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号特战队员——记海军陆战队女兵敖腾格日乐 |
---|
http://jczs.sina.com.cn 2006年01月19日 20:27 新华网 |
新华网湛江1月19日电 (陈万军、吴登峰、李根成)南国某综合训练场,一场抢滩登陆的实战演练正在进行。海军陆战队的一艇冲锋舟呈蛇形路线直插“敌”滩头阵地,陆战队员们刚跃下冲锋舟,就被“敌”某高地一处隐蔽火力点挡住了前进的道路…… 陆战队员趁“敌”射击间隙,猛地蹿出沟堑就地一滚,迅速摆脱“敌”火力打击,从侧翼接近“敌”无名高地,然后借助凹凸不平的岩石迅速攀上高地,一连串战术动作一气呵成。“嗒、嗒、嗒!”一阵枪响,“敌”高地火力点被摧毁…… 率领队友摧毁“敌”高地火力点的,就是海军陆战队第84号特战队员——敖腾格日乐。 2001年12月,高中毕业的敖腾格日乐从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后旗入伍,成为海军陆战队某旅女子两栖侦察队历史上第一位蒙古族女队员。4年来,敖腾格日乐先后10余次执行各种训练任务,刷新了女子两栖侦察队组建以来的13项纪录,荣获海军“特战队员奖章”,成为女子两栖侦察队中声名显赫的精武“霸王花”。 2003年,敖腾格日乐所在的陆战旅进行了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特战集训。考虑到女队员的心理和生理承受能力,自女子两栖侦察队组建以来,旅里一直将特战集训列为女队员的训练禁区。 “草原上,狼不会因为我们是女人就不咬;战场上,敌人不会因为我们是女兵就不开枪。既然海军陆战队男女队员的使命任务都一样,为什么特战集训就不让我们女兵沾边?”敖腾格日乐找到队领导说。陆战旅为此召开了一次“特别党委会”,同意敖腾格日乐等4名女陆战队员参训。 特战集训被陆战队员们称为“魔鬼训练营”,只有通过了特战集训的陆战队员,才能成为特战队员。 集训要求在为期6个月的极限训练中,完成手枪、步枪、机枪、 火箭筒等各种武器的使用及武装泅渡、潜水、散打、攀登、车辆驾驶、野外生存等数十项训练课目,采取全程淘汰制,超过半数的参训队员将被无情淘汰。敖腾格日乐闯的第一关,是和男队员们一样进行为期3个月的体能强化训练。 每一天,敖腾格日乐要完成500个俯卧撑,500个仰卧起坐,500个蹲下起立,500个马步冲拳,500个前后踢腿,5次500米障碍全程跑。 每一周,敖腾格日乐要完成3次3000米跑,3次5000米武装越野,3次1000米徒手游泳。 每一月,敖腾格日乐要接受“魔鬼训练营”的考核,只有成绩合格者才能进入下一月的训练。 一次,教官要求队员们在沙滩上背着50多斤重的砖头跑完3000米。敖腾格日乐咬着牙跑到了终点。谁知刚到终点,教官指着不远处的水田命令:“冲刺10个来回。”水田里的泥及膝深,只要速度稍慢一点,敖腾格日乐就感觉到泥在把自己往下拽。 突然,敖腾格日乐脚上一阵刺痛,一个趔趄摔倒在泥里,她听见教官冲着自己喊:“你现在可以选择放弃。” 敖腾格日乐一咬牙:“我决不当逃兵。” 回到营地,敖腾格日乐脚肿得已经脱不下鞋。医生用剪刀绞开鞋袜,洗去粘在脚上的泥,一道3厘米长的伤口正在渗血。医生要求她停止训练,她却对医生说,“我跑起来就不痛了。” 一次潜水训练,敖腾格日乐的潜水装备突然进水,巨大的压力压得她的耳膜如被针扎一般。虽然教官已经详细讲解过这种特情状况下的脱险技巧,但敖腾格日乐还是慌了神,凭着本能一下蹿出水面。由于压力剧烈变动,上岸后敖腾格日乐咳出了血丝。休息5分钟后,她又坚持再练习了一次水下脱险课目。 凭着这股拼劲,敖腾格日乐始终挺立在训练场上。 为了掌握攀登技术,她每天中午都加班。手磨破了,她用胶布一缠接着练。别人需要半年才能熟练掌握的攀岩技术,她只用了一个月。 为了掌握 拳击技巧,她每天缠着教官对打。空闲时间,她总是一个人对着树,回忆着拳术的每一处细节,揣摩教官出拳的动作,拳头打肿了,上点儿药再打。拳击训练考核时,她挥拳如风,一些男队员也成了她的手下败将。“她是我带过的队员中最能吃苦的一个。”特战集训队队长周仕国这样评价敖腾格日乐。 全面检验特战集训效果的一天终于到来了。 这是一座被外军称为世界上难度最大、标准最高的综合两栖训练场。约2000平方米的场地上,依次设置了2米的高墙,弓形的迂回通道,2米的堑壕,0.5米高、20米长的铁丝网和高低台及40度斜坡的3个拉索高台、40米长的悬空水池等数十个各种障碍物。 随着号令枪一响,敖腾格日乐飞快冲出起点,伸展双臂犹如雄鹰展翅般掠过条形浪木,跨过矮墙,敏捷地攀越软梯后,接着一个前扑穿过铁丝网……整个过程只用3分20秒,比上级规定的优秀时间提前了1分10秒,成为该项目女子两栖队的纪录保持者。 在接下来的60迫击炮、GPS全球定位仪、水下侦察等32个课目的考核中,她取得了10个优秀、8个良好、14个合格的好成绩,光荣成为海军陆战队第84号特战队员。(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