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我军新闻 > 正文

到雪山才读懂父亲(图)

http://jczs.sina.com.cn 2005年11月15日 08:32 中国国防报
到雪山才读懂父亲(图)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军事图片
到雪山才读懂父亲(图)
踏上阿里高原的李婷婷

  22岁是女性青春靓丽的季节,也是不甘寂寞的年龄。22岁的她勇敢地踏上了有“生命禁区”之称的阿里高原,成为阿里驻军首批5名女大学生干部中的一员。

  她不是去探险旅游,而是作为一名军校毕业的女大学生干部去藏北阿里戍守风雪边关。

  长长的睫毛,水灵灵的大眼睛,皮肤白皙的她笑起来满脸灿烂,声音悦耳如风铃。到阿里军分区卫生所报到时,许多人都说,她长得真像那个影视明星。

  可她总是大声地对人说,我谁都不像,我是李学文的女儿李婷婷!

  她这么强调她的父亲李学文,
是因为她之所以上高原就是因为她的父亲也曾是一名戍守高原的边防军人。他把青春献给了边防,把生命也献给了边防。她说:“我要亲身体验父辈的精神高度,这样的高度只能用心去丈量。”

  “两个人从同一座城由内往外望,一个人望的是泥土,一个人望的是星星。”出征之前,她把古罗马哲人的这句话抄在笔记本的扉页上。她想,自己是首批进入藏北阿里军营工作的女大学生,不管有多苦多难,也要充满自信往前走。

  然而,阿里高原恶劣的自然环境向李婷婷的毅力提出了挑战。面对苍凉旷远的茫茫雪山,她的心里弥漫着一种难以言说的悲壮。每天与高原反应抗争,与各种艰险较量,让她精疲力竭,有时连吃饭的力气都没有。然而,有件事使她的心灵受到了极大的震撼。那是她刚到阿里军分区卫生所当护士不久,所里一名30岁出头的医生很快就要当爸爸了,妻子天天在山下盼他。可谁也没想到,他在一次边防巡诊途中被洪水卷走,半个月后才找到遗体。

  战友的离去使她感到自己肩上沉重的责任。她进一步深思:氧气稀薄的雪山高原不是“生命禁区”,恰恰是认识与检验忠诚的地方。战士是用生命守卫国土,而医护人员则是用生命守护生命。

  在她的心里,一直珍藏着这么一段感动。

  在海拔4000多米的红柳滩兵站宿营,她遇上几十名往边防哨所运送物资的高原汽车兵,不经意间听到这么一段对话:“你体质弱,到房里去睡。”“不,我不回去,你都在车上睡了3个晚上了。”“我跑上百趟了,比你有经验。”夜色里,她看不清他们肩上的军衔,但听得出这是一个老兵和一个新兵的对话。

  “在‘生命禁区’,谁都知道意想不到的凶险随时可能降临。为了把危险留给自己,将安全让给战友,他们竟然拉来推去,在刺骨的寒风中争执了那么长时间。这是久经生死考验的同志爱、战友情,是戍边人托举风雪边关纯洁而又凝重的心灵底色。”她说,她似乎更深刻地理解了梭罗在他的《瓦尔登湖》里说的那句话——“一个人若生活得诚恳,他一定是生活在一个遥远的地方。”

  走在连绵起伏的雪山上,她的心像春天一样新鲜明丽。那些隐藏在粗犷的雪山和峡谷深处的座座军营正期待她走近。她的父亲曾在新疆军区驻天山深处的一个仓库工作20多年。她17岁时,父亲倒在了工作岗位上,永远离开了她和母亲。在她的记忆里,父亲常年守卫在偏远的大山里,回家的时间很少,对母亲和她这个独生女儿的关爱太少。她说:“虽然我从不埋怨父亲,但那只是出于血缘和亲情,并没有真正领略父亲的精神高度。”

  今年7月,母亲听说她要去阿里工作,专门坐了两天汽车,赶到叶城送她,并对她说,上了雪山,你能读懂你父亲,他是一本你最应该读懂的书。

  “和战友们一起守卫在高原边防,懂得了边关安宁在戍边人心里的分量,我才真正读懂了:一代代戍边人用生命铸在风雪边关的丰碑就是一座精神高原,这是一种没有海拔的高度,只能用心去体味、去丈量。”

  她怎么也忘不掉,一名19岁的边防战士在卫生所住院,脸膛黑紫,嘴唇发乌,指甲凹陷。每次给他打点滴,这个战士都把脸转向窗外。“后来我主动跟他聊天,对他精心护理,给他喂饭、擦洗身子。他被感动了,话也渐渐地多了。”她说,有一次进病房,这位战士憋得满脸通红地对她说:我很想叫你一声姐姐,可以吗?当她愉快地答应后,这名战士的眼睛里闪动着快乐的泪花。病情刚刚好转了一些,他就吵着要出院,并神情庄重地对她说,马上就要退伍下山了,想跟战友们再巡逻几次,看看界碑,下了山就很难有机会再上哨所了!

  “有些东西只有真正到了边关,跟戍边人站在一样的生死边缘,才能触摸到、感悟到。”她把这些视为她在阿里高原的最大收获,“有了戍边人这种厚重深沉的心灵底色,就能为我定下基本的人生色调——看重祖国,推崇奉献。”(来源:中国国防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首页 | 将军寄语 | 中 国军事 | 军事图片 | 武器纵横 | 周边军情 | 战略视角 | 各国军力

本网站由舰船知识主办
版权归舰船知识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