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新闻评述 > 正文

国际战略观察:从中日关系走向看亚洲和平

http://jczs.sina.com.cn 2005年06月20日 10:13 现代快报

  2005年的这个春天和初夏实际上见证了中日关系几十年来的最低点。中日之间的这种紧张关系不只起源于中日之间的历史问题,也不只是和一些现实问题有关,这种紧张实际上也来自于“将来”,来自于日益严重的围绕有限能源的地区之争。能源争端可能引发大冲突

  从整个东亚地区来看,能源形势不容乐观。中国和日本分别是世界上第二大和第四大的能源消费国,而且还是主要的石油进口国,其他东亚国家的能源消费量也逐年递增,在
1965年到1999年之间,它们的能源消费增长率比世界平均水平快了2倍。根据美国能源部的报告,20年前,亚洲的能源消费量已经占到了全世界的15%,在今后的20年内,这一比例将增加一倍。对能源需要的考虑已经在东亚国家处理与外部世界关系的问题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中、日去年发生的“春晓”油气田冲突也可以说明东亚国家对这一问题的重视。日本在东盟与中日韩三国能源部长会议上向中国代表发难,指责中国正在东海建设的“春晓”天然气项目“侵犯了日本海洋权益”。同时,日本政府决定成立所谓“海洋权益相关阁僚会议”,以抗衡中国在东海海域开采天然气等资源。

  不少日本媒体认为,日中两国今后在东海油气田开采问题上的摩擦将不可避免地加深。虽然能源问题只是东亚各国错综复杂矛盾的冰山一角,但是,这样的争端却很有可能点燃一场更大规模的冲突。需建立一个多边的合作框架

  因而,为了避免危机,东亚急需建立一个新的地区性能源合作的制度性框架。如果没有合适的方法来缓和危机,能源争端有可能给这一地区带来严重的冲突。这种冲突最有可能发生在中国和日本这两个地区性大国之间。目前,东亚国家在这一问题上已经有一些合作,但总的来说,这些合作还局限在一个较为初级的层面,且大多仅限于少数几个国家之间的双边的合作。例如,近年来,中国、日本、韩国试图和俄罗斯在铺设从西伯利亚到亚洲的石油管道问题上达成合作。然而,这种“合作”只带来了“管道政治”———加剧了东亚国家在争夺俄罗斯石油方面的竞争,因而也并不能把东亚各方带到谈判桌前。可见,只有一个多边的框架才能使东亚国家进行卓有成效的能源合作。如果有一系列具体而详细的协议来规制这些国家的能源需要,它们的冲突就不会扩展到其他地区。

  一个多边的合作框架将使各方充分地发挥自己的优势———例如,日本和韩国的技术,中国和印度尼西亚的资源,越南和中国的劳动力,从而可以避免“管道政治”的危险。东亚有两种选择

  这个合作框架是可行的吗?为了避免将来有可能发生的危机,东亚有两种选择。第一个选择是在能源问题上的全面合作。但是这种大胆的尝试很有可能失败,以往经验已经证明,由于个别国家国内政治的影响,在东亚建立全面性的地区“机制”的努力都已失败。

  相比之下,另一个选择则更为现实:在强调互信的基础之上,阶段性地解决不同问题,逐步地建立一个全面的合作机制。建立共商能源价格的例会机制将有助于减轻东亚国家间的紧张局势,建立互信,以及增大整个东亚地区在世界能源市场的讨价还价的能力。还有,这一合作框架还可以通过促进技术转移,使东亚各国更好地利用现有资源,减少能源进口。例如,中国拥有大量的煤炭储藏量但却缺乏先进的处理技术以解决有可能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而中国在一些新能源上也开发不足,如核能和天然气在现有能源利用结构中的比例要少于7%,同样,东南亚国家的技术也比较落后。对于这些情况,日本和韩国的技术不正可以派上大用场,有助中国更好地利用现有资源。

  从长远来看,在这一合作框架中包含的科研合作增加将有可能使新的节能技术方面获得新突破,并为单个国家节省研究和发展的费用。总之,通过在这些争议较少的领域建立对话和互信机制,这一合作框架将设立起一套程序———使资源争端和资源共享问题都可以得到充分的讨论和解决。

  但确实,东亚国家要打破它们传统的在能源安全上的“零和思维”是非常困难的。现有的框架和工作组(包括APEC能源工作组和ASEAN能源部长会议)规模都极其有限,而且在重要性上还常常要让位于其他议题。而且,这些框架和工作组往往只是提出一些抽象的指导方针和没有约束力的协议,在切实的合作进程上停滞不前。美国,东亚的协调人?

  为了打破这种现存的思维模式,东亚可能需要一个协调人。

  美国,也许正是一个可以考虑的对象。首先,美国不可能对这种迫在眉睫的冲突风险视而不见:世界需要一个稳定而强大的东亚,美国也同样需要一个稳定而强大的东亚。其次,在现阶段,美国也开始重新定位它在东亚的传统安全角色,而“能源合作”的协调人也许正是其合适的“转型目标”。同时,作为当今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费国家,这一地区的竞争和冲突带来的油价上涨会使美国受到损失。

  事实上,对于这一问题,美国方面已经采取了一些积极的措施。2004年7月,在中日“春晓”油气田发生冲突后不久,美国国务院负责人就中日两国在东海天然气田开发问题上对立日益加深一事表示:“强烈要求两国就划清分界线达成协议”,这种正式的官方表态可以看成是美国在推动中、日重新坐到谈判桌前采取的积极举措,有利于双方最终达成一个最后的解决方案。当然,美国要扮演一个积极的角色,就应该坚持一种以推动各国重新坐到谈判桌前为主要前提的政策,而且,更重要的是,这种政策绝不能损害东亚国家的利益和引起东亚国家的反感。

  目前,东亚地区在这一问题上已经有了一些可喜的进步。2004年6月,“东盟”国家领导人,以及日本、中国、韩国的领导人在马尼拉会面,倡导建立一个应付紧急事件的石油储备机制,并就能源合作形成了一个五年行动计划,这一计划包括了促进可持续性发展、一个共同的ASEAN电力网络,一条跨东亚的煤气管道。初期的进程报告,包括在越南和老挝的初期项目,将会出现在今年7月即将举行的柬埔寨会议上。

  2005年3月14日,中国、菲律宾、越南三国石油公司在马尼拉签署了《在南中国海协议区三方联合海洋地震工作协议》。虽然这只是一些初步的合作方法,但它们为东亚更全面的合作指明了方向。目前,东亚各方都在寻求一个对近来地区争端的短期解决方案,但显然,为了地区的稳定,它们应该跳出这种短期的考虑之外,朝着一个更全面的合作框架努力。

  [注:本文是南京大学—霍普金斯大学中美研究中心在FeiYi-Ming新闻基金会支持下举办的征文活动的优胜文章。该征文所有文章必须由一名中国研究者和一名国际研究者共同完成。本文作者为邓令言(RyanOng)和黄平]


评论】【军事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网友装修经验大全
经济适用房之惑
中美中欧贸易争端
变质奶返厂加工
第8届上海电影节
《头文字D》
百对网友新婚靓照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林苏版《绝代双骄》

 

首页 | 将军寄语 | 中 国军事 | 军事图片 | 武器纵横 | 周边军情 | 战略视角 | 各国军力

本网站由舰船知识主办
版权归舰船知识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