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综合新闻 > 正文

新院士•新风采•新感悟

http://jczs.sina.com.cn 2005年12月21日 06:49 解放军报
新院士•新风采•新感悟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军事图片

新院士•新风采•新感悟



  编者按:2005年12月,新一届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工作落下帷幕,在最终评选出的50名新院士中我军有6名专家当选,这个比例为我军历次参评最高。至此,我军的中国工程院院士达到73名。我军这些灿若星辰的科技菁英,在工程科学技术方面均作出了重大的、创造性的成就和贡献,走近他们,就仿佛翻开了一部部厚重的自主创新、自强不息的波澜画卷,就如同置身于科技强军最前沿的主战场。为此本刊特采撷了一组报道,以展示部分新院士的创业风采,传递他们的心声寄语。

  沈荣骏:航天测控开拓者

  

新院士•新风采•新感悟
小传沈荣骏,1936年出生,1953年8月考入解放军测绘学院,毕业后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从事航天测控工作,是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的测控通信系统主要技术负责人。他组织完成了航天测控网的顶层规划和设计。他领导建设的载人航天工程测控通信系统,获得2003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

  “东方红一号”人造地球卫星、远望号远洋测量船、航天测控网、载人航天工程……新中国航天测控事业的每一项重大工程,都凝聚着我国著名的航天测控专家沈荣骏的心血和汗水!

  测控通信是现代航天科技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的测控通信系统总体方案设计任务中,沈荣骏是主要技术负责人。早在1965年,他首次提出了建设远洋测量船的规划设想,并主笔完成了《研制远洋测量船的必要性及其任务的要求》等论证报告,提出了两船合一的综合测量船方案,为中央批准远洋测量船工程立项提供了科学依据。

  根据钱学森同志关于建设我国航天测控网的意见,从1975年开始,沈荣骏组织完成了航天测控网的顶层规划和设计。1992年,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再次提上议事日程。沈荣骏以宽广的视野和前瞻的眼光,提出了运载火箭控制系统在原有平台———计算机惯性制导的基础上,加装速率捷联惯性制导,实现系统备份的要求,大大提高了火箭的可靠性;组织论证决策垂直总装、垂直测试、垂直转运和远距离测试发控新模式。他还确立了重点从总体上确保入轨段、变轨段、返回段测控通信的总体设计思想;以S波段统一系统为主体,建立陆、海基全球测控通信网,有效地提高了遥测、通信的覆盖率,最大限度地提高测控通信网的效率,保证了载人航天测控通信任务的完成。

  心语航天事业取得的巨大成就,浓缩了航天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毕生心血,是全体航天人智慧的结晶。然而,“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祝福你,中国航天!

  许其凤:军事测绘拓荒牛

  

新院士•新风采•新感悟
小传许其凤,1936年1月出生,是我国著名卫星导航定位专家,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测绘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58年从解放军测绘学院大地测量专业毕业留校执教至今。先后担任中国测绘学会大地测量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天文学会卫星动力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副主任委员等学术职务。

  在近半个世纪的军事测绘教育和测绘科学研究中,许其凤几十年如一日,在卫星导航理论、卫星导航技术、卫星导航系统的论证设计与建设、卫星导航定位技术的应用方面进行了创造性的研究和卓有成效的工作。

  1982年,他在国内率先开设了GPS卫星导航与精密定位课程,为实现我国大地测量从肩扛手提的人工测量到卫星精确定位测量的跨越,为开辟我国大地测量新领域提供了技术和人才的储备;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在他的主导下,新建了导航、制导与控制学科。如今,该学科已进入军队重点学科建设领域。他培养的10名博士研究生、18名硕士研究生,大多已成为军事测绘领域的学科带头人和学术技术骨干,有的已成为军内外知名的专家教授。

  许其凤教授在深入进行科学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不断提出具有前沿性的科研课题。他主持和承担的20多项国防型号和军队重点科研项目,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80年代中期,他在国际上首先提出局部地区可以实现GPS卫星精密定轨,为我国开展高轨卫星精密定轨奠定了理论基础。

  许其凤教授主持完成的多个设计方案堪称经典。他参加了国家重大科学工程“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中国卫星导航增强系统等大型工程建设的总体方案设计和立项论证,提出地壳运动观测网络与全国GPS一级网联测以建立国家大地坐标系的技术方案,后经国家测绘局倡议,启动了“2000国家GPS大地控制网”建设工程,并运用首创的理论和方法,建成了我国GPS接收机综合检定场,建立了我国第一个高精度动态定位检定标准。

  心语有价值的工作多不是个人所能完成的,成绩应该属于和我常年工作在一起的同事们共有。没有肥沃的土壤和环境就不会有果实。改革开放和国家、军队建设的大好形势,军队院校的优良传统是我成长的土壤和环境。

  戴浩:潜心编织国防网

  

新院士•新风采•新感悟
小传戴浩,江苏阜宁人,1945年8月出生,1968年清华大学毕业,1982年清华大学计算机软件专业硕士毕业后入伍,先后任总参某研究所副总工程师、总工程师,现为研究员,专业技术三级,文职二级。长期从事指挥自动化总体研究和网络工程建设,是军队指挥自动化学科带头人,在指挥自动化总体体制研究、军事需求分析、网络设计和信息安全方面取得重要成果,为我军指挥自动化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

  上世纪80年代中期,戴浩参加了“全军自动化指挥网某项工程”的总体设计工作,该工程在全国“七五”规划确定的12个大型信息和业务系统中率先建成,并通过国家级技术鉴定,在全国计算机应用工作会议上获得一等奖。

  世纪之交,戴浩担任了某国防工程网络总设计师,组织了工程设备选型和典型环境的模拟试验,主持审定多个分系统或子系统的技术方案,审查和颁布了10余项工程标准。他首先提出我军指挥网技术体制转型的思路,创造性地提出新策略,确保报文提交“零差错”。他还组织三军研究人员,从顶层规划了实时信息传输控制和分发管理策略,开创了我军在通用网络上分发相关军事信息的先例;设立了一体化信息安全保障模型,带领课题组研制军用防火墙和网络安全管理系统,建成了网络实体可信、用户行为可控、安全保密等级高、防护手段严密的指挥专用网络。

  这一网络建设工程标志着我军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迈上了新台阶。这一工程还成功地实现了我军计算机网络体制的转型与跨越,在历次重大演习、战备值班和日常事务处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显著的军事效益。2003年,该课题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目前,他还担任中国电子学会电子系统工程分会常委,中国计算机学会计算机安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总装备部军用软件能力评定专家组专家,北京军区、南京军区等单位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兼任解放军理工大学的博士生导师,2000年被总参授予“人梯奖”。

  心语在这辞旧迎新之际,我获得了中国工程科技界的最高学术称号。这是国家的培养、人民的抚育、前辈的提携和同事们支持的结果。我尤其感到欣慰的是:可以断续为军队信息化建设效力,实现“争取至少健康地为祖国工作五十年”的夙愿。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首页 | 将军寄语 | 中 国军事 | 军事图片 | 武器纵横 | 周边军情 | 战略视角 | 各国军力

本网站由舰船知识主办
版权归舰船知识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