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外军新闻> 美“蓝岭”指挥舰访华专题 > 正文

美海军第七舰队“蓝岭”号2月24日将第四次来访

http://jczs.sina.com.cn 2004年02月23日 13:14 瞭望东方周刊

  《瞭望东方周刊》记者程瑛、李诗佳、实习记者蒋恩言/北京、上海报道

  最戏剧性的演绎是2001年3月23日“蓝岭”号对上海的访问。就在同一天,美国海军“小鹰”号航空母舰在第七舰队众多主力战舰簇拥下,进泊新加坡樟宜海军基地

  2月24日至28日,美国海军第七舰队“蓝岭”号指挥舰第四次访问中国大陆,落脚点选在它曾到访两次的上海。3年前,由第七舰队司令梅茨格中将率领的“蓝岭”号访沪,其热闹场面至今仍令人记忆深刻。

  第七舰队与中美关系

  2004年2月12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章启月在记者招待会上说,美国海军第七舰队“蓝岭”号指挥舰将于2月24日至28日访问上海,中美双方正在为此做准备。

  了解这支舰队历史的中国人,大都对它抱有复杂的情绪。上个世纪的后50年,第七舰队在台湾海峡的四次进出,每次都与台海危机有关:1950年的朝鲜战争爆发后进驻台湾海峡;1955年,第一次金门、马祖危机;1958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炮轰金门以及马祖;1996年,解放军在台湾海峡进行大规模演习。从上世纪后50年4次出入台湾海峡,到1989年以来的4次造访中国,第七舰队见证了两个大国间军事关系的起起落落,也成为了中美关系微妙的“晴雨表”。

  “军事关系是中美关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通常最晚被改善。而一旦两国关系发生问题,军事交流最先受到影响甚至被中止。因此,中美两国的军事关系在这20多年的风风雨雨中一直随着政治关系变化而变化。”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战略研究室主任夏立平告诉《瞭望东方周刊》。一直以来,中美两军的交往存在一种“波动规律”:快速上升-戛然停止-缓慢恢复-暂时停顿-逐步改善-再次停止-重新启动……在这样的背景下回顾“蓝岭”号的每次造访,似乎都带着当时中美关系的印记。

  1989年2月,曾任美国驻中国联络处主任的美国总统乔治·布什访问中国。这位美国历史上第一位就职伊始就出访亚洲的总统,在这次访问中又成为了第一位在电视上直接向中国人民发表讲话的美国总统。布什的出访使中美关系向前迈了一大步。当年的4月11日,中国海军训练舰“郑和”号由北海舰队司令马辛春中将率领访问了美国太平洋舰队的总部珍珠港,这是中国海军军舰第一次访问美国。5月中旬,美国太平洋第七舰队旗舰“蓝岭”号及另外两艘军舰在舰队司令的率领下回访了上海。两国海军的交流开始制度化。

  1995年李登辉访美,公开叫嚣“台独”。为了警告李登辉的分裂言行,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台湾海峡进行军事演习。1996年3月,台湾举行“总统”大选,台湾局势再度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美国第七舰队的“独立”号航空母舰战斗群与“尼米兹”号航空母舰战斗群钻了国际法的空子,在台湾海峡“密集训练”,貌似尊重中国主权,实为替李登辉撑腰打气。这使两国几乎接近了战争边缘,也使中美关系迅速恶化。1997年,两国开始了修补相互关系的努力。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1997年底访问美国,美国总统克林顿1998年对中国回访。1998年8月2日,第七舰队“蓝岭”号与“麦凯恩”号导弹驱逐舰访问中国青岛,中美两国的军事关系在台海危机两年后渐渐恢复正常。2001年3月23日,“蓝岭”号再度访问上海,然而9天后的4月1日发生了世界震惊的中美撞机事件,两军关系几乎降至冰点。

  转机出现在“9.11”事件之后。“中美在军事领域的合作因撞机事件一直滞后于其他领域。随着“9.11”以后中美关系的发展,整体关系大为改善,美国在东南亚反恐等各方面都需要中国的合作,国际形势的转变需要中美再度合作。”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综合研究室主任郭宪纲告诉《瞭望东方周刊》。正是在这样的大气候下,布什总统一直督促美国军方与中国的交流。2003年2月17日,美军第七舰队旗舰“蓝岭”号抵达香港访问。

  “蓝岭”号对香港的访问表明了中美在撞机事件后军事交流日益正常化。这一年中美军事交流可谓突飞猛进,2003年10月,中国国防部部长曹刚川应邀访问美国,此外中国军队首次访问关岛,这两次举动被外电一致认为是中美军事关系升温的表现。

  在这样的背景下,“蓝岭”号第三次访问上海似乎是水到渠成的结果。“蓝岭”号的这次来访,标志着中美关系处在良好发展的正常阶段。”曾经在“蓝岭”号上次访沪时听过美国海军第七舰队司令梅茨格演讲的夏立平告诉《瞭望东方周刊》。

  然而,尽管中美军事合作形势一片大好,必须清醒看到,中美之间依然存在着暂时无法跨越的障碍,在美国示好的表情后面,有另一张面孔。

  “一直以来,美国对中国都有两张面孔,一张叫遏制,一张叫接触。”郭宪纲告诉《瞭望东方周刊》。“美国始终有两手,一方面与中国军事合作,一方面仍然对台出售武器。在这样的情况下,“蓝岭”号的来访,象征意义大于实质意义。”

  关于遏制和接触的两重态度,最戏剧性的演绎是2001年3月23日“蓝岭”号对上海的访问。就在同一天,美国海军“小鹰”号航空母舰在第七舰队众多主力战舰簇拥下,进泊新加坡樟宜海军基地。这被舆论看成是美军自1992年撤出菲律宾以来,大举重返东南亚。而不久后的4月1日发生的撞机事件,无不显示着美国两张面孔的同时存在。在中美军事关系中,虽然反恐为两国的军事合作增加了机会,但台湾问题始终是个暗礁。

  “蓝岭”号的访问是象征性的,在中美交流中美方多少还是带着戒备的心态。在2001年“蓝岭”号访问中国时我曾经听过梅茨格司令的演讲,他当时的态度很友好,表示希望和中国发展良好关系,但他也提到了第七舰队在这一地区要发挥强大作用。”夏立平这样向《瞭望东方周刊》回忆道。

  亲密接触“蓝岭”号

  作为第七舰队的旗舰,“蓝岭”号这艘18500吨、“代表美国海上综合作战指挥能力最高水平”的两栖指挥舰的动向一直引人注目。源自美国海军第七舰队在中美关系史上曾经扮演的特别角色,“蓝岭”号也受到中国人的特殊关注,无论是军事专家、新闻记者还是舰船“发烧友”。2001年3月“蓝岭”号访沪时,不少人得以与它“亲密接触”。

  《瞭望东方周刊》记者当时曾登舰采访,看到“蓝岭”号更像矗立在城市广场上的一座现代化写字楼,从舰首走到舰尾需要好几分钟。舰上身材娇小、金色长发的女兵,表示“要尝尝地道的中国菜”的水手,小型教堂里20多岁的“牧师”比尔,都给记者留下新鲜而深刻的印象。

  中国海军新闻官邹陈东也曾登舰进行专访。他在《中国国防报》上撰文,将“蓝岭”号称为“电脑城”。他描述了“蓝岭”号与其他旗舰的不同之处:舱面没有密密麻麻的天线,前后甲板都显得非常空旷,只见几个球状的物体在舱面上显得非常突出,这就是“蓝岭”号的天线和雷达;没有强大的武器配备,主要作用是指挥,最重要的装备就是各种通讯电子设备和计算机。

  这位海军新闻官获准进入“战术情报指挥中心(TICC)”参观,他这样描述第七舰队的“大脑”:只见4个投影仪在4块1.2米×2米的大屏幕上打出4个不同的画面,右起第一块显示的是“蓝岭”号的外部因素;第二块屏幕可以看出是我国江苏、上海、浙江3地的海图,可传递空中、海面、海上目标图像等信息;第三块屏幕主要显示长距离目标;第四块显示的是日本沿海至台湾的图像,主要考虑气象、风向及洋流。

  上海的一名舰船“发烧友”就没这么幸运了,他没拿到参观票,在蒙蒙细雨中绕着码头四处踅摸,走出一公里,攀高上低,才得以远观“蓝岭”号倩影,为这个“火力比我军500吨的边防缉私艇还要弱”、却具备世界一流海军指挥系统的“大家伙”而兴奋不已。至今,他拍摄的图片还挂在网上。

  夏立平向《瞭望东方周刊》回忆说:在上海文新大厦,当时的第七舰队司令作了演讲。他对美国的亚太防务战略做了详细的阐述,也不讳言美国在这一地区保持强大的军事存在,而且要扩大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军事存在。夏立平说,总体来说这艘军舰比较老,差不多是第七舰队里历史最久的了,所以相对来说装备也比较落后,一般来中国访问的美国军舰都不是很新。夏立平接触到的“蓝岭”号官兵都表示很愿意来上海访问,认为上海是一个很适合观光购物的旅游城市。他们还喜欢去上海的酒吧。夏立平断定此次“蓝岭”号来上海仍会按惯例在军舰上举行招待会,接待上海的官员和学者。这是一种宣传和公关手段。

  空前绝后的“专业旗舰”

  第七舰队属下的海军主战阵容中,除排水量8.6万吨的“小鹰”号航空母舰外,“蓝岭”号是另一亮点:舰长194米、宽25米、航速23节;职员编制821人,指挥部人员190人;多台超级计算机、数百台终端与卫星、导航、预警、通讯及全球定位系统相连,构成复杂完善的电子信息分析、处理系统,可同时对来自地面、海上、空中、水下的多类电子情报进行实时综合处理。

  “蓝岭”号身世非凡。二战时美军在欧洲和太平洋登陆作战中发现,为了使各兵种在两栖作战中协同行动,顺利进行登陆作战,必须建立一个完整的通信系统。这种统一指挥所需要的设备是一般舰艇所不具备的。为此,美国国会在战后专门批准了建造“蓝岭”级新型指挥舰的计划,这是世界上空前的两栖指挥舰,一共只造了两艘,造价7550万美元的“蓝岭”号是其中的第一艘。它1969年1月在美国费城海军造船厂下水,第2年11月加入美国海军服役,经过一段时间的试验和试用后,1979年10月取代“俄克拉荷马”号,正式成为第七舰队的旗舰。它的出现使美国海军第一次拥有了功能齐全、性能先进的大型海上指控中心,从而在技术上彻底解决了大规模海上联合作战的指挥问题。

  尽管从远处看去,“蓝岭”号的通长甲板布局很像一艘轻型航空母舰,但事实上除了少量的近距自卫武器外,它没有什么攻击能力;在海上作战中,“蓝岭”号除了履行指挥控制的职能外,几乎不担负其他作战任务,完全是一艘专业旗舰。

  围绕着“一切为保障海上指挥”的需要而设计的“蓝岭”号,为了减少电磁波的干扰,各种系留装置和补给装置都尽量布置在上甲板以下;为了保障两栖作战中指挥员离舰上岸的需要,在舰体中部甲板下有三个约占舰体长度二分之一的突出部分,存放了3艘人员登陆艇和2艘车辆登陆艇,舰上还可以搭载700名登陆作战人员及车辆;舰载武备较少,导弹和火炮均配置在上甲板的中部,以减少对指挥通信系统的影响。

  “蓝岭”号的核心“旗舰指挥中心”是一个大型综合通信及信息处理系统,它同70多台发信机和100多台收信机连接在一起,同三组卫星通信装置相通,可以每秒3000词的速度同外界进行信息交流。接收的全部密码可自动进行翻译,通过舰内自动装置将译出的电文送到指挥人员手中。这种信息收发处理能力在世界上首屈一指。

  “蓝岭”号的出现使美国海军第一次拥有了功能齐全、性能先进的大型海上指控中心,在技术上彻底解决了大规模海上联合作战的指挥问题。此后30余年,在美国海军每一次重大部署中都能看到“蓝岭”的身影。

  但“蓝岭”号后继乏人。其他国家的海军并未群起仿效,美国海军也迟迟没有确定下一代两栖指挥舰的建造计划。专家分析认为,这受到战略需求、经济承受能力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中美军事交流加温

  10天前,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熊光楷上将与美国国防部副部长费思,在北京进行了第六次中美国防部副部长级防务磋商。虽然这只是确立8年、历经波折的中美防务磋商机制的一次例行年会,但仍有舆论将其评论为“中美军事交流正常化的一个标志”,使“中美军事接触又前进了一步”。

  一个月前,美国武装力量最高军事长官、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理查德·迈尔斯上将访问中国,这是自2001年4月“中美撞机事件”以来访华的美国最高级别军事官员。迈尔斯表示希望中美军事交流“延伸到战术以及其他各个层面,比如演习、人道主义援助、搜救、军舰互访以及军事教育等”。

  在此基础上,“蓝岭”号来访为2004年中美军事交流的良好开局更添热络气氛。有消息说:第七舰队的航母“小鹰”号也定于2004年3月到香港访问5天。有军事专家认为,作为中美关系“晴雨表”的中美军事关系,曾随着两国政治角力的变化而三起三落,“猜忌多于信任,防范多于合作,遏制多于交往”。而“9·11”以来,反恐形势下美国对中国的战略需求明显上升,两国关系中的军事层面也得以提升。

  有评论认为,中美军事交流不仅已恢复到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的最高水平,而且正准备继续迈上新的台阶。

  美国太平洋第七舰队简介

  第七舰队成立于1943年3月15日,是美国部署在东亚的最大机动力量,由美国太平洋总部直接指挥,其司令部设在日本的横须贺港,驻地包括日本佐世保、冲绳和韩国釜山、浦项、镇海等地。拥有60艘军舰;作战飞机350架;“小鹰”号航母;3艘重型舰;5艘核动力攻击潜艇以及旗舰“蓝岭”号。海军3.8万人;陆战队2.2万人。该舰队曾经参加过日本无人岛的登陆战役、西南太平洋战役、朝鲜战争、海湾战争等。

  相关专题:美“蓝岭”指挥舰访华专题


评论】【军事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首页 | 将军寄语 | 中 国军事 | 军事图片 | 武器纵横 | 周边军情 | 战略视角 | 各国军力

本网站由舰船知识主办
版权归舰船知识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