫米的划伤痕迹,再往下检查还发现了一段卷起的金属屑卡在镜管上。潜望镜是潜艇观察海面的“眼睛”,容不得半点沙子。杨明国要求进行拆卸全面检查。但现场专家认为这点伤痕肯定是安装时一点硬杂质造成的,没必要再拆卸检查,再说一拆一卸没有两天时间完不成,会影响整个进度。杨明国认为,如果是异物造成,应该只有划痕,不应该有金属屑。在他的坚持下专家们进行了全面的拆卸检查。整整3天,杨明国和科技人员一起冒着寒冷的海风,进行认真检查分析,终于发现是支撑系统的去冰环安装偏差导致局部变形重大问题。他们根据划伤镜管的实际情况,进行了现场修复,并达到优质标准。

  “保证新装备可靠、顶用、好用,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这是军代表常说的一句话。

  高压空气阀柱是潜艇高压系统的控制装置,而高压系统是潜艇生命力的保证。大校军代表李承再与潜艇打交道整整40年,深知高压空气阀柱对潜艇官兵和潜艇生命的重要性。他在潜艇上干机电专业14年,高压空气阀柱结构复杂,操作不便,维修困难,每次出海要带一大箱子专用工具,每次拆卸,需要几人协助外加十八磅大槌,这样的经历他至今难忘。走上军代表岗位后,他就暗下决心要改变这一现状。新型潜艇研制工程启动后,老李牵头成立了军厂联合攻关小组,上潜艇调研,跑科研院所向专家请教,查阅中外资料,设计图纸,研制样机,测绘数据,组织试验。400多个日日夜夜,老李一下消瘦了10多公斤。新型潜艇下水前,《新型模块化高压阀柱》通过专家鉴定。专家和潜艇官兵一致评价:使用灵活、维修方便、安全可靠。

  他们把试验当实战,在挑战极限中履行使命

  ——120多个日日夜夜,创两项深潜极限纪录

  像实战一样试验,像实战一样锻造。这是军代表室对潜艇试验试航的承诺。过去,航行试验时,往往条块分离,一个航次只试验一个项目,不但试航周期长,而且不利于系统间相互配合。总代表王昌荣上任后,大胆运用新的试航模式——单项试验、系统配合;系统试验、全艇配合。这种模式体现出新型潜艇高度协同性,并创造了常规潜艇航行试验时间最短、试验最全的新纪录。

  深潜试航与高空试飞一样,险象环生,危机四伏。一次,军代表石磊参加某新型潜艇在南海的深潜试航。当艇下潜到155米时,突然鱼雷发射装置的开前盖出现漏水,海水从传动杆处喷涌而入,在舱内形成了伞状水花。石磊临危不惧,一面指挥现场的同志采取措施,一面以最快的速度拿起摄像机,拍摄下了事故现场,为后来查明事故原因提供了重要依据。他们说,这就是军代表的职责。

  这年5月16日,碧波南海,风和日丽。我国两艘新型常规潜艇在同一天进行深潜极限试验。

  每一艘潜艇的第一次潜水试验、第一次深潜试验,是军代表的“专利”。

  极限深潜就是挑战风险,指挥组要求严格控制下潜人员。确定下潜人员时,副总代表姚心国提出,他随第一条艇下潜。总代表王昌荣当场否决:“哪条艇先试验,我就上哪条艇。”支委陈平毅、李承再、方志成争相请战,各不相让。老军代表宗士林得知他不在下潜名单上,急得又摔杯子又跺脚,气冲冲地找到代表室领导责问:“凭什么不让我下?”后来,他干脆直接找到指挥组领导,动情地说:“我干了一辈子潜艇,就盼着这一天。为了这次试验,我3个月没有睡过一天安稳觉”……

  像宗士林一样,为了这一天,试验组的军代表已连续奋战了120多个日日夜夜。

  极限深潜必须万无一失!为此,试验组成员对潜艇的每一个舱室、每一台设备、每一根管路、每一条焊缝、甚至每一个铆钉都是查了又查,试了又试。船体组军代表陈平毅、陈志浩,用X光、超声波、磁粉探测3种方法,在狭小的潜艇舱室,对数千条焊缝采取地毯式检查,每天工作都在15个小时以上,身上的工作服从早到晚都是汗水淋淋,4个月没有穿过一件干爽的衣服,由于长时间爬行检查,臂肘和膝盖水肿出血;轮机组军代表李承再、方志成,对两艘试验艇的数千个阀门和管路逐一做泵压和水密性试验,硬是在汗水、油水、海水中浸泡了90多天,浑身上下皮肤瘙痒、溃烂……

  试验开始前,参加试验的每位军代表向指挥组递交了质量“军令状”:保证每一项设备不出故障,确保试验成功!极限深潜试验按计划如期实施。

  下潜、下潜、下潜,50米,100米,150米……当指针最终划过极限深潜指标时,舱内一片沸腾。他们亲手创造了两项我国常规潜艇的深潜纪录!

  “试验一次成功,滴水不漏,全程无故障!”海军首长的高度评价,让随艇深潜的总代表王昌荣、副总代表姚心国,军代表陈平毅、李承再、宗士林、方志成喜极而泣。

  “为提升我军战斗力,付出再多也值得。”此时此刻,激动的泪水不仅仅为他们的付出得到了首长的褒奖,更是为他们亲手监造的两型潜艇具备了深海作战能力!责任是伟大的成本。就在执行这次深潜试验任务前,高级工程师、大校军代表陈平毅悄悄给妻子、女儿留下了遗书。这是他第二次执行具有危险性的深潜试验任务。而随新造潜艇做水下试验,他已多次在遗书中叮嘱在潜艇生产厂工作的女儿:“万一我回不来,你要为爸爸争光,为我国潜艇事业多做一份贡献……”

  他们视事业如生命,在牺牲奉献中体现人生辉煌

  ——10年没有一人正常休假,一人承担两人的工作量

  2004年4月30日上午8时30分。太阳驱散了笼罩在维多利亚港上空的水雾,第一缕阳光将海军314号潜艇迎进了香港昂船洲码头。随后,324号潜艇和4艘护卫舰、2艘驱逐舰依次入港。

  人民海军特混舰艇编队在训练途中停靠香港,数万同胞争睹现代化军舰风采。在这支特混编队中,最引人注目的当数我国自行设计研制的新一代潜艇。

  这一天,炎黄子孙无不为中国新一代潜艇威武的雄姿、流线型的设计、一流的建造质量、先进的技术性能而感到自豪和骄傲。

  此时此刻,我们不能忘记,也不该忘记,在中国潜艇装备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中,是他们——海军军代表,用青春、热血以至生命,托起了共和国潜艇的脊梁。

  1993年10月,一个细雨蒙蒙的日子。在潜艇制造厂的码头上,一艘拖轮拉响了撕心裂肺的长鸣。青年军代表王林的骨灰撒洒仪式在这里举行。绵绵秋雨,仿佛是苍天在为这位年仅31岁的军代表的离去而哀惋低泣。

  从大学毕业到生命的最后一息,仅仅6年时间,王林为我国新型潜艇的研制成功,攻克了8项技术难题。1992年11月,王林带着获得军队科技进步奖的导航设备密封装置,前往东北某海区做试验。在1个多月时间里,他胃部经常疼痛难忍,脸色发白,直冒虚汗。战友们劝他到

医院检查,可他坚持要等试验结束再说。就这样,他靠大把大把吃药坚持把试验做完。回到代表室,战友们陪王林到医院检查。无情的诊断结果令战友们难以承受:王林已到胃癌晚期……

  弥留之际的王林,向代表室领导提出他生命中的最后一个请求:“让我再到船台上看一看”……战友们用推车推着他围着船台转了一圈又一圈。望着一艘艘昂艏船台的潜艇,王林迟迟不肯离去。这一天,他留下遗言:“请把我的骨灰洒在江边,让我能看到每一艘潜艇从这里启航。”

  铸造和平盾牌的军代表们,不惜以生命的代价尽自己的职责,履行担负的神圣使命。

  上校军代表李道忠,为审核新型潜艇价格,连续7天通宵达旦地工作,为国家核减装备经费1000多万元。劳累过度引发的突发性脑溢血,使他倒在办公椅上。55岁的生命划上了一个悲壮的句号。

  在研制两代新型潜艇的征途中,军代表室连续10年没有一人能正常休假,甚至很难度过一个完整的节假日。如果以每天8小时工作量计算,代表室每个人都承担着至少两个人的工作量。他们常年累月加班,却没有一分一毫的奖金;他们长期在有风险的岗位上工作,却没有任何补助。

  军代表杨明国在试验现场一呆就是大半年,回到家中时,年幼的儿子不认识爸爸;军代表周亦军在海上参加试验,风里浪里近一年,归来时,两鬓陡添缕缕白发,让妻子既惊讶又心疼;军代表石磊一年半时间就有425天在南海试验现场,几乎和亲戚朋友失去了联系。回来后面对大家的责备,他用歌声说出了军代表们的共同心声:“不要问我在哪里,问我也不能告诉你。你说你听不到我的豪言壮语,我只能告诉你,我在大洋深处向你敬礼。神圣的使命压在我肩上,英雄的自豪藏在我心里。请你记住这句话,祖国的潜艇监造兵,永远和忠诚在一起。”

  是的,他们没有经过战争炮火的硝烟,然而,他们却实实在在体验着牺牲和奉献的洗礼。在这个铸造共和国脊梁的地方,军代表就像一副副高速运转的螺旋桨,在不被人们注目的位置上,默默地推进着中国潜艇从这里启航,驶向大洋,驶向未来……

  (据中国国防报;吴瑞虎 陈万军 夏年泽 陈炳锋)

爱问(iAsk.com)


评论】【军事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首页 | 将军寄语 | 中 国军事 | 军事图片 | 武器纵横 | 周边军情 | 战略视角 | 各国军力

本网站由舰船知识主办
版权归舰船知识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