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新闻评述> 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 > 正文

情殷抗日慨然御侮——写在宋哲元将军墓前

http://jczs.sina.com.cn 2005年07月09日 12:14 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绵阳七月八日电 题:情殷抗日慨然御侮——写在宋哲元将军墓前

  中新社记者 肖青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穿过松林,照在绵阳富乐山那粗犷的墓碑上时,四十出头的罗兴秀就拿上扫帚,轻轻地挥扫起来。从墓地到祭台再到碑、亭、阁,她的动作总是很轻很轻
,生怕惊扰了墓中之人。长眠于此的,是中国著名的抗日将领——宋哲元。

  宋哲元(一八八五年——一九四0年),字明轩,山东乐陵县人。一九0八年,二十三岁的宋哲元开始长达三十三年的戎马生涯。一九二五年至一九三三年先后任热河省都统,西路、北路军总司令,陕西省政府主席,察哈尔省政府主席。

  一九三三年春,日本侵略者在占领东三省后,向关内进犯,山海关保卫战揭开了“长城抗战”的序幕。宋哲元奉命率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九军在喜峰口、罗文峪一带抗击日军。由于二十九军的武器装备极为简陋,宋将军命人为每个士兵打造一把锋利的大刀,并配教练进行指导操练,使不少士兵练就一手高超的大刀术。三月九日晚,五百名大刀队员夜袭敌营,抡起大刀向睡梦中的鬼子头上砍去。十一日夜,大刀队再次出击。共砍死砍伤日军三千多人,烧毁了日军二百多辆汽车上的弹药和粮食。此役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提高了为生存而奋斗的民族自信心,从此,“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这一威武雄壮的歌声唱遍中华大江南北。

  一九三五年后,宋哲元曾任平津卫戍司令兼北平市长、冀察政务委员会委员长。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晚,日军在卢沟桥借口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城,被驻扎在此的二十九军拒绝后,日军将炮口对准了宛平城和卢沟桥,沉重的炮声震撼着平津大地。宋哲元下令“坚决抗击日寇”,二十九军将士同仇敌忾,打退日军一次又一次的进攻,用鲜血谱写了中国抗日战争史上灿烂的第一页。

  “卢沟桥事变”后,宋哲元发誓:“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后来,毛泽东在给宋哲元的信中曾赞扬“先生情殷抗日,曷胜仰佩,曩者日寇入关,先生奋力边陲,慨然御侮,义声所播,中外同钦”。

  “虽不是绵阳人,但宋将军与绵阳有着不解之缘。”已居墓地守护近三年的罗兴秀对宋将军的故事颇有了解。早在一九一五年,宋将军在由冯玉祥将军任旅长的第十六混成旅任职时,就奉命入川进驻绵阳。次年元旦,宋将军与绵阳籍女士常淑清在绵结婚。没想到,二十四年后,宋将军又病逝于绵阳,长眠于富乐山。

  罗兴秀告诉记者:“近两年,宋将军的晚辈常来祭拜。”

  六十五年的风霜雨雪,宋将军和他墓地周遭的松林、翠竹一起感同身受。而今的宋将军墓,已大不一般。一九七八年,国家拨专款予以重建。重建后的墓地位于四川省级风景名胜区——富乐山景区内,占地四千余平方米。墓地内精巧的亭台水榭与墓、碑浑然一体,透着满身沧桑,又溢着盎然生机。同时,绵阳市政府又将宋哲元墓列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每年清明前后都有数千青年学子来此追悼将军。

  行走在宋将军墓地,看到镌刻有“孝、弟、忠、信、礼、义、廉、耻”的“八德亭”,让人不禁肃然起敬。而附近学校传来的青年学生的诵书声,更让人感慨时光的荏冉。宋将军地下有知,当为今世和平年代的幸福而无憾。正如朱德和彭德怀所赠挽联:“一战一和,当年变生瞬间,能大白于天下;再接再厉,后起大有人在,可无忧乎九泉。”完

  相关专题: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


评论】【军事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首页 | 将军寄语 | 中 国军事 | 军事图片 | 武器纵横 | 周边军情 | 战略视角 | 各国军力

本网站由舰船知识主办
版权归舰船知识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