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基层团支部书记的作为有多大 | |||||
---|---|---|---|---|---|
http://jczs.sina.com.cn 2006年05月18日 06:51 解放军报 | |||||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军事图片
“团员青年集合!”第一个团日,丁秉毅站到全体团员青年面前,“老兵脱下上衣!”胸膛露出,那是一排黑红结实的胸膛。“同志们看清了,这是见面礼,要在六连当个够格的团员,就得这样!” 2005年新兵下连,53名新战士来到六连,好奇的眼睛到处乱看着。 “团员青年集合!”第一个团日,丁秉毅站到全体团员青年面前,“老兵脱下上衣!”胸膛露出,那是一排黑红结实的胸膛。丁秉毅也甩掉上衣,胸膛上全是黝黑隆起的肌肉块。“同志们看清了,这是见面礼,要在六连当个够格的团员,就得这样!” 话虽不多,却震撼着新战士的心。半年以后,他们有了同样结实的胸膛。 2004年2月,丁秉毅任六连团支部书记。上任第一天,一张团员青年的训练成绩统计单,让他不由得一惊:11项训练内容考核,多数人只是刚刚合格。一次紧急集合,丢三落四拖后腿的竟都是团员青年……“部队共青团工作应该在谋打赢上有作为,我这个团支书责任重呐。”丁秉毅一夜未眠。 第二天,丁秉毅站在青年战士的面前:“咱们是团员青年,更是军人,是军人就应有过硬的军事素质。”几句话说得青年战士直愣愣的,“今后,把大家的弱项变强项就是团工作的重点!” 从那以后,六连的团日活动都带上了浓厚的“军味”:体育比赛、军事竞赛成了活动的主旋律。在丁秉毅的建议下,团支部组织开展了“训练场上当尖兵”互助活动、评选“共青团号”战斗班组活动,激发青年战士精武热情。海训时,连队组织团员青年武装泅渡接力赛,丁秉毅作示范、任教练、当裁判,战士们都兴奋起来。虽然肩膀被晒得掉了几层皮,海水一浸,钻心地疼,可士气还是很高涨…… 射击、障碍、军体、越野……青年战士个个都练脱了几层皮。一天,连队按照训练计划,组织青年战士战术补差训练。突然乌云翻滚,瓢泼大雨劈头盖脸砸下来。有的战士想找地方躲雨,“不准动,看我的!”只见丁秉毅冲锋枪一端,在暴风雨中对着“敌阵”冲击,滚进、卧倒、射击……30多个动作迅猛利索。瞬间,山头上一群群泥人在风雨中嗷嗷叫着,摸、爬、滚、打。 一番苦练,使一大批团员青年成了弹无虚发的“神射手”、健步如飞的“飞毛腿”。可丁秉毅并没有止步,他建议连队在青年战士中实施“换手交叉训练”,以老带新传帮带,步枪手与狙击手、榴弹发射器手与 火箭筒手等交叉训练,结果,一批团员青年战士实现了“一专多能”。丁秉毅的目光一直盯着下一个目标。他又组织青年战士学习通信电台使用、高射机枪、无后坐力炮等的操作。如今,连队已有38名团员青年掌握步兵所有类型通信电台以及无后坐力炮、重机枪等18种武器装备的操作,成为“全能士兵”。 到过六连的人都说,丁秉毅带出的青年战士,脑瓜聪明,“战场”应变能力强,个个都是“机灵鬼” 一次综合实兵实弹演练,正在丛林中长途奔袭的部队,突然接到导演部出示的情况:防毒面具滤毒罐被弹片炸破,面具出现漏气,敌人已对你部实施了化学袭击…… 情况来得突然而“刁钻”,可六连的战士却不慌不忙,取出备用的滤烟片在水中一浸,堵在“破损”的滤烟罐上,又用泥巴进行了密封,用毛巾进行了包扎…… 当被问及咋想到这个办法时,战士们说,团支书丁秉毅早就在战例授课中讲过类似的情况,我们只是发挥了一下。 让青年战士多掌握几套“战场”应变招法,是丁秉毅担任团支书后的又一创举。事情缘起几次演练,丁秉毅发现,不少青年战士虽有过硬的军事技能,却缺少战场应变能力,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战效能。为此,他在团课活动中增加了战例讲座内容,精心收集选取与战士相关的千余个战例故事,结合班排、单兵作战中的技巧、战法,讲授各种地形、天气、动植物等的利用,各种武器、器材的一些非常规用法,不断给青年战士“补脑”。这一讲就是两年多,在潜移默化中,六连青年战士在“战场”上变得机灵起来。 一次对抗演练,由六连18名青年战士组成的突击队,遭到数倍于己的“蓝军”围抄。“他们携带装备物资太多了,不便机动,只有放弃物资,才能跳出包围圈……”坐镇“中军帐”的指挥员推测着。哪知,当“蓝军”包围圈合拢时,他们既没发现遗弃的物资,也没找到六连战士。原来,情况紧急,六连战士在查看地形后发现,附近有一条河。于是,他们迅速用枯木、绳索、行军锅捆绑成简易木筏,载着物资顺流而下。“蓝军”赶到时,他们早已跳出了包围圈……得知情况的首长们都赞叹不已。 如今,丁秉毅带领青年战士从“战场”上总结、探索出“走、打、住、藏”60多条实用的小经验、小战法,其中不少被集团军推广。 丁秉毅怒吼着,带着青年战士在山枣地里来回冲了5趟。裤子、鞋子都被刺破了,划出了数不清的血痕…… 初冬时节,一条100多米宽的冰河,挡住了部队追击“残敌”的去路。情急之下,旅长命令六连为部队趟出一条通路。此时,气温已接近零下十摄氏度。丁秉毅第一个踏上冰面,“咔、咔、”寸许厚的冰面开始断裂。丁秉毅索性用枪托砸开冰面,开辟通路。望着丁秉毅的身影,没用动员,青年战士就和党员一样,纷纷跳入冰水中。 河水冰冷刺骨,深可没腰。官兵们被冻得瑟瑟发抖,嘴唇发紫。枪声、炮声、爆炸声此起彼伏……十余分钟后,官兵刚刚冲到岸边,“敌机”突然来袭,部队就地隐蔽,不少青年战士冻得浑身发抖,衣服成了“冰铠甲”,“咔咔”作响。“挺住,挺住就是胜利!”大家相互鼓励着,一动不动潜伏着……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丁秉毅任团支书后,总是用自己的行动带动青年战士。为激发青年战士一往无前的战斗精神,他组织青年战士开展团歌演唱、团旗接力、读书演讲等活动,请老战斗英雄讲传统、讲战斗故事、展览战斗英模图片。盛夏,火球一样的骄阳悬在天空,丁秉毅带着青年战士,负重几十公斤从海里向暗滩一次次冲锋,挑战极限;隆冬,滴水成冰,丁秉毅带着青年战士挖雪洞、住雪窝棚,练雪野潜伏,一趴就是几个小时…… 一次训练时,冲击正前方出现了一片二十几米宽的山枣地。因害怕山枣刺刺破鞋子衣服,一些青年战士绕道前进,十几人在敌前沿阵地前横向运动,犯了兵家大忌。“别说是山枣刺,就是地雷阵,也得冲过去……”丁秉毅怒吼着,带着青年战士在山枣地里来回冲了5趟。裤子、鞋子都被刺破了,划出了数不清的血痕……有人不解,可丁秉毅说,不这样怎能培养、锻炼出坚强的战斗精神? 一次次磨练、摔打,六连青年战士都成了“硬汉”。一次演习,团员王军的脚扎进了一个钉子,他咬着牙拔出钉子,继续向“敌人”冲去,鲜血染红了鞋袜,洒在800多米冲锋线上…… 事后有人跟王军说,你受伤了,而且这只是演练,完全有理由停下来。可王军说:团支书告诉我们训练场就是战场,平时不敢冲锋陷阵,战时怎能赴汤蹈火…… 这,就是一个基层团支部书记的作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