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首度恢复纪录飞行 米格-31创22项新标(组图) | |
---|---|
http://jczs.sina.com.cn 2003年10月10日 13:48 舰船知识网络版 | |
![]() 点击此处查看其它图片 ![]() 俄罗斯《红星报》10月9日报道:俄空军新闻局透露说,不久前,俄空军首度恢复了苏联时期的创世界纪录飞行:四名飞行员分别驾驶两架米格-31远程歼击机进行极限飞行,创下了22项飞行记录。 俄制米-31飞机还从未被用于打击敌方空中目标。80年代,苏联歼击机在萨哈林州拦截韩国客机波音-747,导致美苏关系恶化,当时苏联向远东地区就派遣了一支米格-31中队, 22项记录均属于起飞重量为35-45吨这一飞机级别。飞行在是位于俄阿斯特拉罕州阿赫图宾斯克国立飞行试验中心的机场进行的。所有指标均由机组人员在没有任何先期准备的情况下驾机完成。这些记录包括:各种飞行状态下爬高速度以及不同有效载重下(1000公斤、2000公斤等)的飞行高度。 米格-31歼击(截击)机是一款很独特的战机,世界上尚无同类机型。它的“老祖宗”是米格-25,当年由俄“米高扬”设计局的首席飞行员、苏联英雄亚历山大·费多托夫亲自试飞。米格-31的批量生产始于1979年,生产商是高尔基市(现名下诺夫哥罗德)的“雄鹰”飞机制造厂。到了1980年,部署在远东的第一支空军部队就已装备新型米格-31歼击机。 在俄国斯防空系统中米格-31歼击(截击机)常被用来进行长时巡逻。必要的时候可摧毁所有的空中机动目标,包括小型巡航导弹、直升机、洛克希德SR-71级高空高速侦察机。该型飞机可以全天候飞行,并在任何气候条件下展开无线电电子战。 米格-31的机组成员为两人:一名飞行员,一名操纵员。机载无线电电子设备包括独特的无线电导航系统“屏护”,可以发现方圆200公里的目标。 由四架米格-31歼击-截击机组成的飞行编队即可有效控制战线长达800-900公里的空域。该型飞机另一大特点是其装备有可与编队歼击机及地面指挥中心联络的数字式封闭通信系统。这种封闭通信方式保障了攻击的隐蔽性。 纪录飞行的参与者及组织者们强调说,该型飞机的潜能还没有被完全挖掘出来。在对机组人员进行辅助训练并对航空设备进行加工改进后,米格-31将可能再创下30多项速度、高度、爬升性能的飞行世界纪录。俄空军飞行员有望于明年3-4月驾驶米格-31战机向更新、更多的世界纪录发起冲击。 米格-31的战术技术性能:大小:翼展:13.46m,机长:22.69m,高:5.15m。质量及载重:正常起飞重量:41吨,最大起飞重量(挂燃料箱):46.2吨。飞行参数:17.5km高空的最大飞行速度:3000公里/小时(2.82马赫),低空飞行速度:1500公里,巡航速度:2.3马赫;实际升限:20600m;不带副油箱时最大航程:2500公里;战斗半径:720公里,带油箱时:1400公里,带空中加油时:2200公里。带空中加油时巡逻时长:6小时。机载武器:4枚带雷达自导引弹头的P-33远程制导导弹;带红外引导头P-40T的中程制导导弹以及P-60、P-60M或P-73近程制导导弹,六管航炮ГШ-23-6(口径:23mm,260发炮弹,射速每分钟8000发。)(任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