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军事新闻 > 正文

24年,一个简单的任务(组图)

http://jczs.sina.com.cn 2005年11月03日 08:25 中国国防报
24年,一个简单的任务(组图)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军事图片

24年,一个简单的任务(组图)





24年,一个简单的任务(组图)
民兵在野外对朱鹮进行观测

24年,一个简单的任务(组图)
民兵巡逻队在朱鹮保护站外执勤

24年,一个简单的任务(组图)
喜爱清洁的成年朱鹮在小溪中觅食

24年,一个简单的任务(组图)
幼鸟在巢中等待外出觅食的亲鸟

  朱鹮,世界极濒危动物。长喙、凤冠、赤颊、雪羽,姿态高贵,被日本和朝鲜定为天然纪念物,享有“东方宝石”和“活化石”之美誉。朱鹮最早生活在60000万年前的侏罗纪,随着人类文明的日渐频繁,森林遭到极大破坏、环境污染严重,朱鹮数量越来越少。1963年,前苏联最后一只朱鹮在哈桑湖被制成标本;1979年,朝鲜半岛最后两只朱鹮在板门店绝迹;1980年,日本最后4只朱鹮被笼养在佐渡朱鹮保护
中心。此后,关于朱鹮就没有任何消息……

  (一)

  1978年,按照时任国务委员谷牧的指示,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成立了中国朱鹮专题考察队。3年间,我国著名鸟类专家刘荫增和他的队员们跑遍了中国的大江南北,但一无所获。1981年4月,考察队在陕西南部秦岭脚下的汉中市洋县扎下营寨。5月的一天,距县城北44公里的草坝村一个名叫何丑旦的青年民兵来到考察队的住处,告诉刘荫增说:“我几天前还在金家河看到一只‘红鹤’。”刘荫增不敢相信,他拿出几张朱鹮的照片让何丑旦辨认,纯朴憨厚的何丑旦只是不住地点头。

  在何丑旦带领下,考察队爬上了海拔1000多米的洋县金家河。

  在一棵青枫树上,他们发现了一个鸟巢,这是朱鹮的巢吗?“快来看,这有朱鹮的爪印。”一个队员喊了起来,刘荫增的目光死死盯住水田埂上一行清晰的爪印,正在他要抬头之际,听到有人喊到:“那不是朱鹮吗?”顺着何丑旦手指的方向,一对朱鹮正由东向西翩翩飞来。考察队队员兴奋得抱成一团。在何丑旦带领下,考察队在洋县八里乡村姚家沟深山共发现了7只野生朱鹮。中国洋县发现朱鹮!各大报纸、电台、电视台都在当天发布了这个让世界震惊的新闻。何丑旦,这个普通中国民兵的名字也随之走向世界。

  (二)

  按照自然科学惯例,鸟类数量只有超过1000只才能算真正摆脱濒危。朱鹮在中国被重新发现了,但数量仅有7只,中国朱鹮能否摆脱灭绝的危险在世人心中还是个未知数。

  朱鹮生性好洁,取食异常挑剔,非鲜活的小鱼和软体水生动物不食,常因找不到食物而饿死。森林面积的日益减少、环境污染的不断加重和不法之徒的猎捕,使朱鹮的生存和发展面临着严重的威胁。

  保护朱鹮刻不容缓,否则中国朱鹮将面临灭顶之灾!为此,陕西省汉中市除加强对群众宣传外,还报请上级批准,在洋县成立了一支特殊的部队——中国朱鹮民兵救护队。洋县的民兵从此就被赋予了一个特别的任务:保护朱鹮。

  1981年夏天,发现第一只朱鹮的洋县姚家沟住进了一户特殊人家,他们就是“秦岭一号朱鹮群体”的监护者。除北京专家刘荫增外,其余4人均是洋县朱鹮民兵救护队的成员。他们在四面透风的茅草屋里架起望远镜,开始了漫长而艰辛的救护工作。为了能够识别朱鹮的每一个巢,他们对每棵巢树都进行编号,给每只朱鹮都取了名,轮流守在望远镜前监护每一只朱鹮和朱鹮巢。

  1995年4月,朱鹮孵卵的关键时期。一天,被朱鹮保护观察站聘请为观察员的刘庄村党支部书记、民兵连指导员李海忠和同为民兵的儿子李彦杰,发现一对正在孵卵的朱鹮从上午10时离开后一直没有回巢,巢中两枚卵也只剩下一枚。李海忠父子异常担心,每隔1小时就用报话机将观察情况向50公里外的保护站报告一次。太阳快落山了,朱鹮亲鸟仍未回巢,山里的气温下降很快,如不采取措施,巢中这枚正在孵化的卵就会坏掉,情况十分紧急。保护站的技术人员要等到第二天才能赶到,这可咋办?父子俩没办法,只好由李彦杰爬上树,小心翼翼将卵取下来带回家,李彦杰的母亲拿出自家的新棉花将朱鹮卵细心地包了一层又一层,然后掀起内衣轻轻地放进自己怀里。这一夜,李彦杰的母亲没敢合眼,生怕压着朱鹮卵,李海忠、李彦杰父子也没睡好觉,不时起来看一看。直到第二天中午,保护站技术人员将卵取走后,一家人才松了口气。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民兵朱鹮救护队的队员们每星期都要巡山3到5天。老式的解放鞋磨破了多少双,他们自己也不清楚。“幸好这种鞋还算便宜!”一位队员如是说。20多年来,上高山下深沟爬坡过河,战严寒斗酷暑风餐露宿,民兵分队的队员们记录下的数千万字的监护日记和拍下的近万幅照片,详细记载了每一只朱鹮的成长过程,为国内外生物学家研究朱鹮提供了第一手宝贵资料。民兵分队同时还预防了数百起的意外伤害,救护受伤、走失朱鹮40多只。

  (三)

  朱鹮在给当地群众带来巨大荣耀的同时,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不便。

  自朱鹮来到三岔河的那天起,方圆50里的村子娶媳妇生娃过年不敢吹锁呐、放鞭炮,除夕清明祭祖坟不敢上香烧纸。老民兵连长开玩笑对记者说:“朱鹮比祖宗还重要。”自古以来有狩猎习惯的山里人也按照保护朱鹮的规定,把传了几代人的猎枪、猎具上交给了政府。20多年来,洋县民兵配合公安局收缴猎枪5万余支、猎套200多个、钢丝绳5000余米,为朱鹮的繁衍营造了一个安全的环境。

  为了让朱鹮有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朱鹮活动区的村民不能开垦荒地,也不能在农田里施化肥、打农药,土地一年比一年贫瘠,收成一年比一年少。2002年,牯牛坪57亩水稻遭受虫害侵袭,民兵方国庆家就有5亩。为保护朱鹮在田里取食,方国庆和乡亲们只能眼巴巴地看着稻秧被害虫吃成光杆。民兵纪宝芳发现一对朱鹮在他家院里的青枫树上筑巢后,就把牛铃铛摘了,家养的狗也送了人,怕惊吓了朱鹮。

  在野生朱鹮保护工作中,民兵分队队员刘树文的贡献最大,付出也最多。1993年,当村南树林中飞来第一对野生朱鹮后,他就成了野生朱鹮群落的守护者。每天早上朱鹮离开树林外出觅食,他要站在自家门外的水渠旁详细记录朱鹮的数量和飞行方向;傍晚朱鹮归来,他要详细核对朱鹮数量,十二年如一日,没有一天间断。如今,他看护的野生朱鹮已经从最初的2只发展到26只,成为世界最大的野生朱鹮群落。因为看护朱鹮,刘树文失去了多次外出赚钱的好机会,仍然住着旧房,每月只领不足百元的看护费。

  另一位队员是洋县溢水镇木家村的青年民兵陈文忠。他高中毕业后承包了一块近百亩的山林,自愿当了一名朱鹮保护观察员。朱鹮繁殖期间他白天黑夜都要在巢树下观察守护,每年报酬只有三四百元。有人问他:“为啥守着个聚宝盆却不伐树卖钱?”他反问道:“没树了,朱鹮咋办?”

  汉中市一位领导曾感慨地说,别的地方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朱鹮活动区的群众有山不能靠,有地不能富,都是为保护朱鹮。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一个冷冰冰的数字:朱鹮民兵救护队的队员们经济收入中等偏下的达80%以上!25年来,朱鹮活动区的民兵带头改变旧习俗,带头把自家的水田和树林让给朱鹮保护站,为朱鹮生活提供了各种方便,牺牲的经济利益无法用金钱来计算。

  (四)

  如今,朱鹮已从最初的7只发展到650多只,活动范围遍及汉中市城固、汉台、勉县、南郑、西乡等7个县(区)。许多人知道朱鹮美丽,知道中国朱鹮的保护是最成功的,但很少有人清楚洋县民兵为此付出了多少辛勤的汗水。朱鹮保护站的科研工作者说,是洋县民兵托起了朱鹮飞翔的翅膀。一位前来洋县朱鹮保护站参观的将军这样说道:“24年,为了完成一个简单的任务,民兵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他们的行动必将为历史所铭记……”

  近日,陕西省环保局传来了消息,陕西省将在洋县朱鹮自然保护区的基础上,建立朱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洋县民兵们笑开了怀:只要有越来越多的人保护爱护朱鹮,美丽的“东方宝石”一定会在中华大地上绽放更加灿烂的光彩……

  (本文照片摄影:段 华、陈文涛)(来源:中国国防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首页 | 将军寄语 | 中 国军事 | 军事图片 | 武器纵横 | 周边军情 | 战略视角 | 各国军力

本网站由舰船知识主办
版权归舰船知识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