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新闻评述 > 正文

外军观察:独联体军队为何老要“中立”(附图)

http://jczs.sina.com.cn 2005年07月25日 09:55 环球时报
外军观察:独联体军队为何老要“中立”(附图)

2004年11月21日,乌克兰士兵在一个投票站投票选举总统。(法新社图片)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军事图片

  本报驻俄罗斯特约记者 常喆

  近年来,“颜色革命”相继在格鲁吉亚、乌克兰、吉尔吉斯斯坦爆发。

  白俄罗斯、乌兹别克斯坦和阿塞拜疆等国的反对派也蠢蠢欲动,并开始了“预热”活动。一些西方媒体纷纷炒作“颜色革命不可阻挡”论。为什么独联体国家一个个好端端的政
权,没多少时日就被所谓“颜色革命”掀翻在地呢?近来,许多俄罗斯专家撰文指出,除了美国等西方国家幕后插手和渗透,独联体国家的军队等强力部门在关键时刻保持“中立”甚至倒戈,是“颜色革命”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

  “六军不发”无可奈何

  俄罗斯媒体指出,无论是格鲁吉亚的“天鹅绒革命”、乌克兰的“橙色革命”,还是吉尔吉斯斯坦的“郁金香革命”,本质就是和平夺权。其产生特点有三:一是有一定势力的反对派;二是美国等外部势力大力介入;三是军队等强力部门“中立”。

  格鲁吉亚前总统谢瓦尔德纳泽在“革命”初期态度很强硬,曾经宣布在格实行30天的紧急状态,并表示决不辞去总统职务,因为这时军队还执行他的命令。但后来,军队态度的变化使格“革命”形势风向突变。当时,格反对派媒体采访国防部长时,国防部长没有明确表示支持总统,而只是说总统没有下达恢复秩序的命令,这就意味着军队转变为“中立”立场。就在格国防部长发表这个讲话后不久,就有200多名军官倒向了反对派。军队临阵倒戈使谢瓦尔德纳泽措手不及,至此谢氏所倚重的武装力量已经靠不住了,他最终在俄罗斯的斡旋下挂冠而去。

  2004年12月,乌克兰进行第二轮总统选举重新投票。当时的乌总统库奇马专门召集强力部门领导人开会,要求采取一切措施保障重新投票的顺利进行,并决定动用20万内务部队官兵、警察和情报人员维持大选秩序。反对派却抓住这一动向四处散布“武装夺权”的消息。乌国防部、内务部和安全局被迫对外保证将“严守中立”,避免卷入政治争端。不过,实际上,据乌克兰媒体报道,大选危机发生以来,随着形势朝着有利于尤先科的方向发展,乌军警负责人开始出现分化,已有部分军警投入了反对派怀抱。

  无独有偶,吉尔吉斯斯坦反对派在今年3月议会选举结果揭晓后就开始围攻总统府,区区1000名抗议者轻松地将守卫在总统府大楼围墙外的防暴警察冲开,进入总统府大楼内,甚至还有人拿石头砸窗户,但数百名警察在围墙外袖手旁观。总统阿卡耶夫只好在内务部部队的保护下从侧门离开总统府。

  军队“中立”事出有因

  格鲁吉亚、乌克兰和吉尔吉斯斯坦三国军队在来势汹汹的“颜色革命”面前保持“中立”,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第一,独联体国家军队在转型时对内职能严重削弱和虚化。军队历来都有对外和对内的双重职能,各国都有过以武力平息国内非常事态的记录。苏联解体前,“维护国内稳定”是军队的最重要任务之一。在一些重要关头,军队的态度、立场和表现甚至直接左右着当时苏联国内局势的发展方向。1991年苏联“8·19”事件后,军队被取消对内职能。苏联宣布武装力量在国家政治生活中不再发生作用。这对独联体各国的建军方向产生了深刻影响。

  此后,独立后的独联体各国为摆脱苏联的痕迹,加速融入西方世界,效仿西方军队体制,将“保卫民主制度”和“军队在国内事务上应该保持中立,不参与到任何政治事务中”作为自己的建军原则。

  以乌克兰为例,1991年乌克兰独立后,1993年,乌议会通过了新的军事学说,规定了职业军队原则,其重要特征是不介入国家政治争端。乌有关军事法规规定,利用武装力量解决与国防无关的任务必须经议会批准,这意味着禁止军队参与或被利用于政治斗争。军队职能的上述转型为独联体各国军队在“颜色革命”中保持“中立”提供了法律依据。

  第二,发生“颜色革命”的独联体国家原执政当局在使用军队处理非正常状态问题上缩手缩脚。在格、乌、吉三国发生的“颜色革命”中,当反对派走上街头,甚至进行“打砸抢”的情况下,原政权虽然在形式上也控制着军队、警察,但它们或不敢使用,或指挥失灵。俄罗斯著名政治学家巴甫洛夫斯基称,三国原执政当局都顺利赢得了选举,但却输掉了“革命”。谢瓦尔德纳泽、库奇马和阿卡耶夫理论上都完全可以调动强力部门平息国内局势,但他们最后都选择了放弃。

  美国等西方势力以经济制裁,甚至用军事手段相威胁,迫使当事国当局不敢使用武力。反对派则有恃无恐地放开手脚干,不达目的绝不罢休,最终以冲击政府等不符合宪法的手段将其推翻。

  第三,军方领导人担忧,一旦“保皇”失败,可能会被新当局送上法庭。南斯拉夫反对派在西方支持下兵不血刃地推翻米洛舍维奇后,就将原来与米氏关系密切的军方领导人纷纷解职,并送上海牙国际法庭。美攻占伊拉克后,也将缉拿萨达姆时期的军方高官列入优先任务。独联体各国军方领导人看到了前车之鉴,担心出兵平息,将来会被列入黑名单因而采取“超脱的态度”。乌克兰国防部长库兹穆克就坚决反对在国内实行紧急状态和使用武力。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十分清楚正在发生什么,也清楚如果强力机构介入后可能导致哪些后果。政治家应对局势进行通盘考虑,深思熟虑后再作决定。我不希望重蹈南斯拉夫、中东或非洲的覆辙。”格鲁吉亚和吉尔吉斯斯坦军方领导人在紧急情况下也都有类似表态。

  第四,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独联体国家军队的渗透和施压促使各国军队保持“中立”。在格鲁吉亚、乌克兰和吉尔吉斯斯坦等国发生动荡时,这些国家的军队领导层都收到了美国政府通过情报机构传递的信息,向他们做出如果不动用军队就能保护其个人及家属安全的承诺。同时,美情报部门还通过军事合作的方式对目标国的高级军官进行渗透,使他们在危机发生时保持“中立”。

  独联体国家加强对军队的控制

  经历了“颜色革命”的沉痛教训后,独联体部分国家开始反思。这些国家许多媒体认为,为应对所谓的“颜色革命”,必须加强国家对军队的控制,确保军队及时使用对内职能。

  据俄《生意人报》报道,俄罗斯首先加强了与各国的军事合作,预防“颜色革命”在独联体持续发酵。4月初,独联体集体安全条约组织成员国“边界—2005”联合演习在塔吉克斯坦等国境内举行。演习前,各国特意将演习方案进行了修改,增加了对抗“颜色革命”的科目,目的是吸取吉尔吉斯斯坦事件的教训,提高集体安全条约组织成员国军队对抗“颜色革命”的水平。

  独联体的一些“颜色革命”高危国家也主动调整军队政策。今年4月底,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在主持召开关于军队战斗力问题的会议上表示,目前白俄罗斯承受着来自外国的巨大压力,因此,整顿军队、加强安全和国防能力具有“特别的现实意义”。他还推出了五项措施,强调总统对军队的有效控制是国家和平与稳定的有力保障,深化军队管理体制改革,明确划分国防部和总参谋部的职责,以提高军队管理、训练及应急水平,同时提高预备役动员体制水平,以保证在2006年1月1日前完成对军队的全面彻底整顿。卢卡申科此举无疑是要给“颜色革命”打预防针。

  乌兹别克斯坦安集延骚乱发生后,乌总统卡里莫夫在俄罗斯支持下坚决使用武力平定极端分子的武装叛乱,将可能发生的“革命”消灭于萌芽状态。在平叛过程中,乌兹别克斯坦军方服从命令听指挥,出击果断、有效,显示了独联体国家军队在国内紧急状态下应有的战斗力。虽然西方媒体称这是一次“清洗”行动,但俄罗斯和一些独联体国家却支持乌兹别克斯坦政府的行动。俄著名学者米格拉尼扬称,安集延事件表明,美国一直致力在“后苏联空间”推行的“颜色革命”并非不可预防,独联体各国的军警力量也可以有所作为。▲


评论】【军事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首页 | 将军寄语 | 中 国军事 | 军事图片 | 武器纵横 | 周边军情 | 战略视角 | 各国军力

本网站由舰船知识主办
版权归舰船知识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