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新闻评述 > 正文

军事观察:空袭威胁呼唤“防空革命”(附图)

http://jczs.sina.com.cn 2005年07月27日 08:48 人民网
军事观察:空袭威胁呼唤“防空革命”(附图)

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理学院信息化作战指挥教研室教授肖占中大校。 摄影:苏晨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军事图片

  ● 信息工程大学 肖占中

  未来战争面临的主要威胁来自空中,空袭作战对战争的进程和结局具有决定性影响,因此,空袭与防空的较量成为具有决定意义的较量。本文着重研究了“空袭革命”率先发生,导致了信息化空袭与机械化防空的代差,使防空深陷危机。“空袭革命”必然引发“防空革命”,主要是:防空作战观念的革命,防空作战手段的革命,防空作战方式的革命等。

  随着美军把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军事变革的成果,运用于近期几场局部战争,空袭模式已发生“革命”性变化——即从机械化空袭向信息化空袭转变。而防空却发展滞缓,仍恪守着机械化防空模式:“火力+机动”,从而将防空推入防不胜防的尴尬境地,陷入一场深重的“危机”。进入信息时代的21世纪,为了应对侵略者“非接触”的信息化空袭,必须摒弃机械化防空思维和传统防空模式,加速防空信息化建设,进行一场彻底的防空革命。

  防空危机的出现与代差的形成

  防空与空袭的对抗连续了90年(第一次世界大战至今)。从双方的对抗态势来看,前70年大体上是一个均衡对抗的局面,攻防双方各有胜负。

  到了20世纪70年代防空可以说达到了极盛期,埃及叙利亚防空部队在第四次中东战争前期取得的辉煌战果令人惊呼“以地制空时代已经到来”。然而,到了20世纪80年代以后,空地对抗舞台上却接连上演了空袭取得绝对胜利的“一边倒”战争,防空突然变得不堪一击。从1985年美军奔袭利比亚的“黄金峡谷”行动,1985年10月以色列空军瞬间摧毁巴解总部,1986年以色列空袭叙利亚贝卡谷地,1991年1月海湾战争“沙漠风景”作战,1995年9月北约在波黑的“精选力量”作战,以及1998年的美英伊拉克“沙漠之狐”空袭行动等一系列高技术空袭,使防者一方即无招架之功,更无还手之力。到1999年科索沃战争中的“联盟力量”作战,2001年的阿富汗战争和2003年伊拉克战争中的信息化空袭,进攻者早已对战场全维控制、使战场单项透明,致使防者一方陷入万劫不复的绝境。

  事实上,当我们真正用科学的眼光来审视这些战争,就会发现,“一边倒”现象的深层根源和实质,就是由技术差、观念差固化为“时代差”和“战争代差”的必然结果。

  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空袭作战和局部战争,防空对抗已经是两代作战模式的对抗。空袭的模式明显已经超越了工业化空袭的范畴,运用的是新型作战和指挥控制手段,这种空袭具有许多全新特征:飞机-导弹一体化突击;精确打击与强摧毁;高强度压制防空系统;主导性信息支援与对抗;集成化联合作战;全方向、全空间、全距离作战;全天候、全时域作战等等。这种空袭模式可以称之为“高技术空袭”(笔者称之为“准信息化空袭”)。而防御所运用的防空模式仍然是20世纪70年代所定型的工业化防空模式,正是对抗模式的“代差”,造成空袭方与防空方的预警、指挥控制、抗击和防护等诸项领域的对抗中形成全面的反差,将防空推入绝对劣势。

  由此我们是否可以这样说:“一边倒”战争在20世纪80年代出现,绝非偶然,它们绝对标示着一场历史的变革!这一变革由两个方面构成,一方面是空袭出现了“变革”,高技术(信息化)空袭登上了历史舞台,另一方面则是防空发展滞缓,固守机械化防空思维和方式,从而陷入“危机”!

  全面分析后,我们就会发现防空危机是在两大背景之下出现的:一是“北强南弱”的政治背景,特别是冷战结束后明显加剧的战略失衡结构;二是由工业化向信息化加速过渡的经济技术背景。深入研究后,我们就会明白,空袭的天然优势与新军事革命的结合是造成“防空危机”的根本原因。军事信息技术发展具有的攻防不平衡性,进一步扩大了空袭所天然具有的进攻优势,酿成“空袭革命”。而防空力量、体系、手段、方法的发展又严重滞后于空袭的发展,导致空地对抗态势出现有利于空袭不利于防空的转变。由此引发的至少有5个方面的反差:一是信息化空袭的地位与工业化防空的地位存在反差;二是信息化空袭目的与工业化防空的目的存在反差;三是信息化空袭的技术手段与工业化防空的技术手段存在着反差;四是信息化空袭的作战方法与工业化防空的作战方法存在反差;五是信息化心理对抗效力与工业化防空的心理对抗效力存在反差。从这些反差中,我们就可以清楚地看到为什么“防空陷入危机”。

  威胁仍然来自空中

  20世纪末叶的海湾战争和科索沃战争,标志着新的空袭革命的兴起;进入21世纪阿富汗和伊拉克战争,信息化精确空袭逐渐走向成熟,也为我们展示了21世纪的空袭的远景。可以预见,随着科学技术的新发展,空袭革命将继续向新的广度和深度发展,对防空构成新的挑战。21世纪国家安全的中心任务是准备迎接的军事挑战,而保护国家未来安全的关键在于信息技术、空天能力和指挥控制。在运用空天力量保护国家和民族利益时,它是保持警觉性优势的一个有利条件。世界各国空军,特别是发达国家的空军,不仅要保留一支全方位作战和继续保持空中优势能力的空中力量,更重要的是空军作战的空间将从空中向太空发展和转变,天基探测器愈加变得重要,卫星、智能卫星、载人火箭、多功能航天飞机、高功率激光等航天武器装备的研制和运用,使空军加速转变为空天力量。

  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不同,空袭革命首先是发生在了奉行强权政治的西方发达国家,为它们变本加厉地推行强权政治提供了强有力的新型工具――信息化空袭。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凭借信息化空袭在世界上频频肆虐,用他们的信息化空中力量向全球各个角落传递和强加它们的意志,他们从空袭革命中偿到了甜头,收获了巨大的安全利益。

  与此相应,防空危机首先出现在了发展中国家,他们多年构筑的空中防线忽然变得松散和脆弱,国家安全受到严重的损害和巨大的威胁。

  应该说空袭革命的效应绝不仅仅是在军事上造成了空防关系的严重失衡,更主要的是在政治上造成了国家安全利益的严重失衡!面对空袭革命的挑战,我们怎么办?对付强权和侵略,最好的办法是以牙还牙,退缩是绝对没有出路的。面对未来的空中威胁也是如此,要确保国家的领空安全,就必须强化“空中国土”观念,不断完善国家防空体系。

  科索沃战争、伊拉克战争等血的事实告诫爱好和平的人们:“无航空便无领空,无空防便无国防”。面对“空袭革命”的压力,工业化防空难当此任。因此,必须进行一场防空领域的深刻变革,才能跟上“空袭革命”的步伐。如此,必须彻底屏弃旧的防空观念,树立信息时代全新的防空指导思想。建立适应未来空中作战需要的信息化防空作战体系,研制开发能有效对付信息化空袭兵器的防空武器系统。

  “空袭革命”率先发生,我们必须高度正视,但没有必要惊慌。历史的辩证法决定了有“矛”就必有“盾”,“矛”利则“盾”更坚。而在“空袭”和“防空”这一对矛盾中,“矛”暂时走在了前面,其结果必定促使“盾”尽快地赶上,当我们发现危机时,我们已经在进步了。“空袭革命”呼唤“防空革命”,也必然促成“防空革命”的成功。

  防空作战观念的革命

  赢得未来防空作战的胜利,必须在大力发展防空武器装备的同时,进一步解放思想,从根本上更新防空作战观念。

  信息主导的防空观念。信息化条件下的防空作战,火力的运用仍然十分重要,但科学地掌握和使用信息资源,是决定防空作战胜负的关键,也是衡量防空作战水平的重要标志。应摒弃单纯以火力战为主体的防空模式,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夺取和保持信息优势。要积极谋求信息与火力、机动力与保护力的紧密结合,以信息制约能量的释放,以信息配置物资,以信息沟通指挥,以信息网络化筹建防空战场。当然,将制信息权放在防空作战的首位,还应进一步完善防空信息作战体制,合理规划建设防空信息作战体系,大力发展防空信息作战武器装备,培养防空信息作战人才。

  联合制胜的防空观念。信息化条件下的空袭作战越来越一体化,主要表现为以电子干扰机实施电磁软杀伤为先导,以实施全程指挥控制和信息交换为保障,战斗机、攻击机、轰炸机等混合编队并与巡航导弹相配合,实施强有力的硬摧毁。空袭力量的信息化、多样化和一体化,要求防空力量必须由分散型变成集中型,由单一军(兵)种变成多军(兵)种力量的联合作战,以系统整体的对抗赢得防空作战的胜利。实施一体化联合防空作战,必须以灵敏高效的指挥控制系统为中枢,科学调配和编组陆、海、空军防空兵力及人民防空力量,使各种侦察预警力量、空中突击力量、对空打击力量和信息对抗力量有机结合,形成全方位、大纵深、多层次的防空体系。

  “攻势防空”的观念。要赢得防空作战的胜利,必须实施积极主动的攻势防空,发挥防空力量的最大效能,尽可能地在较远的距离上打击敌空袭兵器,努力将空袭威胁消除在己方领土(海)或目标之外。例如未来对台军事斗争中,对手战斗机刚刚起飞的阶段,就应该通过适当前伸的机动部署型远程导弹击落它。双方的战斗机今后接近中线飞行的时代可能一去不复返,同时,缠斗式空战的时代也可能结束。双方的远程导弹已经拥有实施“攻势防空”的能力。甚至己方领空内、前沿机场(尤其是台湾)未来都会处于类似S-300PMU2或者S-400、“爱国者”等地对空导弹的射程之内。S-400最大射程400公里。由于S-300的低空补盲雷达具备探测巡航导弹的功能,具有对付巡航导弹的能力,把防空兵器机动到巡航导弹出没的航线上,实施埋伏打击成为可能。

  信息化防空是系统对抗的防空,必须把“弹炮结合”扩展到“弹炮机结合”阶段。作战飞机以积极主动的作战行动打击敌空袭兵器,破坏敌人的纵深空中目标,削弱整个空袭能力,也构成了攻势防空的组成部分。以飞机完成的攻势防空已经包含了歼击和轰炸攻击的二重定义。“攻势防空”和弹炮机结合理论,可以使我国空军的防空作战由以下有机部分组成:苏-30MKK/歼轰-7对敌空袭兵器集结地率先实施轰炸、攻击,以苏-27SK实施歼击、遮挡,以S-300PMU1、HQ-9完成远程地对空导弹攻击。

  空天一体的防空观念。随着战场空间的不断拓展,空袭与防空双方武器装备的日新月异,近地空域已不能满足作战需要,各国军事家正把目光投向区域更加广阔的外层空间。卫星侦察、探测、定位技术,外层空间激光攻击技术,航天对地攻击技术,必将应用于未来战争,空天一体化防空已是信息化条件下防空作战的客观要求。打赢未来防空战争,要使防空向防空、防天一体化过渡,在继续提高空中防御能力的同时,加强防天体系的建设。同时。要根据当前防空、防天面临的防卫星、防弹道导弹、防巡航导弹、防隐形飞机等急需解决的“四防”问题,在力量建设和运用上寻求有效办法。

  大区域的防空观念。随着空袭作战平台的高速机动、远程奔袭和新型空地导弹、远距离投射弹药的大量使用,防空作战空间大幅扩展,以全程、全域防御为主的大区域防空,将最终取代以末端防御为主的目标防空和区域防空。防空区域不只局限于本土陆地上空,有时还会伸展到海洋上空甚至太空领域。因此,仅限于从掩护本地区目标出发组织防空是不够的,应从更大的范围,综合运用全国的防空力量,统一布局,合理部署,建立屏护整个国家的防空体系。坚持“大区域”的防空观,要建设适应空天一体化的防空力量,具备夺取防空作战主动权的能力;要建立天基、空中、地面(海上)相结合的预警体系,提高预警能力,形成大区域、多层次的防空布势。防空作战力量必须能够尽远前出拦截,以赢得大区域防空的主动和胜利。

  防空作战手段的革命

  空袭作战的高度信息化,迫使防空作战提升战斗机、地空导弹和高炮等防空火力的信息化水平,需要采取新的防空手段。其中,运用综合电子战手段,对空袭方信息化作战体系实施电子攻击,从整体上削弱和肢解其信息化空袭体系,遏制和破坏其远程精确打击,便是有效手段。随着作战双方一体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综合电子战将由点对点的单机对抗,发展到系统对抗和体系对抗。由战术电子战支援上升到战略战役电子攻击,由点目标电子防护拓展到全纵深大区域电子防护,电子战部队将成为与歼击机、地空导弹和高炮部队并列的重要防空作战力量。未来防空作战,防空电子战将首当其冲,成为对付远程精确打击最有效的信息化作战手段。“电子防空”成为与火力防空并列的两大支柱,成为信息化条件下防空作战的必然选择。

  (1)建立三位一体的电子防空体系

  信息化条件下的防空作战,通常面临多种电磁威胁:空袭方太空、空中、海上和地面的远程预警探测、导航定位、指挥通信等战略战役信息系统;空袭方机载、舰载、弹载的中程侦察、导航、制导等战役信息系统;空袭方机载和弹载的近程侦察、导航、制导等战术信息系统,特别是精确制导武器的末制导系统等种种电磁威胁。它对构建高效、严密、完整的综合电子防空体系提出了更高要求。各国成功的防空实践看,电子防空体系至少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前伸电子打击。空袭方往往利用太空、空中、海上和地面的远程预警探测、导航定位、指挥通信等信息系统保障空袭的顺利进行,因此,对上述信息系统实施电子干扰和反辐射攻击,便可以影响和破坏空袭企图和行动。前伸电子打击,是攻势防空思想的体现。

  二是区域电子防空。现代反空袭作战,十分重视对空袭方机载、舰载、弹载的中程侦察、导航、制导等战役信息系统实施电子干扰压制。区域电子防空力量,通过对空袭兵器实施层层电子拦截,降低空袭方巡航导弹和机载精确制导武器的打击精度,同时支援歼击航空兵和中远程地空导弹实施尽远截击和机动抗击,为全纵深大区域的重要目标提供有效的“电子防护伞”。

  三是要点电子防护。空袭方机载和弹载的近程侦察、通信等战术信息系统,特别是精确制导武器末制导系统是顺利实现空袭企图的关键环节,所以,对此类战术信息系统实施干扰压制,可以降低其攻击精度。同时,运用各种电子伪装装备和就便器材,实施广泛而有效的电子防护,也是有效的保护措施。

  (2)电子防空作战发展趋势

  随着空袭信息化程度的日益提高,必须通过电子防空与火力防空的综合集成,实现防空作战整体效能新的跃升,这将成为防空作战发展的基本趋势。

  电子防空对火力防空效能具有直接的“倍增”作用。在空袭兵器实施“非接触打击”过程中,为削弱、降低和避免防空火力的发挥,空袭方通常综合采取超低空突防、隐身攻击、电子战支援和防区外打击等空袭方式。在此情况下,火力防空常常陷入“看不见、瞄不准、够不着”的被动境地。电子防空则可以通过无源侦察、远距离干扰压制空袭方预警探测系统、破坏其导航定位等途径,剥夺空袭方的“非接触”能力,解决火力防空的难题。这种“倍增”作用,不仅体现在战术电子战行动对防空火力的支援上,更重要地体现在战略战役电子攻击对信息化空袭体系的整体瘫痪上,体现在电子防空与火力防空之间的相互支援、相互促进上,体现在综合集成促使防空作战体系整体效能的跃升上。

  电子防空有效弥补了火力防空的局限与不足。应该指出,火力防空仍将是未来防空作战的重要支柱,但随着信息化空袭兵器的隐身突防能力、高速机动能力、远程打击能力、多层次多方向连续攻击能力的提高,使得火力防空在作用距离、分层拦截、连续作战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局限与不足。虽然可以通过防空火力的信息化改造,继续提升火力防空的作战效能,但是受到防空火力自身的射程、射速、系统反应时间的固有限制,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上述的局限与不足。电子防空以其全时空作战能力、迅捷的反应速度以及较强的灵活性与可控性,具备拓展侦察距离、全程运用、反复使用的全时空对抗条件,从而在功能互补方面,与火力防空构成了完整的联合防空体系。

  防空作战方式的革命

  (1)“全维防空”方式

  21世纪前20~30年“全维防空”应成为防空的基本模式。全维防空是指为维护国家空天安全所采取的一切措施的总称,即以防御为目的,综合运用各种资源和方法,控制国家的全维空中安全环境,制止和回击敌通过航空航天空间对己方空中和地海面目标施加的一切侵害,维护国家的空天安全。说的通俗一点,“全维防空”实质上就是以防御为目的的“全维空天控制”。

  提出全维防空与传统防空的目的相比,至少在四个方面有新的扩展:一是行为与效应一体。全维防空明确将空中军事斗争的终极效应确定为斗争目的的内核,这符合空中军事斗争的本质。二是空天一体。全维防空将防御范围超越大气层,扩大到外层空间,这是适应军事行动太空化趋势的必要选择。三是主权空间与非主权空间一体。全维防空不仅谋求维护主权空间范围内的国家利益,而且谋求维护非主权空间范围的国家利益。四是物质效应与精神一体。全维防空不仅追求国家的物质利益不受损害,而且谋求国家的精神利益不受损害。

  全维防空的基本任务是控制国家空天安全环境,目标是创造无敌方空天威胁和侵害的稳定态势,这种态势包括战略、战役(战区)和战术三层。

  这种全维防空,要运用信息化作战手段,采取与信息化对抗规律相适应的样式和方法,夺取防空作战的胜利。树立空天一体观念,重视对航空航天环境的控制。同时还要树立攻势防空、联合防空等新观念。只有这样改变观念才能为未来防空作战的胜利打下基础。

  (2)空天决战决胜

  未来战争,防空作战伴随着反空袭作战将是首要的作战样式。无论规模大小,防空作战的胜利,都具有强大的辐射影响。因此,对于任何一个国家来说,构建21世纪防空对策,将关系到国家的利益与荣辱,关系到民族振兴的起落消长。

  战略反击,“相互确保打击”。提高“相互确保打击”的能力,增大对手空袭的代价,是慑止敌空袭、取得防空作战胜利的有效途径。

  夺取信息优势,制敌于信息迷盲。未来战争将围绕夺取信息权和信息优势展开,大到战略战役,小到分队的战斗,作战双方必然有一场争夺信息控制权的殊死搏斗。

  战役战术反击,“初始端防御”。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和伊拉克战争都证明,只防不打,必然被动挨打。要想取得21世纪防空的胜利,必须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实施有效的战役战术反击,注重“初始端防御”,即打击敌空袭兵器的出发基地,使敌无法构成有效的空袭态势。

  立体抗击,“空天一体”。21世纪防空不仅面临着航空兵器袭击,而且面临太空武器的威胁。因此,实施立体打击,防空防天一体化,是21世纪防空的发展趋势。

  联合防空,整体决胜。在过去的战争中,由于武器性能较低劣,单靠某一个军种就可主宰战场。今天,任何一个单一军种都不具备在所有的空间打击敌人的手段和能力。因此,联合防空也就成为21世纪粉碎敌空袭的制胜法宝。

  动态式大区域防空。21世纪的防空已经不能采取传统意义上的点式防空,不能在有限的抗击地段环形部署阻歼敌机,而应坚持大区域防空,扩大防御纵深和范围,对敌空袭兵器实施连续性的抗击,这是21世纪防空的客观要求。

  新机理对抗,更新制敌手段。新机理武器是指结构形态、工作原理、杀伤效果等均不同于传统兵器的武器。近些年,又出现了非杀伤性武器的概念。新机理武器将成为军事大国21世纪占优势的主导武器装备,它也应该是发展中国家极力谋求的军事手段。主要有:激光武器,电磁炮,粒子束武器,微波武器,新材料武器,等离子体武器等。需要警惕的是,由于高能激光束对弹道导弹和空袭战机具有奇特的杀伤效能,美国一直致力激光武器的研制工作。据美国《航宇日报》报道,美国空军研究实验室计划在2005年夏天进行中继反射镜反射能量试验。据美国空军透露,这种中继反射镜将安装到空中或太空平台上,用于激光高空跟踪目标或击落太空卫星与导弹。

  提高国家“战略抗毁力”建设。国家“战略抗毁力”是指国家的战略防护能力,即整个国家体系在综合打击下保持基本抗击的能力,包括物质(实体和体系)抗毁力、信息抗毁力、体制抗毁力和精神(心理)抗毁力等。(全文完)★


评论】【军事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首页 | 将军寄语 | 中 国军事 | 军事图片 | 武器纵横 | 周边军情 | 战略视角 | 各国军力

本网站由舰船知识主办
版权归舰船知识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