轰六50米海上超低空持续稳定飞行数百公里 |
---|
http://jczs.sina.com.cn 2006年01月27日 10:57 中国青年报 |
![]()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军事图片 铸铁拳海空称雄 作为重型轰炸机团,“突击”是其威力所在,练就“突击”绝技也就成为该团官兵的毕生追求。 他们先从夜航下手,率先在海军航空兵部队组织下半夜训练。 早春,南海某海域,海面一片漆黑。副团长胡树清带领10架轰炸机组成的强大机群,与多艘舰艇在夜色中展开突防作战。事先互不通报具体方位,全凭双方斗智斗勇。雷达仔细搜索目标,飞机从多个方向进入,快速接敌,快速突击,快速脱离,夜间技术和战术得到全面检验。 更艰难的课目在等待着轰炸机团的官兵。 “超低空”训练被飞行员们形象地称为“隐身术”,低空突防一直是世界各国航空兵特别关注的一种战术。轰炸机团官兵着眼未来战场创新海空突击样式,积极应对信息战要求,苦练“隐身术”。 2005年5月,轰炸机团多个机组参加上级组织的超低空集训。谢军、张国忠等多个机组组成超低空突击群。100米、90米、70米、50米,庞大的轰炸机掠海飞行,转弯时巨大的机翼眼看就要划破波浪,但参训飞机无不以惊险的高难动作在低空躲过“敌方”雷达搜捕,把超低空技术表现得淋漓尽致。 目前,全团作战编组均达到昼夜间在100米、50米超低空状态下持续稳定飞行数百公里的海上长距离飞行的能力;编队间隔、距离均达到大纲规定的最小间隔、距离30米的要求。 回首射雕处,千里暮云平。2005年9月,一场看不见的激烈对抗正在南海深处展开。这是一次以信息协同唱主角的对敌舰船编队联合突击。由团长吴中秋率领的轰炸机群,与我方巡逻警戒机、水面舰艇编队协同作战。数百公里外,前出警戒的巡逻机仔细搜索,不断向我编队和机群实时传输着敌目标区态势。轰炸机群下降到海面仅数十米超低空,紧贴海面,飞行员们屏声静气,盯着仪表,紧张判断着敌方目标位置、性质、数量、大小、航向、航速。抵近目标,轰炸机群相继跃升到发射高度,轻点按纽,呼啸的导弹直向海天远处的目标扑去,数分钟后,数据传回:敌目标被我强大的海空突击力量全部摧毁!突破云天的重型轰炸机团已成为中国海空突击的一柄利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