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军事花边 > 正文

军营文化生活:坚守军事文学的高地

http://jczs.sina.com.cn 2006年04月05日 10:04 解放军报

  裘山山

  1986年春天,一本散发着油墨清香的文学刊物,送到了西藏高原的哨所和云南边境的猫耳洞,广大官兵争相传看,爱不释手,他们读着那些散发着硝烟气息和战士们汗水味道的文章,如捧饮甘泉。很快,一封封热情洋溢的信,一篇篇充满激情的文章飞到了编辑部,官兵们传达出一个共同的心声:我们喜爱这本文学刊物!太好了!太及时了!

  它,就是刚刚创刊的《西南军事文学》。

  20年前,成都军区在原内部不定期的“战旗文艺”基础上,创办了面向全国公开发行的大型文学双月刊,这在军区一级的刊物里为首创。创刊之初,就受到了各级领导部门和首长的亲切关怀和鼓励。1986年春节,邓小平同志到四川视察,时任成都军区政委的万海峰同志代表编辑部恳请小平同志为刊物题名。小平同志对西南有着深厚的感情,听说西南战区要办一本文学刊物,十分高兴,一口就答应了。不久之后,题词就从北京送来,给了成都军区官兵极大的鼓舞。时至今日,《西南军事文学》仍是唯一一本由邓小平同志题写刊名的文学刊物。与此同时,刘伯承元帅和徐向前元帅也为刊物题写了贺词。当时的军区司令员傅全友、政委万海峰还为刊物撰写了发刊词。同时,刘白羽、李瑛、王蒙等10位军内外著名作家欣然担任了刊物的顾问,并亲自撰稿,使刊物从一开始就有了一个较高的起点。

  20年来,《西南军事文学》始终与战士同行,关注波澜壮阔的军营生活,描写广大官兵的喜怒哀乐,与官兵们共同见证军队的发展和建设,共同走过风雨征程。如今,它已从一株幼小的树苗,成长为一棵朝气蓬勃的大树,从一个军区刊物,发展为一个在全军乃至全国都很有影响的文学期刊,不仅推出了大量的军事文学佳作,也培养和扶持了一大批优秀作者,已成为军事文学领域中一份重要的、不可或缺的文学刊物。20年来,无数的人成长,无数的人离开,但《西南军事文学》始终坚守在阵地上,始终高举着军事文学的旗帜。

  中国有上千家文学期刊,要办出特色绝非容易。《西南军事文学》始终牢记一点,它姓“军”,要时时处处突出军队特色。成都战区地处西藏高原和云贵高原,高寒缺氧、艰苦卓绝、边界线漫长,驻守在那里的官兵尤其需要文学作品的加油鼓劲儿,尤其需要文学刊物的滋润相伴。《西南军事文学》以此为本,以饱满的政治热情,以特有的敏锐艺术眼光和快速突击能力,热情讴歌部队各条战线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和英雄群体,向军内外广大读者展示驻守在祖国大西南的全体官兵磨砺精锐之师、戍守西南边防的英雄事迹和动人故事。作家和编辑们不辞辛劳奔赴雪域高原、采访边关哨所;深入前沿阵地、聆听士兵心声,用真诚的心灵去感触那在军营哨位、现代机房、骡马栈道、茫茫冻土上炽烈燃烧的奉献情怀,用饱含激情的文字去讲述一个个可歌可泣感人肺腑的英雄故事,通过文学作品潜移默化的影响力和感染力,为凝聚军心、鼓舞士气,提高部队战斗力服务。

  为了让刊物贴近官兵,有浓厚的军营生活气息,《西南军事文学》在栏目设置上亦下了一番功夫,几个主要栏目,如“特稿专递”,“军事短篇小说”,“纪实与报告”,“女兵方阵”等,几乎都是军人写、写军人,聚焦军营亮点,着笔普通官兵,一打开刊物就仿佛与战士们共同行进在钢浇铁铸的庄严队列中,行进在直线加方块的迷彩方阵里,赢得了官兵们的喜爱。立足西南,还要面向全国全军。数年来,《西南军事文学》打破军区刊物的局限,先后推出了“全军军旅诗大展”,“全军军旅散文大展”,“全军女作家作品大展”,所发作品几乎囊括了军队最具影响力的作家和诗人。极大地提高了刊物的质量和知名度,亦在文学界产生了很大影响。1998年,《西南军事文学》举办“喜马拉雅笔会”,邀请了15位军内外著名作家深入西藏边关采访,历时半月,之后每位作家都写出了热情讴歌边关将士的作品,在本刊集中推出后反响很大。笔会结束后,人民日报,解放军报等全国数十家媒体进行了宣传报道,也为刊物树立了良好的形象。

  作为一家军队文学期刊,培养部队的文学新人是不可推卸的重要任务,《西南军事文学》为此专门设立了《新星灿烂》栏目,每期推出年轻官兵的文学新作数篇,为他们鼓劲儿加油。近年又推出了《新人出场》栏目,重点推出骨干作者。与此同时,举办创作学习班和改稿笔会,请作家和学者上课,或派编辑深入营区讲课,辅导基层官兵,有时亦请骨干作者到编辑部学习,和专业作家近距离交流,使业余作者在创作上有实实在在的提高。20年来,编辑部共举办大小创作班20余次,参加学习的官兵达200余人,一大批部队业余作者由此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如柳建伟、朱桉平、王曼玲、冉启培、凌仕江、周晋桦、纪莹、王龙等,都曾在《西南军事文学》学习过,其处女作也都是发表在《西南军事文学》上的,如今这些作者都已成为很有影响和潜力的部队作家。

  这些年,社会在不断变化,出版物也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甚至是一些不好的现象,对此《西南军事文学》编辑人员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深知军营官兵仍然需要文学,仍需要净化灵魂、鼓舞斗志的优秀作品,故无论出于何种原因,都不发表那些低级趣味、格调灰暗的作品;而是以大量的篇幅优先发表那些富有浓厚军营生活气息的作品。20年来所发的作品,无一违背这一原则,受到了广大官兵的好评,发挥了军事文学刊物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中的积极作用。

  20年来,《西南军事文学》共出刊138期,发表小说、散文、报告文学、诗歌、评论以及各类文学作品300余万字。有刘白羽、李瑛、艾芜等老作家的作品,有朱苏进、莫言、周涛、刘亚洲、周大新、徐贵祥等军队实力派作家的作品,也有大量的我区业余作者的文学作品。其中一些作品在全国、全军颇有影响,多次被选载,并获得军内外各种奖项,还有的改编为影视剧,深受广大读者和观众的喜爱。

  如衣向东的短篇小说《列兵的回忆》,获得了第九届解放军文艺奖大奖;沈卫平的纪实文学《炮击金门》,获得了解放军文艺新作品一等奖;康纲联的报告文学《现代师长》,获解放军文艺新作品一等奖;丁光洪的报告文学《中越边境大扫雷》,获得了解放军文艺新作品二等奖,等等。还有邓一光散文《在乃堆拉听自己的心跳》,分别被《读者》和《中华文选选刊》选载;朱增泉的散文《我惦记着两位西部士兵》,入选了2002年中国散文排行榜;金辉、唐念祖的报告文学《川藏军魂》,被收入中国作协选编的《2002年优秀报告文学选》,等等。据不完全统计,《西南军事文学》共有30余件作品在全军和全国获奖,并被收入各种优秀作品集。

  随着社会发展,电视、网络、报纸等及时性传媒主体的影响越来越大,直接影响到了文学刊物的生存,坦率的说,文学期刊的地位已越来越边缘化。《西南军事文学》也同样面临这个问题。编辑部在积极想办法采取措施的同时,仍坚持把刊物的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把繁荣军事文学创作放在首位。无论何时,都保证刊物的品位不下滑、不媚俗。为表达对边防官兵的敬意和热爱,《西南军事文学》从1999年起,免费向西藏边防、云南边防以及四川甘、阿、凉艰苦地区赠送刊物,直达最边远的哨所和执勤点。此举亦受到了部队官兵的好评。

  今天,《西南军事文学》又将开始它新的征程,道路依然是艰辛的、不平坦的。创立一份军事文学刊物固然不易,而守住它,把它办得越来越好,就更不容易了。要像官兵们坚守西藏高原和云贵高原那样,坚守住这块军事文学的高地,让刊物永远成为有品位、有影响,始终“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的军事文学期刊。让军事文学的旗帜,永远在西南战区高高飘扬。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军事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首页 | 将军寄语 | 中 国军事 | 军事图片 | 武器纵横 | 周边军情 | 战略视角 | 各国军力

本网站由舰船知识主办
版权归舰船知识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