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综合新闻 > 正文

中国航天员的摇篮(图)

http://jczs.sina.com.cn 2005年10月21日 06:32 解放军报
中国航天员的摇篮(图)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军事图片
中国航天员的摇篮(图)
航天员们在交流训练心得体会。秦宪安摄

  2005年10月12日,中国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再次驾神舟遨游太空。

  这一天,他们所在的北京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正式命名为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简称“中国航天员中心”),公开亮相于全世界。

  这意味着中国航天员中心成为继俄罗斯、美国之后的世界上第三个航天员中心,中国已具备了独立培养航天员的能力。

  神舟六号飞船在太空飞行期间,记者走进中国航天员中心,探寻它的过去、今天和未来……

  他们相信,中国载人航天事业的春天一定会到来

  19
61年4月12日,前苏联航天员加加林,成为第一个遨游太空的地球人。

  在此后的40多年里,人类共进行了200多次载人太空飞行,先后有400多名航天员乘坐美国和俄罗斯的航天器飞向太空,甚至登上了月球。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有飞天梦想。加加林上天后不久,中国也开始悄悄酝酿载人航天计划,准备建造宇宙飞船,并设想在1973年发射升空。这艘尚未问世的飞船,被命名为“曙光一号”。

  开展航天医学与工程研究是实现这项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1968年4月,在北京圆明园附近一个院落中,由中国科学院、军事医学科学院、空间技术研究院等单位的一批科研人员组建而成的北京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诞生了。

  那时,全国正处于“文化大革命”,天下大乱。这批中国载人航天的先行者,却肩负着神圣使命,满怀激情地开始了向太空的进军。

  研究所主要承担航天员的选拔训练、医监医保、飞船环境控制与生命保障技术的研究。这是一项前所未有的事业。一位老航天人回忆,当时主要是做一些基础性的研究工作,很快取得了可喜成果。比如,飞船的供气方式,美国阿波罗飞船采用的是三分之一大气压的纯氧,前苏联联盟号飞船采用的是1个大气压的氮氧混合物。这两种方式各有利弊,研究所的科研人员采用的供气方式恰恰综合了两者的优点,后来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选训航天员的工作,由空军和北京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共同负责。1970年10月,研究所的专家们制定出了选拔航天员的标准,从1000多名歼击机飞行员中初选出80多名,进而选拔出十几名,准备接受航天员的训练。

  那是一个特殊的年代,由于政治、经济、技术等诸方面的原因,载人飞船工程“曙光”初显,就不得不中断了。1975年3月,工程被迫下马。

  但是,中国航天人的梦想并没有破灭。北京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在此后的日子里,甘居寂寞,执著地继续着自己的事业。

  他们相信,中国载人航天事业的春天一定会到来

  。

  他们用开创的画笔,勾画中国航天员的飞天蓝图

  盛世谋大业。1992年,中国决定启动载人航天工程。

  此前,在一项以发展高技术为主要目标的“863计划”中,北京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承担了其中航天领域的关键技术研究,完成了“航天员系统”和“飞船环境控制生命保障系统”的概念论证,为载人航天工程的启动作了重要准备。

  1995年9月,经中央军委批准,北京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再次从空军飞行员中选拔航天员。

  这是一次严格的选拔,前后历时3年。最后,杨利伟、费俊龙、聂海胜等14人入选。1997年1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正式组建,这14人被任命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航天员”。

  为把他们培养成为合格的航天员,研究所专门成立了两个新的研究室:航天员选拔训练研究室和航天员医学监督和保障研究室。

  在俄罗斯和美国,经过40多年的载人航天历程,已经有完善的训练航天员的方案和教材,有些教练员就是已经上过天的航天员。在中国,这一切都是开创性的工作。

  令人难以想象的是,担任中国航天员教练员的教官,大部分都是研究所的中青年科研人员。这些教官没有人当过飞行员,更没有人涉足太空。然而,就是他们,创造性地制定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航天员训练大纲和航天员训练方案。

  他们用开创的画笔,勾画中国航天员的飞天蓝图

  。

  航天员的训练大纲虽然制定出来了,但实际操作是否可行,是否存在危险性,是否合理适度……谁也没有实践过。因此,在航天员训练之前,航天员教练都先进行实际体验。从离心机、转椅、四柱秋千训练,到高空跳伞、海上救生……他们都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医监医保医生被称为航天员的“生命守护神”。从航天员入所以来,将近3000个日日夜夜,他们一直尽心关注和保护着航天员的健康。哪里有航天员,哪里就有他们。在执行载人飞行任务时,飞船起飞前,他们是最后一个离开航天员的人;飞船返回时,他们又是第一个迎接航天员的人。记者听到这样一个故事,有一次,航天员在打篮球,一位航天员不慎摔倒,在旁边的医监医保医生飞身倒地,用自己的身体托住了他。

  飞船的环境控制与生命保障系统,事关航天员在太空的生命安全。科研人员时刻告诫自己:“航天员的生命在我心中。”这个系统里有一个关键部件——高压氧瓶,只有篮球大小,内部却高达200个大气压。高压振动试验危机四伏,没有一家单位敢于冒险领受这个任务,最后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完成了这项试验。

  他们把“中国特色”作为路标,大写在飞天征程

  与中国载人航天事业一同成长,中国航天员中心走的是一条高起点、高质量、高效益、低成本的发展道路。

  经过30多年几代航天人的努力,中心创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航天医学工程学科。中国航天员中心主任陈善广说:“这一综合性学科结合中国国情,坚持以系统论为指导,强调医学与工程相结合的方法,突出以人为本的理念,同时也实现与国际接轨,使之在工程实践中创新发展。”

  他们把“中国特色”作为路标,大写在飞天征程

  。

  在中国航天员中心,处处能感受到强烈的中国特色和中国模式。走进医监医保研究室主任李勇枝博士的实验室,就能闻到一股浓浓的中药味。这位中医学博士和她的同事们为每名航天员建立了中医保健档案,进行辨证分型。每年3次体检,中医都要对航天员望闻问切,辨证论治,因人而异实施整体调理。从1998年至今,航天员中心设立了“中药茶房”,很受航天员欢迎,这次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从太空归来,就首先饮用了他们配制的药茶。

  在世界航天食品当中,我国的航天食品独具特色。中国航天员中心航天营养与食品研究室主任陈斌博士告诉记者,我国的航天食品以中式食品为主,搭配成的航天膳餐具有明显的中餐特色,具有浓郁的中国特色。这次“神六”飞天,媒体盛赞“中华美食飞向太空”。

  美国和俄罗斯航天服的研制工作,都是由上千人的大公司负责的。相比之下,研制中国航天服的“航天服工程研究室”,只有60多人。他们成功地建立了一套航天服研发体系,充分体现了中国航天员中心高度集成的优势。室主任李潭秋介绍,除了用于载人航天之外,我国航天服技术还产生了广泛的社会效益。在2003年抗击“非典”期间,他们利用航天服中的冷却技术,制做了冷却背心,有效解决了防护服的散热问题。1999年国庆大阅兵时,坦克部队驾驶员之间的通话由于噪音太大受到干扰。他们把航天员通信头戴技术用于坦克帽,这一问题迎刃而解。如今,航天服的密封调压、通风散热、排湿、抗冲击等技术,正转移到消防服、潜水服、工业防护服的开发上。

  10年前,一位俄罗斯功勋航天员站在脚手架林立的北京航天城里,曾经感慨地说:“这里将崛起一座令世界吃惊的航天员中心!”

  今天,这一预言已经成为现实。随着神舟五号和神舟六号飞船相继飞向太空,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第二步任务已经起步,中国航天员中心又向着新的战略发展目标发起了冲锋!(来源:解放军报第2版)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首页 | 将军寄语 | 中 国军事 | 军事图片 | 武器纵横 | 周边军情 | 战略视角 | 各国军力

本网站由舰船知识主办
版权归舰船知识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