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警驻江苏无锡某部团政委丁晓兵爱兵爱民纪实 | |
---|---|
http://jczs.sina.com.cn 2006年01月04日 13:05 工人日报 | |
丁晓兵所在的部队,正是全军声名远扬、威震敌胆的“皮旅”。 “皮旅”的称号,源自部队领导皮定均。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中,部队作战1000多次,歼敌11万多人,立下赫赫战功。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作为这支英雄部队培养的众多英雄之一,丁晓兵在官兵和老百 由于伤残,丁晓兵只能用左手来表示一个军人的最高礼仪。然而,在官兵的心目中,他的军礼却最具分量。 去年4月的一天,全团召开军人大会,丁晓兵走下台来,向着二营六连一个叫黄麒的班长庄重地敬了一个军礼,会场上顿时掌声雷动。 原来,班长黄麒对每个战士有着深深的爱。丁晓兵说:“战场上什么样的人最可爱?勇于奉献的人最可爱;平日里什么样的人最可爱?把别人装在心中的人最可爱!” 实际上,丁晓兵自己就是一个“把别人装在心中的人”。 去年冬天,部队驻地连下好几场大雪,气温骤降,而新兵也在此时进了军营。一天晚上,丁晓兵来到一营二连新兵当中,发现好几个新兵的手冻伤了。丁晓兵当即带着团里人员连夜查访新兵营,把300多个新兵的手看个遍,最后清点出近40个战士有了冻伤。 丁晓兵在干部会上大声说:“新兵刚刚离开父母,我们要尽心竭力帮他们适应部队生活,不然就是失职啊!” 随后,部队大力推行科学方法,改变传统训练方式,还给战士配发了保暖手套,冻伤手的新兵少多了。没有再比生命、情感重要的了 丁晓兵有一个“带兵秘方”:“爱心三分,耐心三分,鼓励三分,帮助三分”。正是这4个“三分”,像阵阵清风、缕缕阳光,抚慰温暖了很多官兵的心田。 丁晓兵有个绰号,叫“送子观音”,乍一听,这与他威严刚健的军人气质很不协调。但是,他在促进官兵家庭的稳定上非常投入,一再强调“家庭建设也是部队建设的重要环节”。 按照部队规定,家属前来探亲,最多不能超过两个月。而在丁晓兵的团里,为了解决这方面的“特殊问题”,有些家属可以破例住上三个多月,由此带来的效益是,不少多年没怀上孩子的军人家庭喜讯频传。 破例的事不止一件。前年8月,通信连战士马超身患白血病,做了骨髓移植。丁晓兵想到,一个战士做这么大手术,身边又没个亲人,就利用出差之机到 医院陪护。后来,马超转到团里治疗,提出要让住院时认识的女朋友来照顾他,丁晓兵同意了,还力促两人结为百年之好。丁晓兵认为,没有什么比战士的生命、情感更重要的了,该破例的还得破例!实际上,为了这个战士的治疗,部队前后花费了60多万元。“就是砸锅卖铁也要花,因为他是我们的兄弟,是战斗力生成的源泉!”照片挂进了百姓家 在安徽寿县五里林凤庄镇南湖村村民陈金花大娘家里,端端正正挂着一位军人的大幅照片,照片上的人就是丁晓兵。 2003年盛夏,淮河流域洪水泛滥,殃及寿县,丁晓兵带领部队抗洪抢险。8月4日这天,他察看汛情经过南湖村时,见一位老太太倒在地上,“赶快停车!” 村民们说,老太太中暑了,快不行了,孩子都在外面务工,家里没人管呢!丁晓兵当即招呼司机:“赶快把大夫接来,我在这儿守着大娘!”不一会儿,军医来了,老人终于苏醒过来。当晚,丁晓兵又来到大娘家,送去了200元。 在淮河大堤上,丁晓兵遇到了一户人家抱着孩子在路边啼哭,原来孩子发烧三天了,上吐下泻,而家里遭灾没钱医治。 这一次,丁晓兵浑身找遍也没摸出一分钱来。因为,他身上带的2000多元这些天都捐给灾民了。怎么办?他让驾驶员掏出仅有的50元给了这户人家:“赶快,救孩子要紧!” 据一项经过核实的统计,丁晓兵担任指导员以来,曾向60多个官兵捐款5万多元。官兵们说:“丁政委的深情厚谊可是千金不换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